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首个“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省会城市

20.01.2020  10:21

去年12月11日起,为期7天的昆明市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成果展在北京民族文化宫举行。12月9日,国家民委正式发文,命名昆明市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昆明成为全国第一家创建成“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的省会城市。

5年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云南考察时,要求云南“努力成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5年来,昆明市牢记总书记的嘱托,牢牢把握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全力争创“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如今,昆明向全国人民交上了一份漂亮的答卷。

加强顶层设计

确保创建活动“聚人气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一部中国史,就是一部各民族交融汇聚成多元一体中华民族的历史,就是各民族共同缔造、发展、巩固统一的伟大祖国的历史。

56个民族56朵花。中国是一个由56个民族组成的中华民族大家庭,而昆明就是祖国百花园中的绚丽一角。

昆明是一座民族风情之城,从战国、西汉时期的“庄蹻入滇”“滇王附汉”起,昆明早已融入中华文化的血脉。从明朝沐英的“柳营洗马”,到抗战时期的战火纷飞,各族人民持续地碰撞、融合,形成了我们赖以生存发展的美丽家园。

在全国省会城市中,昆明是辖民族自治地方最多、世居少数民族最多、少数民族人口总数位居第二的城市。这既是先人留给云南的丰厚遗产,也是昆明民族团结进步发展的巨大优势。

2015年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云南时,要求云南努力成为我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

处理好民族问题、做好民族工作,是关系祖国统一和边疆巩固的大事,是关系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大事,是关系国家长治久安和中华民族繁荣昌盛的大事。作为一个多民族的边疆省会城市,民族工作在昆明发展大局中地位特殊、举足轻重。”省委常委、市委书记程连元明确指出民族工作在全市发展大局中的重要性。

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昆明积极参与、扎实推进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建设,各民族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全市各级各部门齐心协力,动员社会各个方面,形成了一个全市上下齐抓共管民族团结、齐抓共管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和示范市创建工作的格局。

在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创建工作中,涌现出一系列具有昆明特色和亮点的生动实践。

建设民族体育文化广场、建设幼儿园,打造标准化灯光篮球场、改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呈贡区洛龙社区将为民服务的触角延伸到各民族居民生活的点点滴滴,形成“发展和顺、民族和居、邻里和睦、社区和谐、家园和美、办事和气”的“六和”治理模式,荣获“昆明市文明村”称号。

在盘龙区联盟街道金星社区里,活跃着一个老年少数民族合唱团,为社区居民送去了欢乐;在社区办公楼里,有让各族群众留住乡愁的民族科普之苑……像金星社区这样有温度的社区,昆明还有很多,它们就像一块块强力磁铁,促使全市各族人民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手足相亲、守望相助。

截至目前,昆明共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12个(其中石林县、禄劝县、寻甸县3个自治县创建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县”)、全省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单位64个、市级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567个,各级命名示范创建单位达2129个。

着力改善民生

让发展成果人民共享

2018年,尽管遭遇了马铃薯晚疫病,洋芋略有减产,但品质出众、名气在外的东川区李子沟开花洋芋,被一家公司统一收购,全村农户收入平均比2017年增加了5成以上。大山里的农产品“”了,民族地区老百姓的荷包“”了。

找对路子,识别产业;用好法子,打造品牌。”这是李子沟村让“开花洋芋”走出大山创造经济价值的脱贫致富“秘诀”。李子沟村彝族占比达60%,实践证明,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以成效促进农民增收,践行“决不让一个民族地区落伍,决不让一个兄弟民族掉队”的庄严承诺。

由于历史和自然条件等原因,民族地区发展长期滞后,贫困问题较为突出。如今,搬新家、住新房、产业旺,过上好日子、养成好风气……摘穷帽、奔小康的梦想照进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村寨,少数民族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市委、市政府聚焦脱贫攻坚,把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和民族地区生态保护、民族工作、民生工作结合起来,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使少数民族群众和全市人民一道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用实际行动践行“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的承诺。

