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导游职业生存调查——低价团购物返点成行规

07.05.2015  10:21

接团就像在赌博

美编王丽娜/制图

云南女导游嫌购物少大骂游客”追踪

云南女导游嫌购物少大骂游客”曝光后,导游再次成为争议不断的人群。他们究竟处于一种什么样的生存状况?钱少、人累、受气、挨骂,多年前让人羡慕的导游,为何如今成为落草的凤凰?如今,80%的导游都挂靠在导游服务公司,没有基本工资,收入全靠购物回扣(佣金)和景区门票回扣。不带游客进店就没有收入,不带游客消费就没有回扣返点,导游们每天都面临道德和生存的选择考验。

低价接团逼导游“刀尖上跳舞

99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孕育了云南旅游业的空前发展,“游山玩水、吃吃喝喝,还拿高薪”,当时很多年轻人带着对导游这份职业的无限向往纷纷投身,张茂就是其中一个。15年的从业经历,在其他行业可谓是“香饽饽”了,可35岁的他却陷入了两难境地:一方面多年奔波真有些倦了,自己没有归属感;另一方面,隔行如隔山,35岁的就业“高龄”,不干导游又能去做什么?

在张茂看来,逼得他们每天在“刀尖上跳舞”的深层次原因,就是“不合理低价”问题,这也是旅游市场秩序中的一个顽疾。具体来说,地接社(当地的旅行社)为争夺组团社(游客所在地的旅行社)的客源,组团社低价揽客——地接社“买团”抢客——导游胁迫消费赚“返点”来“填坑”,已经成为旅游行业一种畸形“食物链”。

张茂介绍,在形式上可以分为零团费和负团费。“不管采取哪种形式,都放弃了正常的行业利润,羊毛出在羊身上,以‘零负团费’吸引游客参团,必然要在其他方面弥补损失,最常见的就是购物和自费活动回扣。”张茂举了一个例子,从昆明到大理的成本大概是每人2000元,如果组团社以1元的超低价招揽客人过来,就意味着地接社要填至少人均1999元的“”,不想亏本,就只能想办法捞钱来填。

刚入行的导游小代觉得,接待这样的团,就像是在“赌博”。当然,在另一些人看来,如何将成本收回自己还能赚上一票,又是一门学问。

2008年后,云南旅游业开始实行“公对公”返还机制,也就是购物佣金只能由购物企业和旅行社公对公进行结算,导游不得再私吃回扣。但张茂告诉记者,旅行社还是将压力和任务转移到了导游身上,“如果一次、两次出单不理想,旅行社还是依然会按照返点给导游报酬,但到了第三次,旅行社就会认为这个导游能力有问题,就会给他停团。

张茂回忆,其实购物返点在行业内就是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他入行时就这样,不过那时并没有零负团费,旅行社正常的团费就有利润。而随着大量外来旅行社的进入,行业开始陷入恶性竞争、相互压价的怪圈。

新《旅游法》第三十五条明确规定:旅行社不得组织低价游。对此,张茂坦言,实施后一个月确实没有低价团,市场恢复了正常报价,当时自己也按照每个团300-700元不等的价格收取导游服务费,但昆明大大小小的旅行社都接不到团,渐渐地,低价团又死灰复燃,和之前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

导游表示缺少“职业尊严

按规定,旅行社要有20%的固定导游,但张茂透露,出于成本考虑,许多旅行社不愿意“”固定导游,加之昆明淡旺季不明显,旅行社一般都是长期“聘请”导游,但这里的“聘请”并不是签订劳动合同,而是挂靠导游服务中心并交纳一定的管理费,临时有团,就打电话给导游。

没有底薪、没有长期合同、没有社会保险、工作稳定性差——这就是张茂这个导游群体工作的真实写照。

网传导游赚的就是黑心钱,每个团有高达85%的返点提成?”听到这,张茂苦笑道,“绝对没有那么高的返点,自己在这个行业干了整整15年,云南淡旺季不明显,自己一个月带四五个团,属于导游行业的‘金字塔’顶端了,平均月收入能达到2万元。

2万多”的数字看上去很诱人,但是现实是张茂带一个团每天要早出晚归,一天只能睡两三个小时,这样的“辛苦钱”实在赚得不容易。

手机必须24小时开机保持畅通,一天的工作量相当于别人两三天的量。说是说带两天的团,算两天的工资,可自前一日接到团单的那刻起,导游已经开始联系游客、景点、酒店、餐厅,展开联络工作了;团队结束后,还得安排半天到旅行社报账。”他说,带完一个团都要休息一两天,因为生理、心理都需要做一个调整。

此外,旅行社基本不给导游买五险一金,深知这个职业的危险性,一般导游都会选择自己购买。张茂回忆,2008年3月,自己带团从丽江返回大理的途中遭遇车祸,还好张茂之前购买了人身意外伤害险,可几个月都没了收入。

