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沧市:扎实推进“两个专项行动” 主动服务脱贫攻坚

08.08.2017  18:45

——访临沧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林俊

今年以来,临沧市着力完善政策措施、建立工作网络、加大资金投入、整合培训资源、注重培训质量、搭建对接平台、加强跟踪问效、做细做实贫困户台帐,有力推进“技能扶贫”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扶贫”两个专项行动扎实开展,积极主动服务脱贫攻坚。上半年,全市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115060人次,其中:培训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37257人次;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50392人次,其中:省外转移就业60907人次。全市农村劳动力累计转移就业799283人次,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转移就业96838人次。

近日,记者采访了临沧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林俊。

记者:请介绍临沧市在两个专项行动中的主要做法。

林俊: 我市主要从六个方面采取有效措施。

(一)完善政策措施,建立工作网络。 年初将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就业工作目标任务分解细化到人社、农业、扶贫、商务、科技、工会、共青团、妇联、残联等9个成员单位,制定下发《临沧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进一步加大技能扶贫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力度的通知》、《2017年临沧市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工作实施方案》、《关于建立健全临沧市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信息资源对接机制的通知》等文件,组织召开全市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工作推进电视电话会议,举办全市农村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实名制动态监测培训班,层层落实工作责任,强化部门协调联动,形成工作合力,共同推动实施“两个专项行动”。同时,积极构建县、乡、村三级联动的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就业工作网络,分别明确县、乡、村三级职责任务,有的县在乡、村建立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服务工作站,做到组织健全完善、工作到边坠底。

(二)细化台账管理,夯实工作基础。 为摸清底数,打牢基础,我市先后下发了《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转移就业暨技能培训情况台账和汇总表》、《农村劳动力资源调查统计表》、《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调查统计表》等统计报表,以建档立卡贫困户劳动力为重点,开展农村家庭基本情况和技能培训转移就业需求调查,建立基础档案并实行动态管理。积极配合扶贫部门开展贫困人员就业情况摸查工作,依托《国家农村贫困劳动力信息平台》对我市75266名农村贫困劳动力实名制就业情况进行核实,核实率达96.94%,精确掌握了全市贫困劳动力技能水平和培训需求,做到分类施策、精准帮扶和精细服务。

(三)加大资金投入,整合培训资源。 人社、农业、扶贫等部门按照“渠道不变、统筹规划、整合使用、各计其功”的原则,依托“春潮行动”“雨露计划”“职业农民”“云岭职工素质建设工程”等技能人才培训项目,统筹使用各部门培训资源和培训资金,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免费培训。今年我市人社部门投入资金1410万元专项用于职业培训和转移就业。

(四)紧贴市场需求,注重培训质量。 一方面,培训始终坚持“两个导向”。一是坚持以服务当地产业发展为导向,紧密结合当地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布局对农业生产技术的需求,大力开展以茶叶加工工、家畜饲养工、动物疫病防治员、砌筑工、电焊工、混凝土工、钢筋工、评茶员、茶艺师、中式烹饪师等职业工种为主的“点菜式”、“菜单式”农村实用技术和就业技能培训。二是坚持以实现转移就业为导向,依托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及职业介绍、人力资源服务企业等社会中介组织,收集辖区内招商引资企业、产业园区以及省外主要劳务输入地的用工主体招聘信息,结合工作岗位对技术技能的需求,有针对性的开展定向、定岗、订单式就业技能培训。同时,注重抓好复合型技能劳动者的培养。比如,临翔区在针对农村妇女开展家政服务员培训时,将育婴、营养配餐、养老护理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技能实操纳入培训范围,积极打造“临沧保姆”培训品牌的升级版—“临沧管家”,得到了参训学员及雇主的好评。另一方面,注重加强培训鉴定质量监管,严把培训鉴定质量关。建立市、县人社部门联动的培训鉴定质量监管体系,通过加强培训鉴定工作流程监管、强化培训鉴定质量现场督导、建立健全培训鉴定质量抽查机制,切实加大培训鉴定监管力度,努力提升培训鉴定质量,对发现存在违规行为的职业技能培训鉴定机构,人社部门一律不予兑现该批次职业培训补贴和职业技能鉴定补贴,并依法依规进行查处,最大限度地保障培训效果和就业补助资金的使用安全。

(五)搭建对接平台,优化就业服务。 建立劳务输出信息对接机制和用工就业信息收集、发布机制,促进劳务输出有效对接,实现人岗优化匹配转移就业。目前,通过深入33户企业、园区和重点工程走访采集用工招聘信息和培训信息,已编印发布《临沧市务工信息》2期,共收集企业用工信息97家237条,提供就业岗位1894个,并在《临沧日报》开设“人社就业扶贫”专栏公开发布。探索建立“互联网+转移就业培训”新机制,与临沧市中小企业服务平台合作开发了“临沧市农村劳动力人力资源管理系统”,设立村级系统管理及信息宣传员,通过系统完成农村劳动力信息采集、用工信息发布,最大限度地实现农村转移就业劳动力和用工企业的精准对接。目前,该系统已在临翔区进行试运行。同时,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百日行动”和就业招聘“春风行动”,全市发放春风卡等宣传资料24264份,组织专场招聘会24场次,提供就业招聘岗位7045个。

(六)加强跟踪问效,督促工作落实。 建立健全工作进展情况督查通报制度,每月收集整理工作进度数据,向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报送并向各县区、各成员单位通报,对工作进度较慢的进行督查指导,确保工作推进落实。

记者:目前临沧市还存在哪些主要困难和问题?

林俊: 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是由于市县财力较弱,对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投入不足,缺乏资金的保障支持。二是部分农村劳动力参加培训和转移就业的意愿不强,缺乏自我发展的意识和动力。三是促进转移就业和本地产业发展之间有一定的矛盾。四是我市培训的职业工种主要集中在茶叶加工工、家畜饲养工等涉农工种,对从事二产、三产所需的职业技能培训开展不够充分,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结合不够紧密。

记者:请谈谈下一步的工作打算。

林俊: 我们将从四个方面下功夫。

(一)在抓好农村劳动力精准培训上下功夫。 按照“范围精准、对象精准、措施精准、责任精准”的要求,以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为重点,按照“四个一批”要求,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和目标任务,对有劳动能力、有就业意愿的农村劳动力开展“点菜式”“菜单式”技能培训,大力打造符合临沧实际的培训品牌,积极培养农村复合型技能人才,进一步提高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的精准性和实效性。

(二)在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上下功夫。 围绕市内外产业发展和用工需求,将职业技能培训和企业、市场、社会有机结合,深入实施技能提升行动。同时,依托县、乡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和人力资源开发中介服务机构开展“送岗到村”活动,积极帮助有转移就业意愿的农村劳动力,尤其是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实现转移就业,确保实现“培训一人、转移一人、脱贫一户、带动一片”的目标。

(三)在加强部门联动上下功夫。 充分发挥“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特别行动”领导小组工作协调机制作用,进一步健全完善成员单位之间信息沟通、规划统筹、联席会商、协调服务、跟踪问效等工作制度,形成权责一致、规范有序、相互协调、运行高效的协同联动机制,全力推进农村劳动力培训和转移就业工作深入开展。

(四)在强化责任落实上下功夫。 按照“谁挂钩、谁服务、谁组织、谁扶贫、谁跟踪”的要求,进一步压实成员单位和县(区)工作职责,及时通报工作进展情况,分析查找存在问题,提出解决的对策和办法,强化跟踪问效,认真抓好整改落实,确保工作措施落实到位、政策执行落实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