昆明将资源优势与市场力量结合起来,立足民族地区资源禀赋,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积极推进“一村一品、一乡一业、一县一示范”工程,培育发展了石林台湾农民创业园、呈贡斗南国际花卉产业园、禄劝茂山高原特色农业示范区等一批特色园区,轿子山成功申报为国家4A级景区。

昆明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实现小康,少数民族一个都不能少,一个都不能掉队”的指示精神,加快改善基础设施,实施并建成了一批道路交通、农村安全饮水、供电等重大项目。

王家桥社区用“一勺米”打破居民之间的物理空间隔阂,拉近各族居民的心理距离;“民族团结大舞台”发挥昆明省会城市“火车头”的作用,辐射带动全省各兄弟州市共创共享民族团结成果;雨花派出所独创“哨兵工作法”,提升依法治理水平,维护民族团结进步;伊利集团承担社会责任,以营养普惠及教育精准扶贫推动乡村发展新格局……一个个鲜活的案例,饱含着昆明这片土地上各民族“一起走过”的历史经验、“一起生活”的现实经历、“一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美好愿景,是昆明这座城市各民族的情感联系、文化共性、心灵共鸣。

弘扬民族文化

促进互通共融同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要重视少数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

昆明着力培育各民族守望相助的精神家园,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有力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独具特色的民族元素、简洁飘逸的现代版型、大胆灵活的配色,一件件绣品、一场场走秀,在昆明公园1903举办的“丝路云裳·昆明民族时装周”,成为外界了解云南民族服饰文化最生动、最直接的窗口。

嵩明县马鞍山村依托辖区绿色生态和少数民族资源,打造马缨花乡村文化旅游节,每年吸引游客5000多人次参观,还造就了各族群众共居共学共事共乐的社会条件,促使各族群众在欢声笑语中接受民族团结教育,在实践中点滴增进彼此感情,建设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近年来,民族舞蹈《祝福》、独具云南特色的歌曲《喊月亮》、傣族舞蹈《红鱼》、佤族舞蹈《云海中的阿佤》……这些节目作为昆明文化交流演出的“当家菜”,已赴近40个国家和地区进行展演,用“云南味道”歌舞向海内外游客展示云岭少数民族文化魅力。

昆明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保护弘扬,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能力不断提升。

从2019年3月开始,昆明市在南屏街、陆军讲武堂、市文化馆、文庙和市博物馆等地举办“民族团结大舞台”系列活动。

少数民族干部是党和国家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和政府联系少数民族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而民族干部的状况也是衡量一个民族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

作为昆明市培养、教育各类党员干部的重要阵地,市委党校的讲授内容涵盖“云南省民族工作与宗教政策”“昆明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市的思考与实践”“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及如何做好民族宗教工作”“云南民族文化概说”“云南少数民族文化”等专题。5年来,市委党校共举办民族团结、民族政策理论等各类知识培训班33期,培训领导干部2946人。

禄劝法院是典型的多民族、山区、革命老区法院。近年来,禄劝法院与西南政法大学、云南民族大学合作,定向培养少数民族双语法官,涌现出一批以李光学为代表的优秀双语法官。开展双语审判过程中,双语法官充分发挥自身通晓法律专业知识、民族语言、风俗和容易获得认同的优势,在办案过程中与少数民族群众进行情感的沟通、交流,积极宣传党和国家的法律法规和民族政策,有效地获得“中华民族大家庭”的心灵共鸣,提升了各族群众的法律素养和依法维权的意识。

民族教育方面,基本形成了从学前教育到高等教育的教育体系。自2016年起,在原招生政策、渠道不变的前提下,包括昆一中在内的4所优质中学开办普通高中“民族班”“阿诗玛班”。民族文化进校园积极推进,民族传统体育蓬勃开展。

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昆明市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教育引导各族群众在文化上相互尊重、相互欣赏、相互借鉴,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着力深化创建活动,昆明市涌现出一大批为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的先进典型。

2019年9月27日,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个人”评选表彰中,昆明市有2人获此殊荣,分别是石林县投资促进局局长毕玉珍、呈贡区洛龙街道办事处洛龙社区党委书记毛云山。

