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准服务切入点 办好民生实事

06.01.2020  09:30

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强调,要尽心尽力办实事、惠民生,增进群众福祉。找准服务群众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办好群众所急、所需、所盼的民生实事,让群众看到显著变化、得到真正实惠。

连日来,全会报告在全市各相关部门引发了热烈反响。大家纷纷表示,在接下来的工作中,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集中力量办好民生实事,围绕就业、医疗、教育、公共文化服务等工作领域,持续改善民生,日益增进群众福祉。

引入京沪优质医疗资源

服务好群众

市委十一届八次全会召开后,市卫生健康系统迅速行动,通过多种形式传达学习全会精神,研究部署如何围绕工作实际履职尽责。市卫生健康委党委书记张云海表示,2019年全市卫生健康系统紧紧围绕昆明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战略,以打造中国健康之城为主线,着力破解“看病难”,努力补齐医疗短板,引进优质医疗资源,全力推动健康扶贫,圆满完成年度各项目标任务,让全市卫生健康工作持续、稳定、快速发展。

张云海表示,2020年,市卫生健康系统将紧紧围绕全会关于卫生健康的工作要求,全面加强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坚定不移正风肃纪,提高医疗卫生服务水平。全面推行基层医院运行机制改革和分级诊疗制度,实施市属医院“一院一策”薪酬制度改革。加快国家区域医疗中心建设,抓实京昆、沪昆医疗合作项目,围绕影响昆明群众健康的呼吸、心脑血管、肿瘤疾病,引入京沪优质医疗资源为昆明人民服务。加快推进市妇幼保健院二期、第四批县级医院提质达标等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加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服务,健全院前医疗急救体系,切实提高医疗卫生服务质量。

抓深化医改,促进解决“看病贵”问题;补短板建设,促进解决“看病难”问题;抓服务能力提升,促进解决“看得好病”的问题;抓公共卫生夯实,促进解决群众“少得病”的问题;抓大健康发展机遇,为推进昆明市建设区域性国际中心城市、打造“中国健康之城”品牌奠定坚实基础,提供强有力健康保障。

全会报告提出,要多措并举促进就业。昆明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要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重要政治任务,进一步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全会决策部署上来。要多措并举促进就业,把稳就业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鼓励支持“双创”活动,突出抓好高校毕业生、农民工、下岗失业人员、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做好职业技能提升、转岗培训和失业保障等工作,确保零就业家庭动态清零。

下一步,市人社局将在七个方面着力,促进全市就业持续稳定。一是坚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首位意识,确保高校毕业生就业比例不降低,力争大学生创业比例有新提高。二是紧紧围绕全市“188”重点产业体系建设,强化创业扶持,大力推动创业创新工作。在已建成的基础上,每年建成10个农业创业示范村、10个农业创业孵化基地(园区)和10个就业扶贫车间。三是不断加大对外劳务协作,深入实施“百企万岗入昆计划”和“百人出乡、千人出县、万人出省”劳动力输出工程,千方百计挖掘更多就业岗位;实施订单式、打包式、送上门等个性化专项服务。四是大力开展技能培训,重点对培训需求较大的工种教师和师资紧缺的工种教师进行培育,为大规模的职业技能提升行动提供支撑。五是抓好就业援助,帮助有就业愿望的困难人员尽快实现就业,有效发挥公益性岗位对就业困难人员的托底安置功能。六是减轻企业负担,着力扩大失业保险覆盖面,充分发挥失业保险稳定就业作用。七是依托新上线的“智慧就业”学习平台,积极推进信息化建设工作,为工作决策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

让公共文化产品更对群众胃口

昆明市基层公共文化设施在‘十二五’期间已实现了全覆盖。2018年以来,市县两级累计投入2.3亿元启动实施新建4个县级文化馆、图书馆和改造提升2个县级文化馆、图书馆。同时,昆明市投入5500余万元,启动实施了54个乡镇(街道)文化站、621个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改造提升。”市文化和旅游局局长戴彬介绍,目前,昆明市已经实现市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县(市)区有公共图书馆、文化馆,乡镇(街道)和行政村(社区)建有综合文化站和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

戴彬表示,2019年全市已实施30个乡镇(街道)综合文化站、423个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的达标建设,力争到2020年底,全市市县两级文化馆、图书馆全部达到国家三级馆以上标准,乡镇(街道)文化站、行政村(社区)综合性文化服务中心按照国家标准全部达标。同时,加大公共文化设施免费开放力度,不断丰富基本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对重要景区周边公共文化服务设施融入了旅游公共服务内容,做好对外公示和宣传,方便群众知晓并能就近享受公共文化服务。

在重点项目建设方面,我们将积极丰富和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方式。”戴彬介绍,昆明将在今年内完成市、县两级文化馆总分馆基础平台的建设,让全市公共图书馆通借通还系统全覆盖。昆明还将积极探索“菜单式”“订单式”文化服务,在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供给上,更加注重广大群众的实际需求,努力打通供需两端信息交流的梗阻,使公共文化产品和服务更加贴近群众需求。(昆明日报 记者王姗  杜托  徐婕  杨世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