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刷屏朋友圈的“七彩云霞” 聊一聊云南的“彩云文化”
昆明的云与滇池的水相映衬,自成一幅美丽的图景昆明摄影人俱乐部摄友 张伟
前几天刷屏朋友圈的昆明彩云
昆明的彩云色彩瑰丽,令人叹为观止
很多外省人来到云南,第一印象往往是:这里的山很高,云很白,天很蓝。有人惊叹:这样的天和云只有彩云之南才有。更有人诗意地形容:云南的天空是上帝的牧场,神在如此清澈的蓝天里懒散地放羊。
即便是长居于此的本地人,也会三不五时地,被头顶的绮丽美景忽然惊得一喜——比如上周,你肯定通过各种渠道,或亲眼所见,或刷屏所见,第N次被昆明美丽的“云图”征服。而对这样的美景,有一个古已有之的名字,叫做“彩云南现”。
所以,在欣赏之余,我们也不妨走得更远,问自己一些问题:何谓“彩云”?“彩云南现”的典故有何解读与记载?“彩云之南”又是否真的是“云南”之名的由来?答案固然重要,但回溯历史本身的乐趣,同样令人愉悦。
景象
彩云丽天 天开云瑞
康熙26年,也就是1687年,云贵总督范承勋在五华山上建造了“拜云亭”,作为府道官员学习礼仪、节日祈福的场所;明朝时期,昆明市的正义路中段建起过一座“天开云瑞坊”。后在1941年,“天开云瑞坊”毁于日军飞机的轰炸。
抛开命名,“云”这个再普通不过的地理元素,的确在云南有着深厚的文化根基。随便举两个例子:康熙26年,也就是1687年,云贵总督范承勋在五华山上建造了“拜云亭”,作为府道官员学习礼仪、节日祈福的场所;明朝时期,昆明市的正义路中段建起过一座“天开云瑞坊”。后在1941年,“天开云瑞坊”毁于日军飞机的轰炸。
就像昆明地方志研究者詹霖所言,“云南的云也许因为日日所见,太过深入人心,慢慢就成为了云南人心中重要的文化符号。”
不仅如此,云南人还把云霞的变化与吉凶的暗示联系在一起。民国学者罗养儒在他的那本《云南掌故》中,就对云霞预兆吉凶之事做过详尽的记录。在其中的《彩云》一文,罗养儒是这样记述的,“彩云丽天,所谓天开云瑞也,‘云南’之彩云,不仅是时有所见,且是常能见到……斯则举国之人,无不认此为‘天开云瑞’。”而昆明傍晚常见的“火烧天”,据罗养儒所说则是不详之事的预兆。
通过罗养儒的记述,我们了解到,古人不但把天上的云分得很细,还把霞也细分为白霞和红霞,在《云南掌故》中,罗养儒除了对彩云有详细记述外,对白霞、红霞也均有详细记述。在《白霞与红霞》一文中,有几段罗先生是这样表述的:“白霞当空时,必是湛湛青天,纤云卷尽,惟此素练森森,与日相映耳。白霞能在天空中停滞二三小时之久……在停滞时,有一种凶戾之气,以是,见之者,多是心中不快。”
传说
望夫云与玉带云
“望夫云”于冬春季节出现,因常有狂风相随,因而云在的位置较高,且变化多端。而另一个人们耳熟能详的“玉带云”,大理府志记载: “点苍盛夏之日,常有云彩束山腰,横亘十九峰,约百余里,截然如带,昔人诗云‘天将玉带封山公’。”
当然,用“彩云”来预测吉凶这样的“古事”,被科学武装的现代人是断然不会太放在心上的。相比而言,那些更接地气更具情感的传说故事显然会更讨人欢心。比如大理苍山的“望夫云”。传说,南诏国国王之女与猎人相爱,后逃到苍山里结为夫妻隐居起来。为了帮公主御寒,猎人便到海东罗荃寺盗取法师冬暖夏凉袈裟,被发现后被法师打入洱海变成石骡。公主天天盼夫归来,直到死后化成浮云。时至今日,一旦此云出现,洱海便巨浪滔天,传说这正是公主想掀开海水,看一看置身海底的丈夫。
这个传说也间接证明,除了著名的“风花雪月”四景,大理绝配山水下的衍生物——“云”同样美好。从科学的角度看,“望夫云”于冬春季节出现,因常有狂风相随,因而云在的位置较高,且变化多端。而另一个人们耳熟能详的“玉带云”,大理府志记载: “点苍盛夏之日,常有云彩束山腰,横亘十九峰,约百余里,截然如带,昔人诗云‘天将玉带封山公’。”玉带云则常出现在夏末秋初,这段时间风平浪静,天空的云,白如雪,凝如脂,飘浮低空,可塑性极强,似通人性,装点山河,妩媚动人。当聚集山腰时,便形成一条洁白的玉带,横亘百里,连日不散。
除了大理,滇中一带亦是拍云、观云的好去处。位于澄江县境内、绵延一百公里的梁王山,四周环绕着抚仙湖、滇池、星云湖和阳宗海四大湖泊,有着“一山观四海”之美誉,山光水影的映衬下,彩云当空,更显壮美。而纵贯滇中的哀牢山,尤其是中段地区,山高林密,湿度大,凝云和絮云出现的几率都比较高,再加上花腰傣的风情,哈尼梯田的神韵,使这里的云更加绚丽灵动,并多了一种人文色彩。
得名
彩云南现与云山之南
万历《云南通志》卷一七载:“汉武年间,彩云见于白崖,遣吏迹之,乃置云南县。”《南诏野史》亦载:“彩云现于龙兴和县,县在云之南,故名云南。”即西汉时期,传说汉武帝梦见彩云出现于现在的祥云县,故在此地设县,名为“云南”。
可终究,这蔚为壮观的“彩云南现”,又是否和“云南”之名存在关系呢?云南师范大学历史与行政学院专门研究云南地方志的董晓京副教授告诉记者,遍查古籍,“云南”何以称“云南”,几乎已不可考,“万历《云南通志》卷一七载:‘汉武年间,彩云见
于白崖,遣吏迹之,乃置云南县。’《南诏野史》亦载:‘彩云现于龙兴和县,县在云之南,故名云南。’这里说的是西汉时期,汉武帝梦见彩云出现于现在的祥云县,故在此地设县,名为‘云南’。这种说法沿袭至今,颇为流行。但据考证,汉武帝梦见‘彩云南现’只是传说,不足为信。传说当然不是历史,但传说中也有历史的影子,说明西汉时期云南地区常有彩云出现,人们才编造附会了这种说法。”
那么“云南”之名到底从何而来,董晓京表示,《续汉书·郡国志》中记载:“云南县,高山相连,西北百数十里有山,众山之中特高大,状如扶风、太乙,郁然高峻,与气相连结,因视之不见,其山固阴寒”。翻译成现代文即“云南县西北的高山耸入云霄,常有云气缭绕,犹如在云中,可能被称为云山,所以山南面的县,也就称为云南。”董晓京的观点亦是当下的主流观点,“汉代云南县的治所在今祥云县境内云南驿,包括今宾川县等地。宾川鸡足山正好在云南县西北数十里,此山高耸入云,时常云雾缭绕,彩霞萦绕,为滇西名山,也就是所谓云山,云南县因在云山之南而得名。”
除此以外,亦有大理师专的杨瑞华在《云南辨》一文中认为,“云南”一词是汉代河蛮语的汉译名称,今云南驿古城村白族语称为“无那因”,意即云南村,西汉设置的云南县治就在这里,故将“无那”汉译为“云南”作为县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