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带动就业的“磁场” 昆明农业创业示范村启示
作为“全国创业先进城市”,昆明统筹推进城乡创业带动就业方式之一——创建农业创业示范村,将就业从城市向农村延伸。2013年至今,昆明已建成45个创业示范村。那么,这些示范村是怎样通过创业促就业,提高农民就业质量,为农民打造创业就业平台,掀起农村创业就业热潮?
近日,记者走访了颇具代表性的几个示范村,寻找蜕变答案,探寻创业带动就业启示。
“产村相融”搭建就业平台
“金丝线,银丝线,藏进布里寻得见……美丽的‘阿诗玛’穿针引线,在彝族撒尼人的布匹上绣出三弦花、八角花,一举赢得‘阿黑哥’的心……”
“我们石林撒尼女孩啊,会说就会唱,会走就会绣。”38岁的黄英坐在自家的场院里,在一块大大的棉布上绣出图案工整、复杂精美的三弦花,这么大的作品,她一年要绣三五块,靠着这刺绣的手艺,每年有上万元的收入。
上世纪90年代,包括黄英在内的阿着底妇女开始把自家的刺绣拿到石林风景区推销,深受游客青睐。可又要忙农活,又要照顾家庭,一家一户闯市场的阿着底刺绣虽然有特色,但远远形不成气候。
2005年,致富带头人普菲依托龙头企业,发挥妇女特长,整合一家刺绣资源,成立了“阿着底民族刺绣产品开发协会”并创办了普氏民族民间刺绣厂,打造了一个没有工人的工厂,协会组织来料加工,会员不再为产品无垫本、无销路而发愁,订单雪花似地飞来,阿着底刺绣开始远销东南亚、西欧、俄罗斯、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
“协会+绣品厂+会员”的产业运作模式,通过每年组织一次民族刺绣技能比赛、农函大刺绣专业培训、农民技术职称评审等方式,使撒尼刺绣形成了农工商一体化、产供销一条龙的产业化格局。
目前,全村84户384人,劳动力人口有295人,而全村90%以上的家庭妇女都从事刺绣工作,刺绣家庭的年均收入达到了8000元以上,刺绣带动了该村经济发展,有效实现了创业带动就业,减少了外出打工。
一边是绣娘一针一线编织着幸福生活,而另一边“产村相融”搭建起新的就业平台,也留住了农民外出打工的脚步。
在继续发展烤烟、玉米等传统产业的同时,阿着底大力发展苹果、雪莲果、核桃、绿色蔬菜等特色产业,成为农民增收的经济增长点和“聚宝盆”。
失地农民家门口当“管家”
农民失地后,工作的希望在哪里?这不仅仅是村民们思考的问题,更是城镇化进程中不可逾越的难题,而这一难题,在经开区洛羊街道大冲社区却被破解得格外精彩。
如何让农民失地不失业?大冲社区班子经过多次调查、学习其他地方的先进经验,决定成立昆明大冲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一方面承接社区的失地农民转移就业,另一方面也更好地服务社区居民。
整齐的制服、和蔼的笑容。这是记者见到大冲社区居民李秀英的第一印象。
去年8月,通过招工,58岁的李秀英成为了大冲物业服务有限公司的一名保洁员,对于以务农为生20多年的李秀英来说,穿制服拿工资可是头一回。
“像我这个年纪,出去找工作不容易,而现在在家门口上班,每天工作8小时,每月工资1300多元,是过去想都不敢想的事情。”李秀英说。
李秀英所服务的小区正是大冲社区城中村改造项目16栋回迁安置房“果香苑”,而这也是李秀英的家。
没有了土地,社区一些年轻人选择外出打工或在市区做生意,但像李秀英这样的居民,因文化水平低、年龄大等原因,迟迟找不到工作。
大冲物业公司不仅为像李秀英这样的人搭建了就业平台,还吸引了一些高素质的人回家就业。2012年,学习土地资源管理的胡天旭毕业后,选择到大冲物业服务有限公司工作,如今,他已成为该公司的中层管理人员。
28岁的李杰有着丰富的工作经验,卖过早点、打过零工,一路摸爬滚打,很快干到了中层,质检管理、生产管理,他样样得心应手。但是,李杰总觉得,事没少做,干过的行业也不少,但就是没有生根的感觉,因为“总是在给别人打工”。“2012年5月公司成立,面向社区公开招聘。我立马就回来应聘,在自己社区的企业里上班更有归属感,干劲更足。”
不止是李秀英、胡天旭、李杰,大冲物业服务有限公司79名员工全都是大冲的失地农民,住上楼房、当上工人,成为大冲社区居民新生活的写照。
公司员工大多都是失地农民,他们中很多也是小区住户,员工们和小区居民都很熟悉,这为他们开展工作提供了很大便利,同时也是公司的一大优势。
刚刚开始对新小区进行管理时,居民们大多感到不习惯,比如,车辆停放,不少居民已经养成了乱停乱放的习惯,短时间内要让他们改过来难度很大。公司员工便从自身做起,以影响和带动小区居民,让居民逐渐树立起爱护公共环境意识,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大冲社区的一组数据显示,95%以上的大冲居民均有“事业”可干,其中30%的居民选择自主创业,涉及农业种植、生产经营、交通运输等行业,年创业收入1020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致富村。
看到社区一天天的喜人变化,居民们脸上乐开了花。他们说,生活在这样一个环境优美、邻里和谐的社区,非常幸福快乐。
云南大学教授熊思远认为,失地农民创办属于自己的物业公司,是老百姓身份转换的有益尝试,是广大失地农民探索全新职业的大胆实践,更是一条从根本上解决失地农民就业的有效途径,为解决失地农民再就业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平台。
脱贫致富,需要依靠村干部带着群众一起向前冲,依靠产业的“造血式”发展带动当地农户创业就业,东川区拖布卡镇新街村就是这样的典范。
“找饭碗”不如“造饭碗”。8名村干部,其中带头创业的就有4人。胡德祥作为村委会主任,通过自己创办实体经济,现已注册公司5家,形成社区居民和区外无业、失业人员自主创业,用创业带动就业的创业“磁场”。在这个创业“孵化器”里,已聚集了6名创业户,成功带动了本村村民和周边就业250余人。
为鼓励扶持失业人员自主创业,还积极与税务等有关部门协调,争取减免了各种税费,协助申请小额贷款。新街村在多渠道、多角度促就业的“一盘棋”之下,构筑起充分就业的“良性循环”。
演员唱戏要有舞台,全民创业要有平台。一个个“致富村”成名的背后,不仅有创业者的激情,政府搭建的平台也很重要。
市劳动就业局相关负责人表示,2013年,根据《昆明市创建农业创业示范村实施意见》,就业部门就以自然村为基本单位,按照“逐级申请、逐级审核、市级确认”的程序,每年在全市范围内建成不少于20个农业创业示范村,示范村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农民纯收入高于本县(区)纯收入5%以上,让创业成为带动农民就业的新增长点。就业部门通过对现有政策的运用,加强对示范村的指导,并给予培训、贷款等方面的政策倾斜。
从2013年开始至今,我市已成功建成45个创业示范村。至2017年,全市将累计建成100个创业示范村,实现示范村农村劳动力充分就业,农民人均纯收入高于本县区农民人均纯收入5%以上。
采访中,记者发现很多村民对于自己未来的发展规划渐渐清晰起来,无论运用技能再就业,还是自主创业,都让我们看到了新时代村民厚积薄发的力量。 记者李思娴报道
编辑:廖拓溪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