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沅:五大行动创平安

28.01.2015  14:31

普洱市镇沅县公安局

2015年1月27日

 

 

被评为省级文明县城、省级平安县的世界茶树王之乡镇沅,县委政府高度重视平安创建工作。2014年,县委、政府牵头组织开展“矛盾纠纷大排查、社会治安大整治、安全生产大检查、民生问题大保障、和谐氛围大营造”五大行动,镇沅警方以此为契机,以民意为导向,以提升人民群众安全感、满意度为标准,以反恐维稳、完善立体化治安防控体系、警务机制改革为重点,开展主动警务战略,不断提升打防管控能力和水平,极大提升了人民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矛盾纠纷大排查    提升维稳效能

 

镇沅公安局始终把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作为维护全县社会治安稳定的重要抓手。 一是 建立了社会矛盾纠纷排查化解联调动态工作法。即领导干部“定期访”。局领导每季度到挂钩联系的乡(镇)、村和企业登门拜访,落实领导“定期接访”工作机制,广泛听取社会各界对维稳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对重点人员“随时访”。对辖区重点人员进行随机和不定期的调查走访,开展日常化解疏导工作,及时收集掌握其思想动态,并积极物建治安信息员,努力获取深层次、内幕性信息,及时采取针对性强的管控措施;对案件当事人“及时访”。办案民警对辖区发生的“两抢”、入室盗窃以及诈骗等案件,在一周内上门回访,及时告知案件进展情况,消除受害群众的疑虑,防止引发信访问题;对不稳定因素“跟踪访”。对工作中发现或收集的影响到社会稳定的各类问题线索,确定专人进行调查摸排,适时跟踪关注,对调解的矛盾纠纷,由责任区民警每月跟踪回访,掌握信息情况。 二是 建立主动协调联动化解的“四在前四主动”工作机制。排查掌控工作在前,主动防范控制化解;预测风险工作在前,主动掌握源头动态;疏导化解工作在前,主动协调联动化解的“四在前四主动”工作机制,完善“排查、研判、会商、预警、交办”五项制度,全年共成功排查化解矛盾纠纷93件,办结涉法涉诉信访案件5件。并及时将排查出的重点矛盾纠纷化解工作对策建议上升到县委、县政府层面,推动镇沅县委、政府下发《关于认真做好化解群体性矛盾纠纷和解决突出信访问题工作的通知》和《关于做好当前维护社会稳定和保障民生工作的通知》,对全县25件重点矛盾纠纷明确了县委、政府包保领导、责任单位和具体责任人,确保了矛盾纠纷源头化解和掌控,成功预防了因矛盾纠结叠加而发生群众性事件。

 

 

社会治安大整治    提升打防效能

 

镇沅县随着区域经济和竞争力不断提升,伴随而来的是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由此引发的各类治安问题接踵而至。镇沅公安局为提升打防效能,根据上级公安机关和县委、政府部署,结合镇沅实际,建立了专题研究部署,高位推进;走访摸排线索,找准突破口;抓法律法规宣传,打消群众顾虑;发动基层组织,动员社会参与的“四步工作法”,按照“严缴、严打、严查、严管、严治”的工作要求,高标准、严要求推进四个专项行动。 一是 以上率下,各部门主动作为。镇沅公安局成立了以胥绍云局长担任指挥长,局党委班子成员担任副指挥长,24个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的专项行动指挥部。通过召开了2次动员部署会,提高民警对开展专项行动的必要性和紧迫性认识。召开2次专题推进会和1次线索交办会强化专项行动工作责任。局长亲自与各大队、派出所负责人签订“专项行动”责任状24份,明确了对专项行动工作措施不落实、成果不明显的责任人进行问责。专项办公室采取每周通报一次行动战果,每月进行一次专题研判的工作方式检查督导专项行动工作开展情况。局党委成员对9个乡(镇)分片负责,定期督导检查专项行动工作开展和落实情况,局长带头不定时对9个派出所进行督导检查,重点检查行动措施落实情况,对进展缓慢、工作措施落实不力的派出所要求及时整改。 二是 政府牵头,部门联动打“合成战”。镇沅公安局将“四个”专项行动争取上升到政府层面,整合社会资源,确保了家喻户晓。各派出所依势而为,主动与当地党委、政府请示汇报争取支持,由政府牵头推动联合司法、工商、社区、村民委员会等部门组成宣传工作组利用赶街日、村组召开会议期间集中开展专项行动宣传70余场,并深入校园、企业、厂矿、村组开展宣传工作100余次,发放材料8.7万余份,张贴通告4600余份,拉横幅40余条。 三是 利用新浪、腾讯警方微博,企信通,QQ群,短信平台等新兴媒介开展宣传的同时,充分借助电视台、报社、网站、各村委会气象电子显示屏等积极宣传四个专项行动,最大限度延伸宣传触角,确保四个专项行动人人知晓。 四是 治安大队牵头组织安监部门、各派出所对全县13家危爆物品使用单位18个使用点、2个剧毒物品使用单位进行排查整治,加强公务用枪使用单位的检查工作力度,及时发现和消除隐患,对整改进行全程监控努力从源头上消除隐患,严防危爆物品、枪弹外流和造成现实危害。 五是 为解决警力不足,确保行动取得实效,适时抽调各派出所、局机关民警与恩乐派出所一起对城区52家旅店、8家歌舞娱乐场所进行排查整治,努力将隐患消除在源头。 六是 各派出所以加强日常管理为基础,治安大队适时突击检查为核心,加强对全县176家重点单位和122家宾馆旅店、83家机动车修理业、20家歌舞娱乐场所的管控。重视抓好非煤矿山、煤矿等危险爆炸物品使用量大、使用点多的源头管控,严格审批、运输、管理和使用关。督促落实人防、技防、物防措施,并联合综治、安监等部门强化辖区涉爆单位的源头管控。联合工商、文化等部门对射钉器销售点、旅店、网吧、娱乐场所、五金销售店铺、修理厂进行逐一清理整治,建立行业管理台账,逐一签订责任书,对经营者、从业人员登记建档,要求销售射钉器的网点严格购买登记,确保管控无空挡。 七是 善用民力摸线索,重点入手破难题。充分发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在专项行动中的作用,170余名民警职工深入社区、村寨、单位、校园走访群众3000余人,走访大代表90余人,征求意见建议80余条。重视发挥信息员的作用,汇集情报信息员提供的线索数10条,局领导专题研究,抽调精干民警联合组织整治组,破解了聚众赌博和卖淫嫖娼重点场所有人放风和人员集结解散快的难题。在四个专项行动中查处涉枪涉黄涉爆涉赌案件57件150人,其中,捣毁涉黄窝点4个、涉赌窝点4个,收缴赌博机44台。

