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的5年 昆明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 开启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新征程

25.09.2017  09:09

中共昆明市委

 

记者 孙晓云 周灿 摄

云南网讯 党的十八大以来,昆明市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始终把坚决维护习近平总书记核心地位作为最大的政治、最根本的政治纪律、最重要的政治规矩。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发表重要讲话,明确提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需要云南更好发展。对云南提出“主动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闯出一条跨越式发展的路子来,努力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生态文明建设排头兵、面向南亚东南亚辐射中心”以及“五个着力”等新定位、新要求、新任务,为云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直接指导,制定了行动纲领。全市上下坚持思想上对标对表、行动上紧跟紧随、执行上坚定坚决,同时始终牢记省委、省政府对昆明提出“当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排头兵、火车头”的要求,凝心聚力谋发展,勇于担当抓落实,奋力推动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努力建成让党中央、省委、省政府放心的美好昆明。

以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牢牢扛起“当好全省经济社会排头兵、火车头”的责任担当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顺应地区、全球合作潮流,提出并深入实施“一带一路”建设,为沿线国家、地区加强合作提供了新的平台,为云南和昆明的加快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对云南提出的“三个定位”,进一步提升了云南在国家周边外交、对外开放格局中的地位和作用,为昆明服务和融入国家发展战略,加强区域合作,扩大对外开放,实现跨越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战略机遇。昆明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就是要抢抓机遇、发挥优势、积极作为,为国家、为全省扩大对外开放构筑战略通道、建好桥梁纽带、搭建合作平台,推动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发展。

今年,市委十一届三次全会通过《昆明市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实施纲要(2017—2030)》,围绕“一个枢纽”、建设“四个中心”、提升“五个品牌”来谋划各项重点工作。其中,把发展目标分为奠定基础期(2017年—2020年)、强化提升期(2021年—2025年)、基本建成期(2026年—2030年)。希望通过各方面的共同努力,把昆明建设成为一座产业发达的经济繁荣之城、创新创造的活力绽放之城、开放包容的现代大气之城、兼容并蓄的人文魅力之城、和谐宜居的绿色健康之城。

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转变发展方式,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做出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大判断,推动形成以新发展理念为指导,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政策框架,确立稳中求进总基调,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昆明市毫不动摇地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主动适应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努力提高统筹贯彻新发展理念的能力和水平,不断开拓昆明发展的新境界。

5年来,昆明聚力转型升级、推动创业创新,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按照“一产做特、二产做大、三产做强”的思路,突出产业强市,举全市之力发展“188”重点产业,加快新旧动能转换,积极推动产业结构向开放型、创新型和高端化、信息化、绿色化转变。高原都市现代农业快速发展,新型工业化发展提速,服务业提质增效,创业创新蓬勃发展。尢为关注的是,全市正高举大健康旗帜,加快推进中国昆明大健康产业示范区和国家植物博物馆建设,全力打造“六个中心”,着力构建“3456”大健康生态圈,努力把昆明打造成为“中国健康之城”。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为昆明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注入了强大动力。2016年,全市地区生产总值达4300亿元,增长8.5%,今年上半年增长9.6%,5年来全市GDP年均增长10.3%,迈入经济总量迅速跃升的快车道。

昆明市不断深化改革、拓展开放空间,动力活力得到新增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扎实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深入推进,农业农村、国资国企、“放管服”等重点改革扎实推进。加快“一网三中心”建设,公布首批102项“最多跑一次”行政审批事项。开放水平不断提升,编制《昆明市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实施纲要(2017—2030)》,滇中新区成为国家级新区,市区融合发展步伐加快。杨林工业园升级为国家级园区。综合保税区通过国家封关验收。上合昆明国际马拉松赛、中印瑜伽大会、国际金融论坛等国际交流日趋频繁,南博会、商洽会、旅交会等影响力日益扩大。2016年全市引进市外到位资金915.3亿元,增长10.5%;实际利用外资7.4亿美元,增长54.7%。

昆明牢固树立尊重自然、传承历史、绿色低碳的理念,强化基础支撑,突出精细管理,改善人居环境,努力让昆明的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路更畅、城更美。规划建设有序推进,基础设施日益完善,高速公路里程达680公里,地铁形成“”字型骨架,轨道运营里程达88.76公里,沪昆高铁、云桂铁路建成通车,昆明迈入高铁时代;长水国际机场成为国家第四大门户枢纽机场,昆明成为全国首批综合交通枢纽示范城市。常住人口城镇化率从66%提高到71.05%。管理水平不断提升,生态建设成效显著,扎实推进滇池治理“六大工程”,全面深化河长制,滇池流域截污体系基本建成,牛栏江—滇池补水工程建成通水,滇池水质甩掉了劣五类的帽子,湖滨3600公顷湿地被评为“中国最美湿地”。

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断增进民生福祉

昆明市自觉践行习近平总书记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坚持把民心作为最大的政治,着力做好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民生建设,人民福祉不断增加,让全市各族人民有更多的获得感。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以“两县两区”为重点,深入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各项工作。5年来,19.77万贫困群众摆脱贫困。民生投入持续加大,五年来,民生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比重保持在70%左右。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分别增长10.5%和12.5%,高于经济增速,城乡收入比从2011年的3.14∶1缩小到2016年的2.93∶1。保障体系不断完善,实施就业优先战略,累计新增城镇就业75万人、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35万人次,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统筹城乡居民的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大病保险制度、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实现全覆盖。城镇住房保障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社会治理不断创新,平安昆明、法治昆明建设扎实推进,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格局初步形成。深入推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行为,加大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力度,社会大局保持和谐稳定。加快民族地区发展,决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决不让一个民族地区落伍。

把党的建设抓得更扎实、更有效,着力构建昆明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昆明毫不动摇坚持和完善党的领导,毫不动摇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着力解决党的领导弱化、党的建设缺失、全面从严治党不突出的问题,做到管党有方、治党有力、建党有效。严肃党的政治生活、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事事时时处处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做到思想上充分依赖、政治上始终跟随、组织上自觉服从、感情上深刻认同,行动上始终跟随。切实扛起管党治党的政治责任,坚持思想建党,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稳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筑牢信仰之基、补足精神之钙、把稳思想之舵。加强组织建设,创新基层党建工作理念、内容、方式,扎实抓好党支部规范化建设,开展基层党建和脱贫攻坚“双推进”行动,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和创造力。打造一流队伍,坚持好干部标准和正确用人导向,创新选人用人方式,拓宽选人用人渠道,建立健全干部容错纠错机制,促进“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坚决反腐肃贪,打好正风肃纪“组合拳”,抓好中央巡视“回头看”反馈意见整改落实,集中开展“六个严禁”专项整治,坚决肃清白恩培、仇和等余毒影响,使党风、政风和社会风气全面好转起来。

当前,昆明市把深入学习贯彻“7·26”重要讲话精神、迎接党的十九大胜利召开作为首要的政治责任,昆明市全市上下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巩固团结和谐的政治局面,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状态,当好全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排头兵、火车头,在全省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为谱写好中国梦的云南篇章作出新的更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