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粮食生产“十二连增”背后

09.04.2015  13:13

  勐海春耕 记者 赵汝碧 摄

  美编 张维麟 制图

   发刊词

  无农不稳,农业是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其他产业发展的基础。多年来,云南省结合自身实际,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加强三农工作的战略部署和扶农助农强农的政策措施,把统筹解决“三农”问题摆在突出位置,视“三农”为发展的根基,重视农业发展、着眼农村建设、关注农村民生。

  “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长期以来,云南日报的目光始终聚焦红土地,探索现代化农业的发展之路如何开辟,倾听农家院里的喜怒哀乐,书写减贫脱困的精彩篇章,用笔墨一一记录下全省“三农”发展日新月异的风貌。

  而今,中央一号文件吹响了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号角。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改革进入深水区的关键时期,云南省农业农村经济该如何适应新形势新变化?“三农”工作又有哪些生动的实践、鲜活的样板?

  云南日报以全新方式开启“三农”报道模式,放眼“三农”发展前景,创办“聚焦三农”特刊,深度挖掘、集中呈现,解读农业政策,关注农民生活,记录农村变迁,对高原特色农业、扶贫攻坚、防灾减灾等工作进行专题式报道,为“三农”工作的新发展鼓与呼。

  “春种八谷,夏长而养,秋收而聚,冬蓄而藏。”在田间地头思考未来,到农家感知冷暖,于新常态下关注“三农”发展,是全省上下齐心协力奔小康的关键步调,也是生态云南大美情怀的广阔延伸。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粮食,既是国本,更与社会和谐、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云南,在全国粮食版图上,不算重点产粮省份,然而,面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云南省在继续保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着力挖掘粮食增产潜力,争先进位,不断刷新历史纪录——

  国家统计局发布关于2014年粮食产量的公告显示,云南省粮食总产量达1860.7万吨,较上年增产36.7万吨,超额完成了省委、省政府年初提出的粮食增产30万吨的目标,实现粮食总产“十二连增”,提前一年完成了“十二五”粮食产量1850万吨的目标任务,创造了新的历史纪录,更是打破了云南省粮食总产量长期排名全国第14的局面,来到第13位。

  虽然排名仅仅上升一位,但对云南这样一个山多地少的省份来说,这样的成绩得来实属不易。

  “十二连增”不仅仅是漂亮的数据,更是粮食高产之路中党委政府对“米袋子”负责、助农政策支撑、科技增力的结果。2015年,云南省将继续围绕“高原粮仓”建设和“百亿斤粮食增产计划”实施,按照“稳定面积,提高单产,增加总产”的要求,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6500万亩。

   数据看发展

   十二连增”创造云南奇迹

  山地多、平地少,农业基础设施差,生产方式落后......云南省粮食长期处于短缺的状况,可以说,从解放以来,保障粮食安全,实现粮食自求平衡就是云南省发展农业生产的首要目标,为吃而苦斗,云南始终在奋争。

  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农村生产力得到极大的释放,云南才找到粮食自求平衡的突破口。改革开放以来,全省粮食生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粮食总产量由1978年的864万吨增加到2014年的1860.7万吨。到2014年,云南粮食实现自2003年以来的“十二连增”,粮食由长期需要大量外调到基本自求平衡的历史性转变。

  2003年,是云南粮食创造奇迹的起点。记者从云南省统计局了解到,2003年全省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471.01万吨,同比增长3.2%,是全国粮食实现增产的8个省区之一。 随后的十二年间,恢复性增长、稳步增长、明显增长等字眼成为云南粮食生产的常态。伴随着这些字眼,云南省粮食产量也一路飙升到2014年的1860.7万吨。

  数字变化的背后,是云南省委省政府对“米袋子”高度负责的责任感,以及各级干部群众为之付出的种种艰辛。

  2005年,由于受到大面积的雪灾、冰雹等自然灾害和病虫害的影响,云南省夏季粮食总产量比上年减产5.93%;大春粮食生产也遭遇严重干旱。灾情发生时,云南省投入5亿元资金救灾,把灾情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全年总产量比2004年增产5.43万吨,增长0.36%。