 

 

 

安全生产大检查  提升安全管控效能

 

一是 深化严防农村道路交通安全事故的“七长”责任制,抓好推丘和农村交通安全整治工作。 二是 深入推进监所“五化建设”,强化监管队伍正规化和业务工作精细化管理,确保了监所连续24年安全无事故。 三是 建立、落实治安管理责任体系全覆盖,按照“分级管理、职责清晰、主体明确、责任倒查”原则,大力加强公共安全监管,全县未发生一起治安安全责任事故。 四是 破解了消防工作民警思想认识不到位、消防监督执法职责不清、消防监督业务不熟、履行消防工作职责警力不足、工作积极性不高“五大瓶颈”,推动消防工作向纵深发展,全县未发生重大火灾事故。火灾直接财产损失同比下降42.27%。

 

和谐氛围大营造    提升防控效能

 

镇沅公安局抓机制、强根基,不断推进全县社会和谐稳定。 一是 抓住“预案、训练、装备”三个关键点,修订完善12项应急和反恐处突预案。建立社会面管控三级联合武装巡逻防控机制,执行反恐处突单元24小时武装值班,确保发生紧急突发案(事)件,能够高效果断处置,力争达“3分钟到达,5分钟结束战斗”的处突标准。投资300余万元为一线配发了警用装备和16辆执法车辆,充分做好紧急情况下武器警械、车辆、通信和物资保障。 二是 为积极应对当前复杂严峻治安形势,有效打击防范城区街面各类违法犯罪活动,镇沅公安局在实践中探索推行了“五大机制”,有效提升了城区防控效能。即建立动态化网格防控机制,提升防范管控能力;建立信息化应急指挥机制,提升快速处置能力;建立联合武装巡逻机制,提升应急处突能力;建立规范化教育培训机制,提升综合作战能力;建立精细化考核督导机制,提升工作动力。自开展“网格化”巡逻防控以来,城区共发生可防性案件52件,抓获各类违法犯罪嫌疑人42人,与去年同期发生95件相比减少43件,下降45.26%。 三是 设立5个多功能交警服务站,实现对镇沅过境干道全覆盖,多警种联合,加强对重点人员、车辆和物品查控,最大限度消除安全隐患。开展公开查缉250余天,查验过境车辆4万余辆、过境人员8万余人,查破涉毒案件34起,抓获涉毒犯罪嫌疑人20余名,缴获毒品63余千克,查处交通违法行为2650起。 四是 着力提升群众法律及安全意识。镇沅公安局通过主题宣传、日常工作中宣传、警方微博宣传等形式,充分向社会各界宣传法律法规及相关安全防范知识。县社管综治委利用县委党校领导干部培训开展法制讲座、电视台《法治镇沅》专栏、镇沅长安网、镇沅手机短信、微博等形式开展法治宣传。同时各综治委成员单位深入乡(镇)、村(组)、学校、企业,通过发放宣传单、设立咨询台、警示牌、宣传栏等形式,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手机等媒介,组织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宣传活动,向群众宣传了防火防盗、防灾救灾、电信诈骗、禁毒防艾、反邪教和《民法通则》、《侵权责任法》、《劳动法》、《土地法》等安全知识和法律知识。全县共建立户外大型宣传牌11块,制作永久性宣传标语80余条,各类展板242块,设立服务台31个,悬挂宣传横幅75条。编发手机短信20余万条,在镇沅信息网、普洱长安网镇沅频道等网站宣传400余条,发放各种宣传材料96400余份,在《普洱日报》刊载法治专版2版。做到了广播有声音、电视有图像、报纸有文章、手机有短信,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和安全防范意识。

