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明年2月启动司法改革试点 科学分类司法人员

19.12.2014  13:33

  昨天,“推进依法治省 守护七彩云南”第三场新闻发布会如期举行,主题是“公正司法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省高级人民法院介绍,今年以来,云南法院严惩贪污、受贿、滥用职权等职务犯罪案件664件;省检察院会上透露,今年立案侦查职务犯罪案件1784件2132人,省国土资源厅原厅长林耘埜、曲靖市委原副书记李云忠等15名厅级干部被依法查处,是去年同期的2.5倍。

   省高院 判决生效后7日内上网

  省高级人民法院副院长田成有介绍,1年来,云南法院审结严重危害公共安全、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社会影响重大的昆明火车站“3·01”暴恐案、巧家“5·10”爆炸案、发生在富源县的刘某某等特大抢劫杀人案等案件,有力打击涉恐涉暴犯罪。审结毒品犯罪案件4176件,保持对毒品犯罪严厉打击的高压态势。严惩贪污、受贿、滥用职权等职务犯罪案件664件,促进廉洁政治建设。同时加大对民生案件的关注和保护,加大对食品安全、环境保护等案件的打击力度。云南法院已经初步建设好审判流程、裁判文书、执行信息3大公开平台。全省法院确保裁判文书在生效后7日内上网,文书上网数量居全国第7。

   省检察院 今年查办15名厅级干部

  省人民检察院常务副检察长肖卓表示,今年以来,省检察院加大了查办和预防职务犯罪力度,以“零容忍”的坚决态度,重拳出击,有案必查、有腐必惩,“老虎”、“苍蝇”一起打,始终保持惩治腐败高压态势。今年查办的1784件职务犯罪案件中,贪污贿赂5万元、挪用公款10万元以上的大案有1230件,渎职侵权的特大案件244件,大要案件占到了全部案件的82.6%;查办的处级以上干部128人,其中厅级干部15人,是去年同期的2.5倍。其二,贪污贿赂案件所占的比例比较大,占了77.5%;渎职侵权案件占22.5%,贪贿成了职务犯罪的主要形式。其三,行政机关和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犯罪层出不穷,占到了59.8%,科以下干部1147人,“小官巨贪”情况凸显,低职级人员比例较高。其四,犯罪的手段、方式复杂多样,犯罪周期较长,包括委托理财、商品交易、虚假聘任等。

   司法改革 案件定夺者将终身负责

  长期以来,中国对司法人员实行与普通公务员相同的管理模式,法官、检察官也更看重其行政级别的晋升,而非专业等级的提升。导致法官、检察官的主导地位被弱化,影响其办案的独立性。

  如何破解司法体制面临的各种问题?肖卓表示,云南省作为第二批司法体制改革试点省份,预计从明年2月起开展司法改革的试点工作,具体改革工作将涉及4个方面。首先,要对司法人员进行科学分类,明确工作职责,大体上分为法官、检察官和司法辅助人员及司法行政人员3类;此外,要完善法官、检察官的办案责任制,科学划分内部办案权限,突出他们在办案中的主体地位,强化办案责任,形成更加符合其职业特点的办案组织和运行机制。就拿检察院来说,以后资深检察官、主任检察官都有决定权,淡化过去处长、科长审批的行政管理模式,把案件的决定权交给承办检察官、主任检察官,由检察官带一批辅助人员、司法行政人员,对案件做定夺,也对案件负终身责任;与此同时还要健全司法人员的职业保障,主要是建立有别于普通公务员的职业保障体系;值得注意的是,按照改革要求,还将建立省级以下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体制,主要是将州市、县区两级检察院的人、财、物上提到省级部门统一管理。

  “要加大对法官、检察官的职业保障,让他们能够公正地、毫无顾忌地办好案子。”田成有同时表示,法院的司法改革和检察院的司法改革是同步的。目前,全省三级法院均成立“一把手”为组长的司法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根据省委政法委的安排部署,确定昆明、普洱两个中院及其辖区西山、寻甸、思茅、景谷4个基层法院为司法改革试点法院。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出台《云南法院司法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及相应的20余项配套制度。(完)(记者 宋金艳 实习生 崔同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