省卫生计生委主任李玛琳在全省加强食用野生菌中毒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21.07.2017  17:55

在全省加强食用野生菌中毒防控工作电视电话会议上的讲话

云南省卫生计生委主任  李玛琳

(2017年7月21日)

 

同志们:

近期,我省多地相继发生食用野生菌中毒事件,给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了极大的危害,产生了不良的社会影响。刚才,陈洪局长通报了最近发生的食用野生菌中毒事件,分析了当前面临的形势,就做好野生菌中毒防控作了安排部署。讲得很好,希望全省卫生计生系统和食药监系统共同抓好落实。下面,我结合卫生计生工作的相关职责,就进一步做好食用野生菌中毒防控工作讲几点意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时刻绷紧食用野生菌中毒防控这根弦不放松

思想是认识的先导。工作能不能抓实、抓好,思想认识是关键。近年来,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食用野生菌中毒问题,省食品药品监管局和省卫生计生委也召开了专门的会议研究部署。但食用野生菌中毒事件仍时有发生,局部地方还较为突出。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思想认识是很重要的方面。我们一些领导干部错误地认为食用野生菌涉及面广,不好管;食用野生菌大家都在吃,一般不会有事,发生中毒具有偶然性;食用野生菌中毒事件是群众自己的事,政府没有多少责任等。对于这些错误观念,一定要更正,一定要从政治站位的高度,深刻认识做好食用野生菌中毒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一方面,做好食用野生菌中毒防控工作是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健康安全的应有职责。 食用野生菌中毒事件具有突发性,发生后容易造成严重的后果,对群众的生命健康危害较大。救死扶伤是卫生计生工作的神圣职责。宣传普及健康知识和理念,做好疾病预防和控制也是我们的重要职责。卫生计生工作部门要从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和健康安全的高度,提高思想认识,担当起食用野生菌中毒防控的重要职责,结合具体工作,认真研究防控的举措和办法,把工作不断靠前延伸,在食用野生菌中毒防控上做到未雨绸缪,防患未然。 另一方面,做好食用野生菌中毒防控工作是健康云南建设的应有之义。 今年初,云南省委、省政府召开了全省卫生与健康大会,全面部署了今后一段时期推进健康云南建设的目标任务,健康云南建设的首要任务是普及健康生活,宣传普及食用野生菌中毒的防治知识是其应有之义。健康云南建设的另一项重要任务是发展健康产业。省委、省政府明确把大健康产业作为我省八大重要的支柱产业来发展,试想,如果类似食用野生菌中毒等食品安全事故频发,必定会对我们“健康云南”“美味云南”产生负面的影响。没有食品安全,就没有人民健康。食品安全事关重大经济民生。健康云南建设的一个重要目标是:到2020年,我省人均预期寿命力争达到77.3岁的全国平均水平。如果因为食用野生菌中毒事件每年都要导致一部分人意外死亡,就会影响这个目标的实现。因此,食品安全作为健康的首要前提,在健康云南建设中的作用将更加凸显,这也给我们的食品安全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今年1月,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食品药品安全党政同责的意见》,通过一岗双责、督查督办、责任追究等措施,全力保障广大人民群众饮食安全。因此,各级卫生计生部门一定要从讲政治、顾大局、负责任的高度,抓好抓实野生菌中毒防控工作,减少中毒事件的发生,确保人民群众健康安全。

