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快建设“四个中心” 昆明更具国际范

13.10.2017  08:46

     昆明信息港讯(昆明日报 记者毛韵心) 日前,昆明市委、市政府印发《昆明市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实施纲要(2017—2030)》(下称《纲要》),《纲要》提出,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经济贸易中心、科技创新中心、金融服务中心、人文交流中心,全面提升“世界春城花都”的城市美誉度、“历史文化名城”的品牌吸引力、“中国健康之城”的国际影响力,力争到2030年,基本建成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闯出一条昆明特色的跨越发展之路。

    怎样建设“四个中心”,如何通过建设“四个中心”,让昆明更具国际范?围绕这些问题,记者采访了部分专家学者。

     区域性国际经济贸易中心

     需培育主体完善设施创新机制

    《纲要》提出,抓住新一轮技术创新和产业变革机遇,着力发展新经济、新业态、新模式,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构建现代产业体系,通过构建具有昆明特色的现代产业体系,强化双向开放内外联动,提升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加快培育贸易竞争新优势,建设国际化便利化法治化的营商环境,把昆明建设成为综合实力强、产业能级高、营商环境优、集聚辐射能力突出的区域性国际经济贸易中心。

    省委党校谭鑫教授认为,国际经济贸易中心建设是一项综合性的建设任务,不仅关系到昆明在全球城市竞争中的地位,而且关系到昆明如何为全国的贸易增长方式转变提供平台,获得贸易利益服务。其基本思路是:培育国际贸易主体、完善国际贸易设施、创新国际贸易机制。

    一是培育国际贸易主体。国际经济贸易中心建设以及相应的城市之间的竞争实质上就是城市内部企业之间的国际竞争。要基于大生态,依托大数据,重点发展大健康、大旅游、大文创,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着力构建高端引领、协调融合、绿色低碳、优质高效的现代产业体系,把昆明打造成为在全国乃至南亚东南亚具有区域影响力的现代产业基地。同时要扶持中小微企业发展,厚植更加有利于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土壤。

    二是完善国际贸易设施。昆明要加快发展进出口、保税加工、保税物流、保税服务、货物贸易、融资租赁、跨境电商等业务,将昆明综合保税区、昆明高新保税物流中心、腾俊国际陆港保税物流中心打造成为面向南亚东南亚市场的多功能复合型国际保税物流园区。同时,必须完善航空港设施、高铁设施、信息港设施等“五网”设施。

    三是创新国际贸易机制。昆明要成为国际经济贸易中心,务必创新国际贸易的体制机制。《纲要》在机制创新中有许多亮点值得肯定,例如,对外商积极推行“国民待遇+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创新设立“人才管理改革试验区”,全面实施外国人来华工作许可制度,深入推进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等,这些措施都有助于提高国际贸易便利化和自由度。

     科技创新中心

     聚集人才 发挥产业优势

    市委十一届三次全体(扩大)会议上提出,未来的昆明将是一座创新创造的活力绽放之城,高端人才在这里汇聚,前沿科学在这里传播,创新资源在这里聚集,广大海内外青年在这里追逐梦想,一批引领世界的研究成果在这里产生,一批科技领军企业和企业家从这里走向世界,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创新创业中心。

    昆明市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尹峻认为,要实现这一目标,主要抓手就是要深入推进全国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示范城市、国家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示范基地建设,加快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国家创新型城市创建步伐,把昆明建设成为科技创新资源充分聚集、科技创新型产业快速发展的区域性国际科技创新中心。

    尹峻说,昆明市智力资源富集,创新能力聚集度和层次在全省都排在首位。创新的主体是人才,创新的平台是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通过实施科技创新企业引入计划、创新型领军企业培育计划和“双创”行动计划,可以引入外脑,引导企业向“专精特新”发展,让专业技术人员积极创新创业,从而激活科技创新主体,形成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蓬勃发展的局面。

    “创新的目的是转化,借助创新推动发展。”尹峻说,近年来,昆明在创新创造方面结合资源优势,已经形成了一批创新产业高地。下一步要围绕昆明优势特色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高原特色都市现代农业、民生科技产业发展,推进重大专项技术开发及产业化、重大新产品开发及产业化、国内外科技成果落地孵化转化及产业化,着力提高科技成果转化能力。

     金融服务中心

     加强合作 引进来还要走出去

    “现在任何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金融,所以,发展大金融,对于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尹峻说,随着昆明与周边国家合作的不断深化,以路网、航空网、能源保障网、水网、互联网为重点的“五网”建设和泛亚铁路、泛亚公路等重大项目建设的全面提速,昆明金融业将迎来新一轮发展机遇。

    在尹峻看来,打造金融服务中心,首先要加强交流合作。如今,昆明已引进各类金融机构65家、资金85亿元,拥有汇丰、恒生、东亚、渣打、马来亚等7家外资银行,在西部12个省市排名第三。《纲要》提出,吸引国内外知名金融机构到昆明设立区域性管理总部、业务运营总部、后援服务中心和培训基地。

    《纲要》提出,要建设区域性跨境人民币服务中心,尹峻说,要通过加快建设区域性国际跨境人民币金融服务中心、区域性国际跨境人民币投融资结算中心、区域性国际货币交易中心、区域性国际票据交易服务中心,提升人民币在南亚东南亚地区的定价能力和流通能力。

    打造金融服务中心,提升服务能力是关键。要全面提升金融服务水平,具体在于建好金融平台,加快金融产业园区建设,积极打造昆明国际金融小镇,组建昆明农村商业银行;激活民间资本,支持民营企业依法发起设立风险自担的民营银行,投资银行业金融机构,入股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合作联社、村镇银行。引导金融服务实体经济,鼓励金融机构助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大对昆明基础设施、重点产业发展的融资支持力度和对“三农”的支持力度,支持实体经济发展。

     人文交流中心

     搭建国际交流平台 促进文产融合发展

    “事实上,昆明自古以来就是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重要节点。”昆明市文化馆馆长付晓辉说,云南处于“南方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是我国古代对外交通贸易和文化交流的主要通道之一。

    付晓辉认为,目前昆明市正在积极加强与周边国家文化艺术交流合作,组织开展文化周、艺术节、影视展、体育比赛、书画展、摄影展等特色文化活动。未来要在此基础上,策划一批有昆明特色、中国气派、国际水准的大型多边文化交流活动,打造一系列具有昆明元素和南亚东南亚文化特点的文艺演出、文化产品、文化活动、合作项目,使昆明成为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基地、国家对外文化交流合作的前沿窗口、辐射南亚东南亚的国际品牌文化活动重要举办地和文化产品交易中心。

    付晓辉举例说,创意云南2017文化产业博览会,吸引了国内外1270家文产企业参展,为昆明文创企业搭建了良好的平台。

    尹峻认为,昆明市的文化创意产业正迎来跨越式发展的新时期,主要表现在文化精品、文化品牌不断涌现,文化创意、文化产业业态日趋丰富,传统民族文化保护、传承和利用更加成熟。下一步,要培育扶持一批文化出口重点企业、重点项目和重点品牌,形成一批具有国际市场竞争力的文化产品,推进与南亚东南亚国家和地区在文化艺术、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教育、卫生、体育、旅游、文化产业、智库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加强民间人文交流,提升城市文化品质和文明程度,将昆明建设成为文化交流活跃、文化贸易繁荣、文化合作密切的区域性国际人文交流中心。

点击进入专题

编辑:合宇聪责任编辑:合宇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