毕玉珍是土生土长的石林人,也是一名彝族女干部。2016年至2019年,在她担任石林县民宗局局长期间,石林县先后创建成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示范县”“海峡两岸少数民族交流与合作基地”。毕玉珍介绍,近年来,石林县通过挖掘民族文化和文化旅游融合,促进了县域发展经济,增强了各民族福祉。“2018年,石林县与云南民族大学合作,共同进行文旅融合课题研究,让石林这个老牌旅游大县实现文旅创新发展,焕发出新的生机和动力。”2019年下半年,来到新岗位的毕玉珍主抓石林项目投资工作,让她感到身上的担子更重了,“接下来,我们将把招商引资、项目引进与石林县域县情相结合,把石林县少数民族的发展、资源禀赋、民族风情、民族特色等项目储备积极向洽谈企业推介,把贯彻民族理论、  民族政策及民族团结进步事业与招商引资工作有机融合,开发提升石林民间工艺和文创产品,进一步助推石林精准扶贫和乡村振兴。”毕玉珍说。

在洛龙社区居民眼里,40岁出头的毛云山还很年轻,但在主抓社区工作的过程中,毛云山却显得很老到,让居民们很放心。“千条理、万条理,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是毛云山的座右铭。2017年,毛云山牵头组建社区集体公司,承接建设项目,每年为社区增加收入1000多万元。2018年,在毛云山的领导下,洛龙社区又盘活了集体闲置用地、房产增加集体经济收入,收入达869.8万元。集体经济做大做强后,毛云山首先想到的是社区居民民生福祉的改善:自来水接通工程、民族体育文化广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标准化灯光篮球场建设……几年间,投资1000余万元的10余项硬件设施建设工程让洛龙社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社区面貌焕然一新。此外,毛云山还将为民服务的触角延伸到居民生活的点点滴滴,社区每年补助居家养老服务中心20多万元,让90%以上的老人吃上免费餐。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需要各民族手挽着手、肩并着肩,共同努力奋斗。昆明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坚持“各民族相知、相亲、相惜”的导向,促进各民族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拥抱在一起,共创美好未来,携手共画民族团结同心圆,连心谱写民族进步新篇章!(昆明日报 记者李思娴  王姗)

特写

小箐村:牢记嘱托努力致富

习主席鼓励我,国家的强农惠农政策就是要让农民得到实惠,政策很好,更要靠自身努力发家致富。我很有感触,就和媳妇商量,来石林景区的游客非常多,不如在售卖刺绣的同时也卖水果,儿子也到石林景区打工,一家人的经济收入就能明显增加。”所福荣回忆起当时的情形,依然十分激动。

2008年11月19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习近平来到昆明市石林县石林镇小箐村看望了彝族村民所福荣、所福兴全家及村民们,鼓励他们努力发家致富。11年之后,所福荣一家告别老宅住进了3层楼的新房,而小箐村其他村民也和他家一样,依托旅游业发家致富了。

那一年,所福荣在村里做报账员,妻子靠出售彝族刺绣为生,全家年收入约2万元,一家四口挤在50多平方米的土坯房中生活,日子过得并不宽裕。

习近平来到他家后,去到卧室里,问他晚上睡觉冷不冷。他说不冷。习近平问,现在还杀不杀猪。所福荣回答,现在生活好了,村子就在城边离菜市场很近,买肉一般都去菜市场。习近平又问家里的土地有没有流转。他回答土地是要流转的,流转以后拿着租金,还可以做其他生意来增加收入。此后,习近平鼓励他,国家的强农惠农政策就是要让农民得到实惠,现在政策很好,要靠自身努力发家致富。

交谈中,习近平详细询问了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情况,对各民族村民融洽相处、不同习俗和文化和睦共存,感到十分高兴。他指出,做好民族工作,关键是促进民族地区的发展,从根本上改变落后面貌。要围绕“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切实做好民族工作,推动实现各族人民和睦相处、和衷共济、和谐发展。