  2008年则是个必须一提的年份,这年全省启动实施“百亿斤粮食增产计划”,把生物多样性间作套种作为粮食增产的重大措施,“天变宽地变大”的农作物间套种模式,收到了显著的增粮成效;2009年,省政府出台“关于实施百亿斤粮食增产计划的意见”,正式启动百亿斤粮食增产计划,明确到2020年,严格保护耕地,着力加大政策和投入支持力度,确保每年粮食播种面积保持在6500万亩以上,以提高复种指数和提高单产为主攻方向,以主要品种和优势产区为重点,加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用12年的时间实现粮食增产500万吨,粮食总产量达到2000万吨以上,全省粮食自给率达到95%左右。

   政策看发展

   政策落实到位 农民种粮积极性高

  对于云南省这样一个山多地少、基础设施薄弱、科技支撑相对落后的省份,粮食总产连年增产,支农惠农政策的“给力”,功不可没。

  粮食如何增产?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如何提高农民和地方的种粮积极性。抓住了种粮农民的增收问题,就抓住了农民增收的重点,调动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就抓住了粮食生产的根本。

  纵观国际上,还没有哪个国家的农民是单纯靠种地致富的。日本、韩国、欧美等发达国家农民的收入能赶上居民的平均收入,主要靠国家的补贴。

  云南省结合自身实际,严格执行国家政策措施不打折。以2014年为例,随着粮食生产稳定增产行动的推进,云南省直接用于促进粮食生产的“四补贴”规模达106.85亿元,粮油生产大县奖励资金增加到2.06亿元,增39.8%,同时稻谷最低收购价格每50公斤提高了3至5元。一系列重要补贴政策的执行和粮价的稳定及增长,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农业生产成本、避免了种粮农民增产不增收的尴尬,农民种粮的积极性得到保护。

  近几年,随着国家支持粮食增产农民增收的政策措施不断出台,基本涵盖了农业生产示范、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生态、农业能源、公益事业和人才培训等方方面面的内容,对促进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具有积极和深远的影响。同时,云南省结合自身实际认真落实,农民增收、粮食增长,已成为云南粮食生产新常态。

  根据发展规划,2015年云南省将继续围绕建设“高原粮仓”和“百亿斤粮食增产计划”等,不断稳定面积,提高单产,增加总产。目前,省农业厅将与国土部门共同推动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并完善落实粮食生产惠农补贴机制;为了做好春耕备耕工作,2015年中央已经下达云南农作物良种补贴5.78亿元、农资综合补贴41.7亿元、高产创建资金5920万元,省财政也预算2.5亿元的科技增粮资金和1.55亿元的粮食直补资金,各级财政和农业部门已制订了实施方案,近期将各项补助资金及时下拨到县,兑付到农民手中。

   科技看发展

   强基础重科技 挖掘粮食增产潜力

  在云南省粮食生产实现罕见的“十二连增”背后,是对“地怎么种”的深度思考。有限的耕地面积、越来越紧张的水资源等资源约束,人们重新审视和思考怎么才能种好地。

  加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和依靠科技进步,助力粮食产量提高,挖掘粮食增产潜力,成为共识。

  高标准农田是粮食增产的保障。2009年至今,云南省累计完成中低产田地改造1169万亩,改造后增加耕地面积12.68万亩,全省高稳农田面积达到3800万亩,较好地改善项目区内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有力地推进农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调整,大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同时,向科技要粮,已成为云南省粮食发展的关键。在水稻、玉米、马铃薯、麦类、豆类、油菜等主要粮作物上,不断加大高产创建、间套种、良种良法推广、病虫害综合防治、农机作业等十大科技增粮措施的实施力度,充分释放科技增产潜力。通过加大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粮食单产得到了进一步提高,2014年,全省粮食单产275公斤/亩,比上年提高了5公斤/亩,提高近2%,高于全国0.2%的增幅。

  刚刚结束的全省春耕生产暨水利建设工作现场会明确提出,今年全省要突出落实科技提单产这个主题。高产创建示范片的落实,务必做到任务、地块和作物“三明确”;科技增粮措施落实,务必做到实施面积、示范核心和种粮主体“三清楚”;抢抓季节令确保满栽满插;实施农业科技人员分片包干责任制等。此与同时,云南省将继续全面落实强农惠农富农政策,稳定粮食播种面积,重点解决制约云南省粮食生产的基础设施条件弱、科技支撑能力弱、生产主体素质低等瓶颈问题,不断提升粮食生产水平,力争粮食产量稳中有升。(记者 王淑娟 胡梅君)