二、加强风险监测,不断夯实食用野生菌中毒防控工作的基础保障

十二五”期间,中央财政对我省16个州市共投入4900万用于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能力建设,在此基础上,我省去年进一步争取到4600万中央财政项目资金,用于州市疾控机构提升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能力,省、州市两级风险监测设备配置合格率分别达95%和80%。省卫生计生委每年联合食药监、出入境、粮食、质监等7部门共同开展国家和省级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基本建立省、州市、县并延伸到乡、村的食品安全监测网络,覆盖种养殖、流通、餐饮等从农田到餐桌的全过程。食源性疾病监测哨点医院增至174家,覆盖全省二级以上综合医院,承担生物样本采集和检验的哨点医院增至25家,确保全省食源性疾病监测全覆盖、无死角。省卫生计生委每季度组织召开风险监测部门信息沟通例会和专家研判例会,共享监测信息,研判食品安全形势;及时开展医疗救治和分析研判,主动收集、整理、分析病例监测数据,组织专家研判,启动了野生毒蘑菇毒素检测方法地方标准的基础工作。这些工作的扎实开展为食用野生菌中毒防控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但食用野生菌中毒防控任务还比较艰巨,需要继续努力。 一是进一步完善监测网络。 监测网络不仅要建立起来,还要更好地发挥其作用。特别是要发挥好监测网络对食用野生菌的监测功能,要针对食用野生菌形成更密集、更广泛、更敏捷的监测系统,让毒性野生菌及时被发现并有效处置。 二是加强监测信息研判。 要进一步发挥好联系会议制度的功能,积极开展对食用野生菌安全的信息沟通和专家研判,共享监测信息,做好形势判断,为早发现、早预警、早处置食品安全问题,制定食品安全政策、精准定位监管重点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撑。 三是强化风险预警。 根据我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结果和针对食用野生菌上市的情况等,及时发布食用野生菌安全预警通告,提醒广大人民群众提高食品安全意识,防范和减少食用野生菌中毒事件发生。 四积极开展基础研究。 要积极与国家疾控中心合作,以我省为依托,采集毒菌标本,进行形态学鉴定与毒素定量检测,为编制预防野生菌中毒科普宣传图册提供依据。要开展有毒野生菌DNA条形码检测技术研究,加强与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对接,强化全省有毒野生菌DNA条形码检测和基础研究工作,为野生菌中毒防控和临床治疗提供及时、高效、有力的技术支持。

三、提升处置水平,努力保障群众生命和健康安全

2010年以来,全省各级疾控机构和医疗机构充分发挥专业技术优势,积极配合有关部门及时处置食品安全事故。各级疾控机构开展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2200多起,省疾控中心积极调派省级专家指导各地开展食品安全事故流行病学调查,及时确认了食物中毒事件原因。各级医疗机构积极施救,医疗救治近30000人,为减轻食源性疾病对人民群众的危害做出了重要贡献。我们争取国家支持,组织实施了国家卫生应急移动防疫中心建设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全国仅有的两支国家级移动防疫队之一。面对严峻的食品安全防控工作,特别是针对食用野生菌中毒防控,卫生计生部门要继续加大工作力度,努力保障群众生命和健康安全。 一是加快中毒网络项目建设。 要加快实施中毒网络服务模式试点项目,积极推进国家中毒网络信息平台延伸工作。加快推进“云南省农村食物中毒预防控制与应急救治项目”,进一步完善我省食物中毒应急救治体系,提升基层医疗机构食物中毒救治水平和处置能力,为食用野生菌中毒的医疗救治与防控发挥保障作用。 二是加强各级疾控机构食物中毒应急队伍建设。 要开展好食物中毒应急处置、现场卫生学处理和流行病学调查等相关知识培训,进一步提升应对食物中毒事故的整体能力和水平,确保在发生食品安全突发事件时反应灵敏、协调顺畅、处置及时。 三是加强医疗救治工作。 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针对食用野生菌中毒进行医疗资源整合,协调好急救药品、医疗设备、救护车辆等资源,全面落实各项医疗救治措施,及时组织救治和转诊病人。各医疗机构要建立健全制度,优化流程布局,开通“绿色通道”,做好中毒人员救治的组织、人员、设备、物资等保障工作,确保中毒人员能够第一时间得到及时处置。发现其接收的病人属于食源性疾病病人或者疑似病人的,应当按照规定及时将相关信息向所在地县级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报告。要成立由急诊、呼吸、心内、肾病、ICU、儿科、护理、影像、检验等专业专家组成的医疗救治专家组,负责当地中毒医疗救治技术培训,指导医院救治病人,开展会诊并参与重症病例的救治等。各医疗机构也要成立相应的救治专家组,确保院内中毒人员的及时评估和救治。各级医疗机构要组织开展以急诊、急救医务人员为主的食用野生菌中毒救治培训工作,提高医务人员的识别意识,重点加强医务人员的诊断、治疗知识培训,努力提升中毒综合救治能力。省、州(市)级医疗机构和医疗救治专家组要参与到对基层医疗机构的培训和指导,特别是中毒病人早期识别、早期诊断、及时处置和转诊,规范基层医疗机构医务人员的中毒救治诊疗行为,提高中毒病人的抢救成功率,降低死亡率和致残率。

