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云药如何基业长青

17.04.2015  10:59

    得益于得天独厚的生物多样性优势,云南生物医药产业发展基础扎实、后劲有力。未来一段时间内,生物医药产业仍将作为云南最具投资发展潜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来培育。如何夯实基础创新体系助推云药发展,成为“魅力彩云南 特色云系列”第五场“百年云药”篇发布会上大家关注的焦点话题。

    发挥潜力

    资源优势化为产业优势

    长期以来,云南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生物医药产业发展。《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中药(民族药)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中就提出,要将中药(民族药)产业培育成为富民兴滇的新兴产业。

    云南被誉为“动植物王国”,生物多样性造就了中药和民族药的资源丰富性。“很难有哪一个地方像云南一样拥有如此立体的生态和资源,光是中药材资源就有6559种,这是云药产业的资源优势,也是生物医药产业的强大后备支撑。”云南省中药材种植行业协会会长苏豹坦言。

    “十二五”以来,生物医药产业发展较快。据统计,2010-2013年,云南省生物医药产业经济总量保持了年均25%以上的高速增长,营业收入、产值、利润增长速度位居西部前列。2014年,云南生物医药产业经济总量已达1013亿元。其中,实现种植产值218亿元,工业总产值348亿元,商业销售收入447亿元。

    省发改委副主任海文达在谈及云药产业发展机遇时指出,经过多年培育,全省生物医药产业呈现聚集发展态势。2014年,以昆明国家生物产业基地核心区为重点,昆明市生物医药工业产值、销售收入、利润分别占全省的60%、72%和88%。产业集聚发展使得固定资产投资得到强劲增长。

    据悉,“十二五”期间,预计云南生物医药产业固定资产投资将超过100亿元,是改革开放以来投资力度最大的时期。继云南白药呈贡生产基地建成后,沃森生物技术药物产业园、云药产业园、昆药生物医药科技园、医学生物所疫苗产业基地等一批重大项目相继在昆明高新区、玉溪高新区启动。

    内引外联

    行业整合助推技术进步

    云药要发展壮大,整合重组、优化资源配置成为必不可少的环节,这也成为“十二五”期间云南生物医药产业发展的一个新亮点。

    云南沃森生物借助企业上市募集资金在上海、石家庄、山东进行系列并购,刷新了云南医药企业并购纪录;云南白药集团按照“新白药、大健康”的发展战略,相继完成对西双版纳药厂、凤庆茶厂、省药物研究所、大理清逸堂等企业的并购重组;浙江康恩贝2011年并购了曲靖雄业药业、普洱旺旺铁皮石斛种植及丽江永胜螺旋藻养殖企业;河北智同医药控股在云南注册成立了云药医药产业集团,重点投资整合云南拥有独家中药、民族药品种的中小企业;昊邦药业完成对大理瑞鹤药业的并购……行业资源的优化配置,为云药发展腾出了产业升级空间,也直接推动了技术的进步。

    作为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型的产业,生物医药产业的发展与科技引领作用密不可分。省科技厅副厅长侯树谦介绍,近年来,云南省天然药物研发能力明显提升,生物疫苗研发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实施药品“二次开发”,明显增强了“云药”大品种的市场竞争力;中药材种植面积从2008年不足100万亩达到650万亩以上,三七、灯盏花、石斛、天麻等中药材大品种已独立形成一定规模的产业。科技为“云药”产业近10年保持25%以上的快速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核心支撑和引领作用。

    “以科技促进‘云药’产业发展,把云南建设成为我国最重要的、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天然药物原料基地和重要的天然药物、生物疫苗研发生产基地是我们的长远目标。”侯树谦表示。

    市场驱动

    加快转型提升创新能力

    据统计,近年来云南自主研发、全国独家生产的药品品种(剂型)达280多个,其中中药、民族药、天然药就有250多个。中药(民族药)产业已经成为云南生物医药产业中规模和影响力最大的领域,占全省生物医药工业总产值的80%左右。

    目前,从中药材种植,到药品科研、生产、流通、监督检验产业链基本建成,初步形成了以中药、天然药为主体,化学药、生物制品为辅,具有明显资源特色的产业结构,中药(民族药)在带动云药产业发展中的主导地位正在凸显。

    云南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有关负责人指出,围绕着中药资源的开发,植物提取物、天然健康产品、中药材种植及饮片加工将成为拉动云南生物医药产业持续发展的新增长点。要在牢牢把握当今医药产业由传统医药产品向大健康产业转变的趋势下,密切关注大健康产品市场需求,推进医药产业转型,培育发展植物提取物及天然健康产品产业,做强做大中药饮片产业,提升中药、民族药产业竞争力,重点推进三七、天麻、石斛等药材及新资源食品开发,同时加快化学药、生物技术药产业发展。

    “中国经济正在转型,中药农业迎来最大的发展机遇,地方政府需要进行中药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因地制宜寻找新出路,为云药产业的发展再使一把劲。”这位负责人说。

    据悉,预计到2017年,全省中药(民族药)总产值将达到900亿元,年均增长20%以上;到2020年,全省中药(民族药)总产值将达到1400亿元,年均增长15%以上。产品结构将进一步优化,创新能力进一步提升,并建成国际化天然药物产业基地。(记者 李承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