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能部门将出实招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

28.09.2018  08:22

昆明市人大常委会继7月31日首次举行关于大气污染防治工作的约见约谈会后,昨日,再次举行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集体约见约谈会。在短短两个月内两次对政府部门开展约见约谈,从环境生态保护到经济社会发展的“软环境”,可见,市人大常委会加大了监督力度,将通过工作监督有力保证市委重大决策部署贯彻落实。

上午9时30分前,参加此次集体约见约谈会的政府部门负责人、市人大代表、市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各专(工)委主要负责人及应邀参会的市纪委、市委组织部有关负责人都悉数到达设在市人大常委会机关3楼的会场,与首次举行的约见约谈会相比,此次参会的部门数量和人数明显减少,但会议规模减小并不意味着监督力度“打了折扣”。

每次市人大常委会开展集体约见约谈都是有的放矢。7月,市人大常委会就组成4个组,围绕政务服务环境提升、行政审批改革、便民服务窗口工作效率、审批服务监管等内容,采取听取汇报、座谈、实地查看、发放调查问卷、满意度测评、明察暗访等形式,对市政务服务中心和32家市级行政审批部门开展了专题调研。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在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为此,柳伟、周凡、寸东等9名市人大代表依据《监督法》《代表法》《云南省实施<代表法>办法》和《昆明市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约见国家机关负责人办法》的相关规定,分别联名向市人大常委会提出集体约见市国土局、市滇管局、市文广体局、市商务局主要负责人的申请,经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研究,决定组织召开此次专题会议,由市人大常委会对4个部门主要负责人同步开展集体约谈。

在开展对市十届人大三次会议‘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的议案’办理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及第三方评估报告中,我们发现市国土局‘最多跑一次’事项仍待规范。如在办理土地使用证(不动产登记证书)时,办理环节繁冗,办理部门多,审批周期长,办事程序运转不畅,存在‘体外循环’……

“市滇管局行政许可事项未纳入‘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受理……针对存在问题,是否进行了整改?将采取什么措施巩固提升?”柳伟代表在第一个作阐述发言时就直言不讳。

众所周知,体育文化事业的发展也关乎百姓生活的“幸福指数”,但“在中共云南省委机构编制办公室主办的云南省各级政府部门权力清单和责任清单网站上公示市文广体局的行政审批事项为29项。在云南省政务服务网上大厅(昆明)公示市文广体局的审批事项一共37项,而在市文广体局官网公示审批事项为7项。上述省、市、部门官方网站上公示的审批事项不一致,导致市民无所适从。由于相关网站公示审批事项不一致,市文广体局官方网站又没有清晰醒目的板块予以引导,对审批事项和流程进行解释、说明,群众无法快速了解审批内容和流程。”周凡等3名代表也以普通市民的视角,一针见血指出了市文广体局在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工作中存在的“弊端”。

市政务服务第三方评估报告中反映:市商务局网站信息更新不及时、‘一站式’审批服务改革不到位、办事人员对于前后衔接的审批事项不够了解,业务面拓展不够,为企业办事服务不够到位。”寸东等3位代表针对这些问题更不留情面地提出:今后,市商务局要如何从群众和企业反映最为突出的问题入手,为企业办实事,及时做好服务?

会上,刘文义、丛静等代表也就百姓关注的问题做了补充提问。针对代表的询问,各有关部门都一一作出答复。

昆明市自2016年实施“放管服”改革以来,以实现“服务一条龙、办事跑一次、审批一颗章、政务一张网”为目标,制定出台了一系列实施意见、实施方案,政策措施不断强化,政务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不断提高,营商环境不断得到改善和优化。但根据2017年中国城市营商环境报告显示,在全国35个直辖市、副省级城市、省会城市中,昆明的营商环境指数排名第22位,在2017年全省各州市营商环境评估中,昆明仅排名第6位。这说明,我市的营商环境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以及人民群众的期盼仍有较大差距。虽然此次集体约见约谈会上代表们的问题都带着“辣味”,但每个问题的实质都着眼于推动深化“放管服”改革,力求为昆明的发展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希望4家市级部门迅速行动起来,不折不扣抓好贯彻落实。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放管服’改革的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问题导向,扎实推进‘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不断提升人民群众和企业的获得感。”会议对4家被约见约谈市级部门提出要求。会后,市国土局、市滇管局、市文广体局和市商务局还将根据约见约谈情况形成书面整改报告,在10月10日前报送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

直击问题解决

如何解决“放管服”改革整体协同联动不足?

