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说昆明卫生健康新成就

12.09.2019  09:41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一串串数字,呈现出70年来昆明市卫生健康事业的蓬勃发展、成绩斐然。经过70年不懈的奋斗,昆明地区卫生健康状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实现历史性跨越,居民健康主要指标处于全省乃至全国前列。

疾病预防  全面构建健康防线

一串数字令人倍感欣慰:2018年昆明市人均期望寿命79.01岁,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不足32岁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孕产妇死亡率11.62/10万,较1990年的80.9/10万下降了81%;婴儿死亡率3.25%。,较前一年下降12.87%。以上指标均优于2018年全国、全省平均水平,居民人均期望寿命提前达到“国标”。

这一切,离不开健康防线的全面构建。70年来,通过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实施国家免疫规划和重大疾病防控、防治政策,严重威胁群众健康的重大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结核病、艾滋病、乙型肝炎等防控工作取得重大成效。

健康服务  京沪优质医疗资源触手可及

2019年,昆明市已成功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中日友好医院、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等6家国内顶尖医疗机构签订医疗卫生合作协议,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共建专家工作站,与解放军总医院远程医疗合作正式上线启动。市卫生健康委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合作共建全国首个高原呼吸病学研究中心,与北大肿瘤医院携手共同推进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

昆明市第三人民医院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胸科医院签约建立结核病互联网医院,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乐今教授专家工作站落地昆明市妇幼保健院。

2015年起启动实施“十百千”工程和内设研究机构(技术中心)建设项目以来,截至2018年底,累计遴选培养国内知名专家19名,省内知名专家105名,昆明市临床医学知名专家、委级学科带头人及后备人选613名,内设研究机构(技术中心)221个。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倡议,与南亚、东南亚和非洲部分国家建立了良好的医疗合作交流和人才培养工作关系。

医疗改革  提升健康获得感

为给百姓提供便捷、优质的医疗资源,昆明市推出诸多惠民措施推动医改向纵深发展。

分级诊疗是新一轮医改工作的重中之重。目前,市属10家医院全部开展了医联体、医共体、专科联盟试点,覆盖14个县(市)区县级医院和519家医疗机构。6367名家庭医生组建了2188个家庭医生团队,辖区居民签约336.5万人。“城市15分钟,农村30分钟医疗服务圈”已基本建成,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提质增效,城乡居民“家门口”看病更安心、更舒心。

2016年昆明市入选国家级医养结合试点城市,在2017年全面推行“三体一式一型”的“311”医养结合工作模式基础上,初步形成了以市第二人民医院等政府机构为龙头、各类医养机构为主干、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补充的医养结合工作格局;2018年探索出医疗+养老+幼教+党建的新模式,工作得到国家、省多部门的肯定。目前,全市91.89%的养老机构能够提供医疗服务,100%的医疗机构开设了老年人就医绿色通道。

健康扶贫  精准施策力阻病根变穷根

2018年,东川区、寻甸县、禄劝县3个贫困县的全部乡镇卫生院和511个村卫生室已按照标准化建设要求建成,乡村医生已按配置标准到位。“三个一批”(大病集中救治一批,慢病签约服务一批,重病兜底保障一批)完成率99%以上,贫困人口看病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及“一站式”结算。2018年建档立卡贫困患者住院自付比例为6.7%,县域内救治率达到90%以上。

截至目前,昆明地区拥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5440个,较1990年的1485个增加了266%;床位6.36万张,较1990年的2.26万张增加了180%;平均每千人拥有床位9.29张、执业医师4.18人、护士5.44人。

回首过去,成就令人鼓舞;展望未来,前景催人奋进。卫生健康事业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新的历史时期,昆明市卫生健康委将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人民群众健康为中心的大卫生、大健康理念,在优化健康服务、完善健康保障、建设健康环境、发展健康产业上持续不断下功夫,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奋力谱写昆明卫生与健康事业发展新篇章,为高质量推进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和中国健康之城建设,增强人民福祉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昆明日报  记者徐婕)

逐梦前行 中国健康之城大有可为
金秋时节,果农忙着收获,政府
构筑人人都能感知的健康昆明
新中国成立之前,西南边陲是历史上有名的“瘴疬之区”。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