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市:围绕脱贫中心工作,推进两个专项行动

08.08.2017  06:33

——访昆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姚振康

昆明市高度重视技能扶贫和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扶贫工作,始终把“两个专项行动”作为“民心工程”和加快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内容来抓,发挥省会城市的优势,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职业技能和就业竞争能力,多渠道帮助转移就业。近日,记者采访了昆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局长姚振康。 

记者:请介绍昆明市人力资源特别是建档立卡劳动力资源的情况。

姚振康: 昆明市劳动力资源的情况,可以从三个部分来回答。

(1) 农村劳动力 建档立卡情况。 昆明全市农村劳动力总人数171.20万人,其中,建档立卡人员和卡外贫困人员劳动力11.75万人(建档立卡劳动力9.33万人,卡外贫困人员劳动力2.42万人); 2012年至今在开展转移就业工作中,已累计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65.2万人次,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143.29万人次。2017年上半年,全市开展转移培训10.04万人(含培训建档立卡4.33万人),完成全年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15万人的66%;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1.99万人(转移建档立卡贫困农村劳动力1.21万人),完成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13万人的92%;实现转移收入10.63亿元,完成市政府下达的目标任务16亿元的66%。就业收入占比达51%以上,对农民收入的贡献度最大。转移输出农村劳动力,对实现农民脱贫增收致富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2)贫困人口医疗保险 建档立卡情况。 截至目前,全市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387.4万人,其中:享受政府全额补助(个人免费参保)的特殊困难人群为57.45万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70715人。各县(市区)城乡居民参保率均达到了99%以上,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参加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图:春节后禄劝在昆明市率先组织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

记者:请谈谈昆明市加大工作力度所采取的具体措施及成效。

姚振康: 我们从9个方面抓好工作。

(1)政府高位推动 务工增收脱贫工作。 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务工增收脱贫一批”工作,成立以市政府分管领导任组长,市级23个部门为成员单位的昆明市促进农民就业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职责分工。在加大力度推动农村劳动力出市出省就业的同时,出台精准帮扶的政策措施,下发了《昆明市主城区精准帮扶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实施意见》,明确目标,压实责任。在市级每年安排4500万元资金用于农民技能培训费用的基础上,从今年开始又增配600万元,专项用于农民技能培训,追加427万元资金用于农村劳动力转移工作经费。结合昆明实际,先后出台《关于进一步做好促进农民就业工作实现农民人均纯收入持续增长工作的意见》、《昆明市鼓励非国有企业就近就地吸纳安置劳动者就业奖励办法试行的通知》、《关于开展建设农业创业示范村实施意见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等政策措施,实现了农民就业及培训工作机构、政策、标准和经费的统一,为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了有力政策保障支撑。

(2)紧盯参保困难群体加强跟踪问效。 围绕基本医疗有保障,印发《关于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紧急通知》,组织各县(市)区开展建档立卡贫困户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缴费工作,层层压实责任, 对困难人员参保情况进行逐一比对核实,确保建档立卡贫困户享受医疗待遇。通过数据对比和系统核实,各县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100%参加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3)开展好技能培训。 针对外出务工人员,开展以基本权益维护、生活基本常识、城市基本概况等为内容的引导性培训,全市每年参加培训的人数都在10万人以上,市级财政按人均4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结合农村劳动者就业需求,选择茶艺、保育、美发、保洁、建筑等工种,开展针对性培训,中央财政按人均不超过800元的标准给予补贴。同时,有针对性的选择挖掘机、电焊工、育婴师等18个工种作为昆明市中高端工种培训项目,在中央财政人均800元补贴标准基础上,市级财政再给予人均600元的补贴。此项培训工作从2014年开展以来,已累计培训3.04万人。鼓励有创业愿望和具备创业条件的农民参加创业培训,对参加创业培训的,享受中央资金1400元的培训补贴。2016年,中央和市级、县区三级支持农民技能培训资金达7119万元。

(4)搭建好推介平台。 利用昆明就业直通车“手机APP”服务平台及微信公众号、南坝市场及在各县(市)区设立的远程网络招聘系统实施网络招聘,开展“春风行动暨送岗下乡”、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百日行动”专场招聘会,积极为企业和求职人员提供推介服务。为让劳动者“足不出村”即可直接与招聘单位进行求职联系,从今年4月1日起,我们利用覆盖在全市范围内的6881块气象公共信息显示屏发布招聘岗位信息,目前已发布各类岗位信息3万余个,实现转移就业1000余人。