   亮点一瞥 产业化种粮轻松又赚钱

  清早,勐海县曼勐养村委会平坦的农田里,村民们整田撒秧、拖拉机犁田的身影若隐若现。“搞起合作社后,种水稻比以前轻松多了,种子合作社给,从种到收割、烘干都是机械化,还能分红,种水稻赚的钱比过去增加不少。”村民岩罕央说。

  2011年6月,村两委班子成员带头出资成立了曼勐养农业合作社,注册了“傣坝田园”大米商标,实行水稻种植、收购、初加工、贮藏、销售一体化生产经营,对社员的农田实行统一规划、统一供种、分户耕种,定时邀请农科人员入村对社员进行集中培训和技术指导,还为社员垫付谷种、化肥、农药费用。

  合作社还建起了大米加工厂,开展大米精加工。合作社产业化经营粮食生产两年多,显现出了规模化、机械化、标准化、品牌化的优势,社员种粮水平跃上了新水平,效益明显提高。2014年,该社收购社员和其他村农户稻谷7400吨,加工销售大米3800吨,销售总收入2300万元,社员仅加价部分就增收50多万元,入股社员分红总额可达40万元。看到合作社的优越性,不少村民纷纷要求入股。目前,资金入股社员增加到112人,入股资金总计280万元,水稻种植户实现全覆盖、水田种植面积7734亩。(记者 赵汝碧)

   春耕生产忙

  开春以来,宣威市立足一个“”字,抓紧抓实春耕生产工作。种子、化肥、地膜等物资早在1月初就全部发放到农户手中。市农业部门积极做好服务工作,推广良种良法配套技术,切实提高粮食生产和保障能力。

  围绕粮食安全和农民增收的目标,今年宣威粮播面积将稳定在280万亩以上,规划种植马铃薯70万亩,玉米130万亩,马铃薯种植已基本完成,玉米将于5月上旬种植结束。(记者 张明磊 通讯员 沈良斌)

   跟评

   系紧“安全带”还需持续发力

  粮食的连年丰收,让我们在面对各种严峻形势的挑战下,时时感到“手中有粮,心里不慌”的从容和自信。但是,保障云南省的粮食安全并非高枕无忧。

  有专家分析,从长远看,云南省粮食安全面临人口越来越多,耕地越来越少,人们对粮食质量的需求越来越高,农业在一定时期内“靠天吃饭”等“四个不可逆转”;同时,随着人口的增加及工业化、城镇化的发展,粮食消费需求呈刚性增长;而耕地减少、气候变化等因素对粮食生产的约束又日益突出,云南省保障粮食安全面临的危机与挑战是严峻的。

  从现实情况看,虽然云南省粮食产量连创新高,实现了粮食基本自给,但自求平衡的水平还比较低,稻谷、优质小麦等主食还需要外调。又由于云南省特殊的地理区位和自然气候条件,粮食安全系数不高,保障能力脆弱,如遇较大自然灾害或其他外部因素,粮食就有可能出现较大波动。有专家甚至认为,“一旦云南省粮食需要大量外调,你就是买得起,也运不起。

  立足自求平衡,提高粮食安全保障水平,不能有丝毫松懈。要毫不动摇地巩固完善强农支农惠农政策,调动农民的种粮食积极性。并将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依靠科技大幅度提高粮食单产作为保障粮食安全的治本之策。一方面坚守耕地“红线”,另一方面是改变近2/3的耕地靠天吃饭的现状,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将广袤山乡的雨养农田建成能排能灌的高稳农田,实现囤粮于田。在耕地越来越少,粮食播种面积增加的空间越来越小的境况下,依靠科技,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更需要积极作为。科技增粮,要在加大推广现有高产良种良法的同时,超前研究新技术在提高水稻等粮食作物产量品质方面的应用;最紧迫的,是以体制机制创新,解决农业科技推广“最后一道坎”,和农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的老问题,让科技成为保障粮食安全的有力米袋子支撑。(张锐)

来源: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