总说游客是弱势群体,其实导游也是弱势群体。”采访中,多数导游都向记者表达了职业尊严缺失、监管部门处理偏颇、游客过度维权带来的委屈。

被游客无理责骂、遇到各种突发情况时的应对,与酒店、饭店、景点多方的交涉……出团时,导游就如同一名交通民警、消防员;有时旅行社的行程安排不合理、天气不好路途行驶时间较长,游客要撒气,他们也只能当“出气筒”。

一位不愿透露名字的导游就告诉记者,曾经自己带的一个游客被马蜂蛰了,也要让导游赔钱道歉。新《旅游法》明确对“零负团费”“不订立劳动合同”“不缴纳社会保险费用”说“NO”,出台规定后,不少导游都对该法寄予厚望,但现实情况却并非如此。

和张茂不同,入行7年的女导游王艳已经尝试慢慢退出这个她曾经非常热爱的行业了,她说,女导游有更多的无奈,自己大学学的就是旅游,当时全班同学都考取了导游资格证,而如今只有3名同学还在做导游,其他的早已转行。眼下,她为和丈夫成立俱乐部的事东奔西跑,只是有时,看见旅游大巴车上的年轻导游,她脸上会掠过一丝落寞。(应采访者要求,文中人物均为化名)(昆明日报 记者李思娴)

倡议

省消协: 净化云南旅游市场 尊重旅游者人格尊严

本报讯 记者郭曼报道 昨日,针对云南一导游因不满游客消费购物少而辱骂游客的情况,云南省消费者协会向旅游行业和社会各界发出净化云南旅游市场、尊重旅游者人格尊严的倡议。

倡议指出,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旅游法》、《导游人员管理条例》、《旅行社管理条例》等关于旅游者的人格尊严应当得到尊重、旅行社不得以不合理的低价组织旅游活动,诱骗旅游者,并通过安排购物或者另行付费旅游项目获取回扣等不正当利益。旅游经营者应遵守法律法规,尊重旅游者的自主选择权、受尊重权。旅游行业协会以此为契机,加强对旅游经营者的管理和教育。

应发挥旅游行业的整体优势,倡议旅游经营者共同遵守国家行业质量标准和价格体系,诚信对待广大旅游者,不背离价值规律、低于经营成本、以不实价格招揽游客、以不实宣传诱导消费、以不正当竞争手段扰乱旅游市场,杜绝“零负团费”等“不合理低价”旅游,使旅游者能明明白白消费、安全放心消费。

链接

侠客”愿为

当事导游提供工作

本报讯 记者孙娅报道 因辱骂游客,云南陈姓导游被开除。中国游侠客旅游网也一直在关注该事件。该网站一位负责人表示:“这名涉事导游的错误言行有违一名导游的行为准则,已经为之承担了相应的惩处。但此事件暴露出了旅游市场中存在的‘不合理低价’旅游购物团顽疾。因此,她也是行业的牺牲者。因此,愿意为其提供就业岗位。如果她愿意接受,可以与我公司人力资源主管联系,手机号为:13099960092。

分析

专家认为: 市场对低价团仍有需求 政府应谨慎引导

旅游市场“百病之源”在哪里?在参与新浪“关于强制消费”调查中,截至昨日11时,51.5%的网友认为,乱象背后是有关部门监管缺失。

安徽一地旅游市场监管处负责人说:“并非看不见、管不了,而是为了眼前利益,选择了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业内人士认为,规范旅游市场应依法从严,加大惩处力度,提高违规成本,一旦发现零负团费,第一次可以警告,第二次就应该撤掉相关资质。

采访中,有游客反映,在景区发生旅游纠纷后,往往会出现“监管真空”,旅游局一查,与旅行社、导游无关,那就跟旅游局没关系;物价局一查有明码标价,管不了;工商一查,年检、纳税都有,也不归自己管;只要没有打架,公安也不管。

对此,海南省旅游质量监督管理局副调研员王习平说,目前省级旅游联合执法办成员单位彼此间没有行政隶属关系,导致职责不清、责任不明,各种纠纷扯皮不断。多地旅游部门建议由地方政府牵头组织各相关部门成立综合执法大队,破除旅游综合执法壁垒,同时重视旅游市场诚信体系建设,以形成长效监督机制。

专家认为,市场对于低价团仍有需求,政府需谨慎引导。建议一方面与行业协会合作,为旅游线路制定指导性的区间价格,并细化旅游法中“不合理低价”“诱骗”等模糊表述,为执法提供充分依据;另一方面从源头上加大监管旅游线路上的购物场所,防止假货横行。一旦在购物上无钱可赚甚至要面临清退风险,旅行社价格必然趋向合理。

对于70多万导游人员该如何管理?王雪琴等业内人士建议通过规范涉旅企业,建立合理有效的导游薪酬模式和社会保障机制。中南民族大学旅游管理专业副教授黄金铸认为,加大政策保障力度的同时,要加强考评,建立清退机制,整顿导游从业队伍。(新华社)

首付
首付  首付【表情】【表情】万买地铁三室准现Zhifang.com
去年云南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8.1%
云南省2019年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持续保持优良,云南省16个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全年未出现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全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8.Zhifang.com
云南高铁旅游城市联盟成立
楚雄、大理、红河、昆明、丽江、曲靖、文山、玉溪8个Zhi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