 

 

民生问题大保障    提升群众工作效能

 

镇沅公安局对好的经验和做法进行巩固建立长效的同时,对显现出来警务模式不适应的问题,列入整改清单,安排局领导牵头负责,收集社会各界意见建议,采取相应措施立行立改,适应社会发展,满意群众呼声。 一是 警务工作向群众中延伸。建立里崴警务室常驻勤务模式,设立勐大、者东交通执法服务站及城区流动警务室。如使人民群众的合理诉求得到及时解决,治安隐患能够及时化解。如勐大镇里崴片区辖9个村131个村民小组,常驻人口14351人。撤乡并镇后,里崴片区群众的就医、上学和社会治安等问题逐渐显现出来,群众意见较大。前几年,恢复了学校和医院,由于警力不足,里崴没有民警常驻,群众反映里崴片区赌博现象突出、交通事故频发、打架斗殴和矛盾纠纷较多。镇沅公安局将此事作为立行立改事项,提出了建立里崴警务室常驻模式。3月27日,勐大派出所1名所领导带领1名民警、两名协警进驻里崴警务室,正式开展“常驻”警务模式。在当地群众的协同配合下,使里崴片区原来群众反映强烈的违法问题得到了有效遏制。目前,排查化解矛盾纠纷3起,处理刑事案件3起,治安案件7起,交通事故8起,其他3起。社会治安状况逐步得到好转,当地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在不断提高。 二是 创新“四在前四主动”矛盾纠纷源头化解,“耐心、贴心、细心、热心、虚心”五心窗口服务,“三要三不要”解决窗口民警工作作风,“快、清、和、细、正”五字诀强化接处警工作等警务机制。 三是 以推进公安行政管理审批制度改革为重点,制定出台了27项便民利民措施,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围绕全区重点项目和重点企业,建立局班子成员分级包保责任制。同时,治安、交警等部门广泛推行预约、延时、遇街天节假日和周末正常上班制度。交警车管部门开展下乡流动服务工作7次,为1158名群众办理了摩托车驾驶证,派出所开展上门送证2000余份。建立10个流动人口管理服务中心,靠前提供权益维护等服务,为农民工追讨工资730万元。

 

平安创建成效明显

 

一是 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成效明显,有效提升打防效能。年内,立刑事案件390起,破245起,立案同比下降22.16%,综合破案率同比上升1.74%,实现了命案全破。群众反映强烈的盗窃案件立案同比下降21.43%,诈骗案件立案同比下降70.45%。破获耕牛系列被盗案7起,打掉摩托车盗窃团伙3个。破获涉毒案件62起,缴获毒品111.19千克。其中利用信息化破获万克毒品案2起,协助安徽警方破获部级目标案1起。受理行政案件7229起,查处7229起,同比受案和查处分别上升97.64%和96.28%。 二是 防控体系建设明显加强。大力推进社会面、社区、企事业内部和视频监控等防控网络建设,初步形成了点线面结合、网上网下结合、人防物防技防结合、专群结合,打防管控一体化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立社区、农村警务室26个,完成公共区域共有摄像头239个,里崴、和平、古城、按板、恩乐主要出口均建立了出境卡口。据不完全统计,全县有视频监控摄像头1529个,卡口24个,实现了全县9个乡(镇)视频监控全覆盖。全县9个乡(镇)均成立了社管综治委和维护稳定工作领导小组,乡(镇)党委书记任主任和领导小组组长,配齐了专抓副乡(镇)长并任副主任和副组长,综治维稳专干担任综治办专职副主任,切实规范了乡(镇)社管综治办机构设置及人员配置。全县109个村、2个社区都成立了综治维稳工作领导小组,“平安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治保会、调解会、刑释安置帮教、社区矫正、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等组织机构健全。村(社区)党总支书记担任综治维稳工作领导小组组长,主任担任副组长,完善了以民兵为骨干的群防群治组织,全县有专业联防队9支119人,村治安员111人,治安信息员1640人,交通协管员111人,法制中心示范户1221户,建立护厂队6支58人,护校队22支350人,全县综治维稳队伍得到进一步加强。县社管综治办统一机制下发到各乡(镇)、村(社区)及各成员单,有效开展各项工作,镇沅公安局群众提供线索破获案件占80%以上。 三是 2014年的群众安全感和满意度测评从2013年全省的91位跃升到30位,上升了61位。



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会议
原标题: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次公安局
夏季治安打击整治 | 与安全相关的事绝不能开玩笑
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及全省安全防公安局
他们如果开玩笑,绝对是“国际玩笑”
编者按:他们是公安机关一个很有特点的警种,公安局
老党员“吴大爹”
嘭嘭嘭……一串震耳欲聋的连发枪声后,上组撤退,公安局
提醒昆明出租房屋房东注意! 已经有人“不听劝”被拘留!
为坚决贯彻落实公安部、云南省公安厅、昆明市公安局关公安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