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菌大批量上市 100元就能买到一公斤干巴菌

28.06.2017  09:03

    随着雨季来临,让云南人趋之若鹜的美味山珍野生菌,也在雨水滋润下纷纷冒头。“野生菌大批量上市了,上周市场成交量才有250吨左右,这周开始每天几乎都在350吨左右!价格也比上周明显下降,野生菌消费旺季开始了。”云南木水花野生菌交易市场副总经理成爱丽欣喜道。

     野生菌开始大量上市

    “我卖的干巴菌来自玉溪,骨朵大、泥沙少、味道鲜,是近段时间少见的高品质干巴菌。”木水花市场内的野生菌商贩得意地说。

    从卖菌子的商贩脸上可以看出,菌子很好卖。至于菌子价格,商贩也表示,这一周以来由于菌子上市量明显增加,很多品种的价格也有所下降。

    据了解,木水花交易市场内,干巴菌价格600元~1200元每公斤,产地多来自玉溪通海、曲靖马龙。而价位在100元~300元之间的这部分干巴菌,则来自于省外,品相差于本省干巴菌。

    其次,红牛肝价格出现内外有别,昆明产的红牛肝价格在100元~150元每公斤,省外产红牛肝价格在40元~60元每公斤。此外,昆明产红牛肝价格比上周也呈现明显下降趋势,上周本地产红牛肝保持在150元~350元间。

    另,鸡油菌、黑牛肝的价格也比上周明显下降,目前,黑牛肝50元~60元每公斤,上周价格在90元~150元之间,鸡油菌目前价格为100元每公斤,上周价位在170元~220元间。

    当然,市场内野生菌价格并出现太大波动的就是松茸,松茸价格依然占据野生菌价格头把交椅,每公斤价格维持在2000元左右。

     7月初价格还有所浮动

    “从目前野生菌交易情况看,这周可谓野生菌交易量最大的一周,也预示着野生菌大批量上市的时间要到了,至于价格,本周有所下浮,预计7月初随着雨季到来,以及气温的进一步升高,本省产的野生菌将会大量上市,届时,价格还会有所下浮,但下浮的力度不会很大。”成爱丽分析道。

    随后记者到篆新农贸市场内了解了到,市场内的牛肝菌价格也有所变化,原来少了20元一两就不卖,现在也有所松动,最低15元一两也能买到。从市场情况看,市民很快便能大快朵颐野生菌了,如果等不及零售价格,也可以到野生菌市场去提前淘个鲜!

     食用野生菌应注意安全

    当然,随着云南各地野生菌逐渐上市,食用野生菌中毒风险也在上升。记者从云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获悉,5月以来,我省野生菌中毒事件共报告14起,中毒56人、死亡2人。

    省疾控中心的专家介绍,野生菌中毒的主要原因有三:

    一是误食有毒菌类。云南常见的野生菌有250种,但能食用的菌子只有150种左右,如果误食了不能食用的有毒菌类,就会造成中毒。

    二是加工环节出现失误。野生菌加工时必须注意加工过程,不同菌类采用不同的加工方法。如在爆炒菌子时没有充分炒熟,或锅铲沾上了没有炒熟的菌子,食用后就可能发生中毒。

    三是生长环境污染。一些野生菌虽属无毒菌类,但如果其所生长的地方发生污染,或因气候异常、或者地层下含有有毒矿物,误食这种地方生长的菌类后很容易发生中毒。

     省疾控中心的专家提醒,吃野生菌应当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采自己不熟悉的菌类;

    2.采来的野生菌不要全放在一起炒或煮,最好每次食用一种野生菌;

    3.食用野生菌最好不要过量。如:最常见的“见手青”(又叫红牛肝菌)这类有一定毒性的野生菌,哪怕加工得再好,如果吃得过多,毒素在体内积蓄起来,超过人体的解毒极限,也可引起中毒;

    4.去市场买菌时,最好买曾经吃过的,不要食用自己不认识的野生菌;

    5.加工烹调时采用的方法也要得当,首先,不论是哪种菌子,都不要凉拌吃,其次,不论炒还是烧汤,都要炒熟煮透,不要用急火快炒;

    6.吃菌时不要喝酒,有的野生菌虽然无毒,但含有的某些成分会与酒中所含的乙醇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毒素引起中毒;

    7.吃完菌后如感不适,有恶心、头晕、呕吐、看东西不明或幻视、幻听等症状,应立即前往正规医疗机构治疗,若不能及时就医,应立即采用简易的方法,进行催吐、洗胃、导泻或灌肠等处理,尽快排除体内尚未被吸收的残菌,减少有毒物质的吸收,从而减轻中毒程度、防止病情加重。经过这些处理后,还要尽快转送医院诊治。(记者虞南 王劲松)

编辑:袁思思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