市国土局措施:针对“体外循环”的问题,据了解,反映的是划拨土地补办出让手续再办理不动产登记手续的问题,这种情况需规划部门出具规划条件、补缴土地出让金、再签订《出让合同》,办完以上手续后,方可转入不动产登记环节办理。目前,不动产登记证办理已实现“一窗受理、审查、颁证”,该环节不存在“体外循环”。

此外,为进一步推进我市行政许可标准化建设,推动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切实优化全市营商环境,根据《关于印发昆明市市级部门行政许可事项目录的通知》《关于推进行政许可标准化工作的通知》等相关文件要求,已及时认真梳理办事指南及业务手册、重新印制了审批报件清单宣传册,并修改完善审批流程、办事指南及业务手册,待市审改办审核通过后,将在市政务服务大厅、市国土局门户网站予以公示。

数据壁垒、信息孤岛是制约营商环境优化的突出瓶颈,如何打破?

市滇管局措施:针对行政许可事项未纳入“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受理的问题,已对省、市、局政务服务平台工作栏目中办理事项要素进行完善,在滇管局的门户网站公布办事指南和表格下载,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公示,做到一次性告知,确保网站信息的完整性,以便群众查询。

市国土局措施:目前,“建设项目用地预审”项目已进驻省投资审批在线监管平台。同时,市国土局及时认真梳理办事指南及业务手册,已在省投资审批在线监管平台等网站予以公示。行政许可事项因涉及保密数据,不符合进入市级互联网+综合受理窗口办理条件,现正积极请示、协调省国土资源厅、市政务局解决这一共性问题。

如何化解项目审批环节多、流程繁琐的矛盾?办事效率如何提高?

市国土局措施:通过多次精简、压缩、合并、下放权限等改革措施,市国土局行政审批项目由原来的19项精简为现在的3项,现保留的项目为:建设项目用地预审,临时用地审查审批,土地复垦验收。行政审批时限全部压缩了三分之二以上,由以前的最长30个工作日、最短15个工作日压缩到现在的最长6个工作日、最短4个工作日;取消、合并、调整行政审批要件20余条,对一些没有法律法规规章依据、部门自行要求提供的审批要件和一些兜底条款等全部予以清理和取消;精简行政审批环节1个,优化行政审批流程3个。针对企业反映的办理不动产登记证环节繁冗、办理部门多、审批周期长、重复审核问题,我市正在深入推进不动产登记“一窗受理、集成服务”和登记业务规范工作,遵循“申请、受理、审核、登簿、发证”的法定流程,以及“依法依规、便民利民”的原则,积极梳理各类不动产登记业务类型,将对目前我市不动产登记的业务流程、办理环节进行进一步压缩、精简和优化,即对目前登记环节中的“初审、复审、核定”三个环节,精简为“审核、核定”两个环节,进一步提高不动产登记服务效率和水平。同时,按照省厅“互联网+不动产登记”的工作要求,市不动产登记中心正在积极推进首次登记“外网申报、内网审核”工作,努力实现“最多跑一次”的目标,更好地服务办事企业和群众,全面提升不动产登记服务水平和服务质量。

如何解决项目落地难、服务不到位问题?

市滇管局措施:为了改进政务服务水平,优化政务服务环境,市滇管局精简项目审查要件材料,由原来的8个减少为现在的7个,减少了节水措施方案。根据《云南省滇池保护条例》,滇池流域建设项目审查实行滇池一、二、三级保护区分级审查。在相关法律法规的审批时限基础上,对滇池流域开发建设项目审查的办理时限进行了压缩,由原来的20个工作日压缩至现在的5个工作日。审查时限在原时限的基础上压缩三分之二以上,压缩审批时限已在实际审批中正式执行。下一步,将与规划等部门加强沟通对接,进一步明晰滇管审查程序,并进一步细化完善服务指南,做好审查告知事宜。

市商务局措施:积极推进集中审批改革,去年12月,行政审批处成立后,编制3人已全部到位,整体进驻政务中心集中办公。目前,共移交行政许可和其他行政权力事项5项由行政审批处办理,行政审批专用章、外贸经营者备案登记专用章、加工贸易业务专用章、云南省外商投资企业备案专用章(昆明市)均集中进入中心,内部事项均由行政审批处负责协调,有效避免了事项办理两张皮、企业两头跑,实现办事更高效。(昆明日报 记者杜仲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