所福荣说:“当时我的心情很激动,我也有信心在国家强农惠农政策下,让日子越过越好,收入节节攀升。

通过努力,一家人的生活日渐好转。2012年,所福荣一家搬离了50多平方米的土坯房,住进了500多平方米的3层洋房。如今的生活与11年前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家一楼、三楼均对外出租,每年租金3万元。目前,他担任小箐村委会监委主任及护林员,每年工资约2万元。儿子在景区务工,年收入2万元。妻子做水果、刺绣生意,年收入3万元。一家四口每年集体分红8000元,全家的年收入已经从当年的2万元增加到10万元。不仅如此,他们也像城里人一样有了医疗保险、养老保险。

小箐村村民所靖芬说,自己卖刺绣,一天能做一个小包,在风景区可以卖200元左右。依靠旅游业,不但自己有了钱,村集体经济也发展壮大,每个村都修通了水泥路。如今村里每一家都有代步车,去哪里都非常方便。

小箐村党总支书记洪杰介绍,小箐村是一个彝族聚居村,全村有农户158户568人。依托石林景区,村集体和村民均围绕旅游服务做文章,以民族刺绣、餐饮、房屋出租、石林景区旅游服务打工为主。现在,村民们早已摆脱贫困,迈向小康生活。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13866元,过上了人人有事做、户户住楼房、家家有汽车的幸福生活。(昆明日报 记者程权)

盛高大城:民族互嵌和合相亲

随女儿居住没多久,在西山区盛高大城小区的民族团结小广场,新住户杨林波交到不少朋友。

16栋的圆圆奶奶是回族,分享食物时杨林波只送蔬菜、水果和清真食品;4栋的张阿姨是傣族,会跳好看的傣族舞,每到泼水节时,分享给大家的芭蕉叶包着的糯米制品,叫泼水节粑粑……杨林波说,自己关于民族习俗的认知,来自小区内的民族团结文化走廊。

各民族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说有利于民族团结的话,做有利于民族团结的事”……走在盛高大城小区,这样的标语安放了一路,顺着一直走,就到了民族团结文化走廊。

傈僳族的习俗是什么、藏族独有的节日有哪些……简洁的文字介绍,配上民族特色服饰卡通形象,杨林波每次带着小孙子到这里来,祖孙俩都能长点知识。“我在宣传栏里看到,咱们社区生活着很多不同的少数民族,在这里多学多看,也能在和邻居的交往中,了解和尊重彼此的风俗。

广场上的卡通人形立牌,是社区的民族团结代言“”,身上有石榴图案的是“美丽”,挂着祥云的是“盛高”,民族之家在哪里,邻里守望服务站怎么走,跟着“美丽”和“盛高”的指引,就能找到所需要的所有服务。

这一个个贴心的小细节,方便了每一个居民。

云南有26个民族,位于西山区永昌街道的盛高大城社区,就有25个。这是第六次人口普查工作中统计出来的数据。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民族互嵌式社区应运而生,成为民族团结和社区治理中的新形态。盛高大城社区就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2012年5月,盛高大城社区成立。当看到25这个数字时,盛高大城社区党委书记苏群就意识到,民族团结将会是这个新生社区的长期课题。

2019年年底时,苏群在为来年社区每个月的活动安排做最后的调整。

腊八节、元宵节,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不能少;9月有汉服节,11月有民族手工艺品培训,寓教于乐的活动总是受居民青睐;少数民族百家宴更不能少,大家都很期待这个暖融融的聚餐……如何服务好“家庭成员”,让各民族同胞对这个“大家庭”有归属感?“五位一体+”工作模式便是“秘诀”之一。

社区通过以党支部为核心,社区居委会为主体,社区警务室、业主代表和物业公司为依托的“五位一体+”服务站,向社区居民提供信息化服务和邻里守望服务。依托“三社联动”项目建立“美丽盛高邻里守望站”,提供“菜单式”邻里守望服务;每月开展“留住乡村——美丽盛高”城乡互助市集活动,帮扶山区少数民族群众销售生态农副产品,让城乡社区青少年通过互助成长活动,以捐书、助学、书信来往等方式促进民族团结;依托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中心,提供医养结合的中西医诊疗、日间照料、居家上门等养老服务;开设校外“四点半牵守课堂”,提供学生照看托管服务,让外来务工少数民族家庭充分感受社区温暖。(昆明日报 记者姚丹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