四、加大宣传力度,积极营造全民参与食用野生菌中毒防控良好氛围

近年来,全省各级卫生计生部门每年都定期不定期开展了宣传周、专题宣传等一系列食品安全宣传活动,现场解答食品安全疑问,普及食品安全法律知识,营造了社会共治的良好氛围。特别是针对预防野生菌中毒发布了健康提示,制作了野生菌食用常识图谱和宣传短片,多形式多角度开展宣传活动,让百姓在健康饮食、预防食物中毒方面受益,为减少食用野生菌中毒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从近期食用野生菌中毒事件的发生来看,我们的食品安全的宣传工作尤其是在农村针对家庭自采自食的宣传还需要加强。 一是要创新宣传教育的方式。 各级卫生计生部门不仅要通过电视、网络、短信、微博、微信开展线上食用野生菌科普宣传,还要开展“进学校、进社区、进农村、进企业、进餐馆”的线下宣传活动。省疾控中心、省健康教育所、云南12320健康热线要发挥好食品安全健康的作用,继续通过微信公众号编发预防野生菌中毒知识,积极宣传好如何安全吃菌、食源性疾病的预防、野生菌中毒如何急救等知识。要通过邀请专家到电视广播节目开展讲座,向听众讲解食源性疾病和野生菌中毒预防知识,扩大健康知识的覆盖面。医疗卫生机构要在医院、卫生院、村卫生室醒目位置加强宣传,特别是要根据本地区食源性疾病发生特点,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引导,提高广大群众防范和减少食源性疾病的意识和能力,减少食物中毒事件发生。各县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社区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要利用今年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及计划生育宣传活动的机会,主动把野生菌中毒防治手册送到群众家中。 二是宣传科学救治方法。 要认真总结省级医疗机构成功救治野生菌中毒人员的方法和步骤,及时宣传推送到基层医疗机构,扩大科学救治方法的共享受益面。 三是落实宣传教育经常化制度。 要加大预防食用野生菌中毒科普宣传,让野生菌中毒预防知识的宣传教育经常化,并作为监测各地居民健康素养重要内容依据。

五、强化组织领导,切实提高食用野生菌中毒防控水平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政策和制度确定之后,关键就在于抓落实。近年来,全省针对食用野生菌中毒出台了一些制度措施,今天的会议,我们又重申和强化了相关的制度规范。当前,重要的一项工作就是要强化组织领导,不折不扣地把食用野生菌中毒防控工作落实到位。 一是健全防控组织机构。 省卫生计生委已经成立由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的食品安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抓好食品安全工作。全省各州市、县(区)卫生计生部门也要成立相应的组织机构,把食品安全的责任落实到具体的组织机构上来,做到责任有人担,工作有人抓。已经成立的组织机构要进一步完善运转机制,细化机构职能,完善工作的制度和规范。定期不定期研究工作部署,杜绝没有把工作落实下去的现象,防止机构空转或形同虚设。特别是要把食用野生菌中毒防控作为重中之重的工作来研究,梳理食用野生菌中毒事件的基本特征,分门别类,提出有针对性对策措施,多管齐下,综合施策,切实把食用野生菌中毒防控抓实、抓好、抓出成效。 二是完善沟通衔接机制。 要建立健全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疾控、监督、医疗机构四位一体、协调高效的工作机制,强化食用野生菌中毒防控工作职责。在卫生计生系统,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要发挥牵头作用,切实负起牵头抓总的职责,强化对食用野生菌中毒防控的统筹协调工作。疾控机构要结合自身的业务专长,深入研究食用野生菌中毒防控的专业技术问题,及时把最新的研究成果运用到防控工作实践中去。卫生监督部门要发挥好执法监督的重要职能,加强相关环节的监督、监管。医疗机构要不断优化对食用野生菌中毒治疗方案,努力提升治疗的效果。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疾控、监督、医疗机构之间要建立完善的沟通机制,发现新情况及时沟通,形成食用野生菌中毒防控的合力。卫生计生系统的防控工作要主动与各级食品安全领导小组做好汇报、对接,努力在各级食品安全领导小组的领导下把食用野生菌中毒防控做实、做好。 三是强化督促落实。 全省卫生计生系统一定要有高度负责的政治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压实责任,切实做好食用野生菌中毒防控工作。要始终坚持问题导向,认真研究防控工作中存在的实际困难和问题,面对难题不回避、不绕行,认真分析原因、研究对策、逐个破解。要严格责任制,严肃责任追究,做到有部署、有督促、有检查、有奖惩,确保食用野生菌中毒防控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同志们,人命关天,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是最重要的民生。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是卫生计生工作者的神圣职责。各级卫生计生部门坚决落实好本次食用野生菌中毒防控工作要求,认真履行各项职责,扎实工作,确保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为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作出应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