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产业扶贫教育扶贫为主 昆明贫困人口获5措施扶助

11.07.2015  02:28

云南网讯(记者 赵岗)“要看到昆明市还有20余万贫困人口集中在两区两县(东川、禄劝、寻甸、倘甸),扶贫开发成本高,实际投入与贫困地区的需求差距较大。”7月10日,昆明市副市长阮凤斌在云南省政府举办的“向贫困宣战 建幸福家园”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要通过基础设施建设、精准扶贫和区域扶贫、产业扶贫和教育扶贫、社会扶贫、改革创新五方面措施保障这部分人脱贫。

据了解,截至2014年底,全市年人均纯收入低于2300元(2010年不变价)的7个县区有贫困人口20.75万,贫困发生率达7.1%,其中20.23万贫困人口集中在东川、禄劝、寻甸、倘甸“两区两县”,占全市贫困人口的98%;而且自然环境差,基础设施薄弱。

据统计,“两区两县”还有508个自然村不通公路,2923个自然村不通硬化路,3121个自然村村内不通硬化路;28.7万人饮水困难,需建五小水利2.2万件;产业结构单一。群众收入主要为烤烟、马铃薯、畜牧业、劳务输出,无持续增收的支柱产业;投入不足,扶贫开发成本高,实际投入与贫困地区的需求差距较大。

阮凤斌表示,今后扶贫开发工作思路,将抓紧抓实基础设施建设、宜居农房建设、特色产业增收、生态环境保护、易地搬迁移民“五大工程”和民生保障、文化信息服务“两项”重点工作。以水、电、路、讯、房为重点,切实改善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居住状况,让贫困地区的基础设施“”起来。

抓好精准扶贫和区域扶贫。以建档立卡贫困户为扶持对象,做到扶贫项目资金到村到户,因贫、因村、因户施策,一村一策,一户一法,逐户制定帮扶措施,务求对象精准、项目精准、措施精准、考核精准,使所有扶贫措施与贫困识别结果相衔接,确保项目精准到户,精准脱贫;抓实区域扶贫。实施好乌蒙山片区规划建设,加快倘甸扶贫开发综合试验区建设,聚焦整乡推进、整村推进、连片开发,努力实现扶持一片、脱贫一片、致富一片的目标。完成整乡推进15个、行政村整村推进170个。

抓好产业扶贫、教育扶贫。要围绕贫困群众增收致富为核心,发挥地区优势,依托省会城市的市场优势,引入龙头企业,积极培育贫困地区的特色产业,建立企业与农民的利益关联机制,突出农民参与,做到企业发财,农民致富,让贫困群众的钱包“”起来,走产业富民之路。

在抓好扶贫开发重点县区普及九年义务教育的基础上,制定“两后生”(初中、高中毕业生没有继续升学)就读职高的扶持政策,实施职业教育扶贫行动计划,通过针对贫困户的职业技能培训,实现稳定就业,收入增加。

推进社会扶贫。制定社会扶贫的相关措施,进一步加强宣传、沟通和对接,动员更多的社会力量切实做好25个包乡单位和104个包村帮扶工作。

抓好改革创新。加大扶贫资源整合力度,形成扶贫合力,改进扶贫资金分配办法,引导全市干部群众特别是贫困地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把工作重点和精力放在扶贫开发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