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池治理“十三五”目标确定

28.02.2016  11:33

美编 杨焜 制图

十二五”期间,滇池营养状态指数下降了9.2%,湖体水质由重度富营养转变为中度富营养,基本达到滇池“十二五”规划水质目标,这一成绩让昆明市乃至全省人民看到滇池治理的希望而充满信心。“十三五”期间,如何更进一步治理滇池?昨日,昆明市召开滇池水污染防治暨草海治理攻坚工作推进会提出力争到2020年,滇池水质主要指标达到Ⅳ类水标准。

十二五”期间,昆明市委、市政府始终把滇池治理作为事关昆明发展全局的大事来抓,紧紧围绕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以水环境质量改善为目标,坚持高位统筹、综合治理,全力推进滇池治理各项工作,不断提升滇池治理成效和水平。滇池治理从点源治理转变为系统综合治理、从小流域治理转变为全流域治理、从末端截污治理转变为源头截污治理,在遏制增量污染的同时,有效削减了存量污染;滇池治理逐步显现成效,水质企稳向好,流域生态环境明显改观。截至2015年底,滇池“十二五”规划101个项目已完成67项,累计完成投资289.79亿元(占批复总投资的82.1%),是“九五”以来完成投资最大、最多的5年。2015年,滇池外海为中度富营养,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为62.4,除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3项指标外,其余指标均达到或优于Ⅳ类水标准;草海为中度富营养,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为69.3,与2014年同期比较,草海综合营养状态指数下降4.5%,水体透明度上升7.9%。

就昆明而言,滇池治理是最大的生态工程,是我们践行绿色发展理念的‘试金石’,事关生态文明建设全局。”昆明市委主要领导这样定位新时期滇池治理工作。“十三五”时期,滇池治理将进入全面提速新阶段,昆明市委、市政府坚定把滇池治理工作作为转方式、调结构的一面镜子,将以更大的决心、更实的举措、更优的投资、更快的节奏抓好滇池治理,按照“技术上综合、管理上严格、治理上广泛”的思路,把滇池治理纳入城市治理体系,综合运用工程技术、生物技术、信息技术、自动化控制等各种技术手段,统筹抓好污水管网配套、入湖河道整治、湖滨生态系统建设等工作,切实提高滇池治理的科学化水平,稳步提升滇池水体水质。力争到2020年,滇池水质主要指标达到Ⅳ类水标准。

今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昆明市已迅速下发年度滇池治理工作目标任务的通知,针对排水管网项目建设实施缓慢、河道截污仍不彻底、部分治污设施尚未发挥应有作用、资金筹措压力大等存在的困难和问题,要求按照“区域统筹、巩固完善、提升增效、创新机制”的总体思路,把滇池治理作为“一把手”工程,以草海水质提升为突破口,重点开展截污治污、河道整治、内源治理、生态修复等工作,强化环境监管能力建设,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在年内实施88个滇池治理项目,年度完成投资10.3亿元。

据悉,为加强日常监督管理,发挥治污设施功效,昆明还将进一步完善和细化“河(段)长”责任制,深入落实“河(段)长巡查日”制度,切实把“河道三包”责任制落实到位;全面落实主城区公共排水设施“一城一头一网”的管理机制;科学调控滇池水位,提高水体置换效率;加大执法力度,及时查处违法行为;强化精细化管理,突出对已完工项目的运行调度和精细化管理,完善排水支次管网、河道截污系统,全面提升截污治污系统效能,充分发挥工程效益。力争2016年,滇池外海的化学需氧量、总氮浓度值在2015年的基础上分别降低10%;滇池草海化学需氧量、总氮、总磷浓度值在2015年的基础上分别降低20%;35条主要入湖河道均要保持现有水质、或是水质有所提升;9个饮用水水源地均要保持在较好的水质。

记者 浦美玲 雍明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