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迎来省级初验

07.12.2018  10:12

昨日,昆明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省级初验暨互观互检启动,省级初验组和省内15州市兄弟单位,对我市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工作情况进行集中检查。

首站对石林县的检查中,初验组先后前往石林台湾农民创业园、杏林大观园、石林景区、石林五棵树村“彝族第一村”、长湖镇维则青希望小学、大糯黑村等地,实地查看石林县巩固提升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情况,并听取工作汇报。石林县汇报时表示,下一步将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国家、省、市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有关要求,以本次初验调研为契机,认真总结创建工作经验,制定出台巩固提升工作方案,按照两年夯基础、一年抓提升、三年上台阶的目标,推动创建活动全覆盖,确保民族团结成为全县各族人民的自觉行动。

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昆明市把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作为全市中心工作之一,紧紧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目标要求,在全市范围内实施民族经济跨越发展、民生保障全覆盖、民族文化精品打造、民族教育振兴、少数民族人才培养等10项工程,推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创建工作。

结束对石林的调研检查后,检查组还将赴晋宁、安宁、禄劝、寻甸等地,集中对我市创建工作进行初验。

省民宗委副主任陆永耀、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毕惠芝参加调研检查。

相关

石林:全域旅游发展成果实现各族共享

石林县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示范创建工作根本方向,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团结带领全县各族人民实现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2016年,石林创建为云南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2017年成功创建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

全域旅游驱动民族融合发展

昆明市把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作为全市中心工作之一,紧紧围绕“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目标要求,在全市范围内实施民族经济跨越发展、民生保障全覆盖、民族文化精品打造、民族教育振兴、少数民族人才培养等10项工程,在推进创建工作的同时,也促进了各民族融荣与共的发展大局。

融荣与共的大局,前提是推动民族经济跨越发展。

石林县五棵树村,宽敞的街道和整齐划一的民族风情街吸引了不少游客的目光。这个在2011年为配合石林景区申报世界遗产整体搬迁的村落,通过围绕民族文化特色发展民宿、文创、电商等产业,已经打造成了人均年收入3万多元、户均车辆拥有量1台以上的“彝族第一村”。这样的发展成果,也得益于石林县把谋求民族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作为贯彻民族政策、维护民族团结进步的头等大事。

除了五棵树村,石林县还系统打造糯黑、阿着底、蓑衣山等“彝乡八寨”精品民族文化乡村旅游示范点,扶持发展乡村旅游。近3年来,筹集旅游扶贫专项资金14亿元。民族文化推动旅游发展,而旅游发展成果也实现了各民族的共享。记者获悉,近年来,石林全域旅游快速发展,带动了景区周围民族村寨剩余劳动力的转移,直接提供就业岗位7000多个,间接提供就业岗位4000余个。

除此之外,石林县还深挖非遗项目文化内涵。今年以来,围绕石林地方特色民族文化,以石林旅游IP形象为主题开发推出了13种品类45种款式的阿诗玛旅游文化产品,填补了当地旅游文创产品的空白。而统一策划包装火把节、阿诗玛旅游文化节、密枝节等节庆活动,做大各类演艺会展和文体赛事,推进的“农旅互动、工旅互通、商旅互赢、文旅互融”,让全县各民族群众参与到与旅游相关的产业和服务中来,不断增强群众参与感、获得感、幸福感。

突出特色推动创建巩固提升

融荣与共,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也让石林不断巩固提升创建成果。

石林台湾农民创业园大门口,三弦、月琴等彝族乐器元素打造出了一条文化长廊,这个今年8月被评为“海峡两岸少数民族交流与合作示范园”的产业园区,依托对云南民族医药文化和旅游资源的挖掘,正成为石林全域旅游发展的一个缩影。

今年8月,石林县成功举办了“中华一家亲,石林情似火”海峡两岸各民族欢度石林火把狂欢节活动,石林县、石林台湾农民创业园分别被国家民委授予“海峡两岸少数民族交流与合作基地”和“海峡两岸少数民族交流与合作示范园”荣誉称号。而这也是石林在创建成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之后,进一步推进巩固提升的工作重点。

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创建的基础上,石林县继续深入实施“十百千万示范点创建工程”,充分发挥基层参与创建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夯实基础,促进整体创建工作质量提升。今年以来,先后创建县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41个、市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40个,初步形成国家、省、市、县四级示范体系。

同时,在景区设置非遗文化展示展演点,让石林民族文化走进游客视野,让游客亲身领略石林民族文化,扩大文化影响力,保护和传承以阿诗玛文化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充分展示新时代民族团结进步良好形象。

石林县坚持把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与其他重点工作结合,围绕精准脱贫要求以少数民族聚居地为重点,对县内人口数量较少的苗族、壮族等民族进行重点扶持。2017年以来,累计投入财政专项扶贫资金1.04亿元,重点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生产发展、危房改造等13类119个项目,全力保障脱贫攻坚各项工作落实。(昆明日报 记者陈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