(5)衔接好劳务对接。 在巩固与福建晋江、四川成都、广东中山、湖南道县、江西南昌等地劳务协作关系的基础上,从2015年底开始,先后与北京朝阳签署《就业扶贫协议书》,与湖南浏阳、山东烟台和安徽滁州签订了《劳务合作框架协议》,为劳务输出拓宽了渠道。并深入到湖南浏阳,江苏苏州、昆山,安徽芜湖、滁州,浙江杭州、宁波,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山东烟台、湖北、武汉、黄石等地开展劳务对接,在朝阳、浏阳、晋江、成都、中山、宁波等地设立了“昆明市劳务工作服务站”,收集岗位信息,积极协调当地有关部门解决昆明市外出务工人员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今年上半年,这些地区的优质用工企业累计为昆明提供近6.55万个就业岗位,平均薪酬在3500元/月以上。

(6)保障好转移输出。 为提高转移输出组织化水平,按照“10人以内为组由乡镇分管领导带队,50人以内为班由县(市)区人社局分管领导带队,100人为队由县(市)区人民政府分管领导带队,200人以内为团由市人社局领导带队”的要求,有计划、有组织地向省外转移输出。截止6月底,全市共有序向省内外组织输出177批次共计6761人,比2016年全年有序组织输出2328人增加4433人,主要输出地为:北京朝阳、湖南浏阳、江苏苏州、昆山、安徽芜湖、滁州、新疆建设兵团等地。

(7)突出精准帮扶 为方便农村劳动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的需求,充分发挥主城区经济相对发达、产业相对集中、吸纳劳动力较强的优势,昆明市委、市政府印发了《昆明市主城区精准帮扶贫困地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的实施意见(2017—2019)》,采取2至3个主城区及滇中新区精准帮扶1个贫困县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举全市之力推进“两区两县”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步伐。截至上半年,“主城区”共为“两区两县”收集就业岗位13540余个,提供岗位个数与接收安置人数比为1.7:1。岗位主要为家政、保洁、保安、物流、操作工、普工、餐饮等,薪酬待遇最低为1600元,最高为4500元,平均接近3000元/月。

(8)扶持好产业带动。 各级各部门通过放宽市场准入、推行试营业备案制度、扩大贷款范围、实施灵活的担保方式和“技能+创业培训”模式等,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截止2016年底,全市已建成95个“农业创业示范村”,有4800余户实现了成功创业,带动了近3.3万人就业,初步形成“一村一品”引领就业新模式。

(9)支持好农民创业。 昆明市政府下发《关于支持农民工等人员返乡创业的实施意见》,加大对有贷款需求的农村劳动者提供小额担保贷款、“贷免扶补”贷款、劳动密集型小企业贷款等扶持力度。2012年至今,为1.82万名农村劳动者发放了11.19亿元的创业贷款。同时,积极推进“农业创业孵化基地”和“农业创业园区”建设,力争今年年底全市每个县(市)区至少建成1个市级“农业创业孵化基地”和“农业创业园区”。

图:倘甸和轿子山两区欢送123名农村劳动力

记者:请谈谈昆明市下一步工作打算。

姚振康: 在接下来的工作中我们将在省人社厅的具体指导下,在昆明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紧紧围绕中央、省、市“打赢扶贫攻坚战”决策部署和工作要求,坚持以促进务工增收为抓手,重点帮助建档立卡贫困家庭人员就业和参加社会保险,在拓宽劳务输出渠道、加强就业培训、完善社会保障配套政策上下功夫。

(1)继续提供政策支撑。 根据市政府明确的目标任务,2017年至2019年,“主城区”通过收集、提供稳定就业岗位,确保每年接收“两区两县”贫困劳动力7500人以上,并实现稳定就业;“两区两县”根据主城区提供的有效就业岗位至少完成转移输出7500人的目标任务。同时提供资金支持,从2017年起,市级财政在原来预算安排4500万元农民就业培训资金基础上,新增800万元转移就业培训资金,其中,600万元用于农民转移培训,200万元作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工作经费。

(2)引入人力资源服务中介机构参与转移输出工作。 加大贫困乡村和少数民族聚集村就业创业帮扶力度,采取市场化运作模式,引入第三方机构,实行服务外包,实施好现场招聘和网络招聘,实现供需双方对接,搭建起市内市外全方位、多层次的招聘求职平台。

(3)实施“百千万”劳动力出省工程和实施“百企万岗”入昆计划。 实现“每年每个乡(镇)至少输出100人、每个县至少输出1000人、全市累计输出到省外就业的人数不少于10000人以上”的目标。到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地开展对接,选择100家以上具有一定规模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每年为我市提供至少1万个以上优质就业岗位,开展“订单”、“定向”式转移输出。

(4)按企业和市场需求,强化“订单式”、“定岗式”、“定向式”的“三定”培训。 特别是加强建档立卡户劳动者技能培训,实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确保贫困家庭至少有一人实现就业。同时,结合市场用工需求和劳动者培训意愿,增加中高端工种培训项目,提高求职“命中率”和转移输出“稳定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