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人拜年方式大盘点 变的是方式拜的是真情

21.02.2015  11:35

年轻人通过社交软件拜年。记者李海曦/摄

  新春佳节,人们通过拜年来表达祝福。

  “新年好,给您拜个年,大吉大利”等耳熟能详的祝福词亘古不变,但拜年的方式却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变化:登门拜访、电报问候、电话诉真情、短信传信息、微信送祝福、微博表情谊……从前慢,书信要走3天到半月,而微信只需要几秒钟,虽然省了时间,亲情未曾改变,这都归功于科技的进步。拜年方式的快捷化带来一大弊病:少了人与人之间的直接接触,让这年少了几丝味儿。

   被逐渐忘却的登门作揖

  “儿时每到大年初一,不得不大清早就起床,换上新装,一群小孩子排成一排,从家里太老爷开始,给长辈磕头拜年。然后随父母走家串户,给长辈和父母的亲朋作揖、鞠躬,并道新年好。”今年91岁的郭衷芝回忆。

  然而,郭衷芝表示,近几年来,自己家族中这种传统的拜年方式已经逐渐淡化,晚辈向自己磕头的情况已经越来越少了。“晚辈们来拜年时,已经仅仅是口头寒暄了,甚至都没有作揖,更谈不上磕头了。有时候子女和孙辈比较忙,也只是电话和短信来问候。

  “趁着过年大家都放假的时候,领着小辈们看望长辈,也和朋友聚聚,让孩子们知道这是中国传统。”市民方建生一家10多年来一直坚持每年登门拜年,他觉得拜年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很重要的一种礼节。

  记者随机采访了10位市民,仅一位市民表示会继续坚持登门作揖的拜年方式。

   在等待中送抵的“家书抵万金

  “若要给远方亲朋拜年,人们就会发个电报或贺卡、信件。”范玲是“70后”,她的父母在支持西部建设时,举家从山东搬到了昆明,快到过年时,老家总会有亲朋好友邮寄些面粉和书信来,书信的内容大概就是报个平安。她儿时的一大爱好,便是收集琳琅满目的各种贺卡。在电话还没有进入普通家庭的年代里,她的拜年记忆里充满了“家书抵万金”的感慨。

  去信需要一个多礼拜,回信一个多礼拜,一来一回少说也得半个月。有时候时间来不及,就拍电报。“原来拍电报大概是每个字5分钱,为了节省钱,父母原来的电报只拍8个字——‘新年快乐一切安好’,连标点符号都没带。”范玲说,虽然只有短短的几个字,却真真切切饱含了离家在外的游子对亲人的问候和牵挂。

  而现在因为“旅行过年”的方式兴起,从旅游地邮寄有当地特色的明信片来拜年,也渐渐成为一种时尚。去马尔代夫过春节的王仁敏夫妇,就给亲朋好友们每人邮了一张写满祝福及浓浓异国风情的明信片。

   不用登门”的电话、呼机拜年

  上世纪90年代后,随着经济条件的改善和长途电话费用的下降,电话拜年成为人们拜年首选方式。“印象最深的就是年三十晚上开始响个不停的电话铃声。而父母也会守着准点给爷爷、奶奶准时拜年。”杨文涛作为“80后”深有感触,“我也会给在异地的阿姨们打电话拜年,可很难拨通,因为每个人都在不停地打电话、接电话,这时的拜年虽然不用上门了,却也因为线路忙,拜起年来很费劲。

  电话普及后,拜年开始变得更加便捷。而从电话拜年开始,人们也渐渐懒得出门,习惯用“躲在背后”的方式来拜年。

  随后,腰间的BP机也成为那个年代的拜年利器。除了电话声音,每到过年传呼机的蜂鸣声曾此起彼伏地响在各地。“60后”吴荣华还留着当时的BP机,上面有她美好的回忆,“新年快乐,嫁给我吧?我会让你幸福的。”这是吴荣华丈夫当时在春节时候的求婚留言。而BP机特制祝福,也打开了“私人定制”祝福的先河。

   不走心”的群发短信

  2014年一首《群发的短信我不回》唱出了短信拜年的尴尬处境,虽然从2014年起,短信拜年的数量首次开始递减,但是仍有不少人选择短信拜年,主要是因为“被拜年”了,不得不回复别人。甚至每逢大年三十,短信数量飙升,导致电信运营商的短信通道一度堵塞。不过,群发的拜年短信泛滥,而且也因为并非自己亲手所写而饱受争议。

  “找一条写得还可以的信息,然后选择要发送的短信群,群发,坐等回复。”出生于1982年的杨繁松说,因为工作关系,每年过年不得不对客户们群发信息拜年,还要一一回复其他人的拜年短信。“有时候,我都不知道谁是谁,感觉没啥用,甚至很多都是一模一样的短信。

  虽然不再火爆,但现在,原创短信在拜年祝福里还保持有一定热度,记者今年收到最好玩的短信就是:“新年快乐……此处省略一万字,没了。

   “@”出来的新年祝福

  “你被@了几次?”“你被朋友圈特别提醒了几次?”“红包抢了多少?” 这应该是今年朋友们在新春时候最常见的话题,经历了电话和短信拜年时代,如今社交软件成为了拜年的新宠。

  “90后”高子涵,用10分钟时间通过微博,写了不同的几条新年祝福,分别@了几个好朋友,有祝福早点找到好归宿的,有希望身体早日康复的。“如果通过短信,估计选完所有的电话号码都要半个小时,而且还要花信息费。还不一定有人看。”高子涵对发微博拜年的好处赞不绝口,“微博不仅速度快,经济实惠,还避免了短信无法收到或者延迟发送的困扰,网络上认识的、不认识的人,都能一起互动送祝福。

  现在的社交软件设计简单方便,智能手机的普遍推广让社交软件拜年不再是年轻人的专利,一些“60后”、“70后”的人群也开始使用社交软件拜年。“爸爸妈妈也都会在微信里发个朋友圈,发个红包拜年了,省事,还特别有新意。”高子涵说。

  拜年,在经过岁月长河后,形式已经有了很大变迁,从当面跪拜到书信、明信片;从电话、短信再到社交软件的“爆发”,无论哪种方式的流行,变得只是方式,而不变的是情感的流露。(昆明日报 记者江雨珂)

编辑:陈盈盈责任编辑:徐婷
首付
首付  首付【表情】【表情】万买地铁三室准现Zhifang.com
去年云南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8.1%
云南省2019年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持续保持优良,云南省16个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全年未出现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全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8.Zhi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