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粮食生产“十二连增”背后

09.04.2015  10:05

  勐海春耕 记者 赵汝碧 摄

  美编 张维麟 制图

   发刊词

  无农不稳,农业是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是其他产业发展的基础。多年来,云南省结合自身实际,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加强三农工作的战略部署和扶农助农强农的政策措施,把统筹解决“三农”问题摆在突出位置,视“三农”为发展的根基,重视农业发展、着眼农村建设、关注农村民生。

  “心中为念农桑苦,耳里如闻饥冻声。”长期以来,云南日报的目光始终聚焦红土地,探索现代化农业的发展之路如何开辟,倾听农家院里的喜怒哀乐,书写减贫脱困的精彩篇章,用笔墨一一记录下全省“三农”发展日新月异的风貌。

  而今,中央一号文件吹响了全面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发展现代农业的号角。在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改革进入深水区的关键时期,云南省农业农村经济该如何适应新形势新变化?“三农”工作又有哪些生动的实践、鲜活的样板?

  云南日报以全新方式开启“三农”报道模式,放眼“三农”发展前景,创办“聚焦三农”特刊,深度挖掘、集中呈现,解读农业政策,关注农民生活,记录农村变迁,对高原特色农业、扶贫攻坚、防灾减灾等工作进行专题式报道,为“三农”工作的新发展鼓与呼。

  “春种八谷,夏长而养,秋收而聚,冬蓄而藏。”在田间地头思考未来,到农家感知冷暖,于新常态下关注“三农”发展,是全省上下齐心协力奔小康的关键步调,也是生态云南大美情怀的广阔延伸。

  “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粮食,既是国本,更与社会和谐、政治稳定、经济发展息息相关。云南,在全国粮食版图上,不算重点产粮省份,然而,面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云南省在继续保持粮食生产稳定发展、保障粮食安全的基础上,着力挖掘粮食增产潜力,争先进位,不断刷新历史纪录——

  国家统计局发布关于2014年粮食产量的公告显示,云南省粮食总产量达1860.7万吨,较上年增产36.7万吨,超额完成了省委、省政府年初提出的粮食增产30万吨的目标,实现粮食总产“十二连增”,提前一年完成了“十二五”粮食产量1850万吨的目标任务,创造了新的历史纪录,更是打破了云南省粮食总产量长期排名全国第14的局面,来到第13位。

  虽然排名仅仅上升一位,但对云南这样一个山多地少的省份来说,这样的成绩得来实属不易。

  “十二连增”不仅仅是漂亮的数据,更是粮食高产之路中党委政府对“米袋子”负责、助农政策支撑、科技增力的结果。2015年,云南省将继续围绕“高原粮仓”建设和“百亿斤粮食增产计划”实施,按照“稳定面积,提高单产,增加总产”的要求,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6500万亩。

   数据看发展

   十二连增”创造云南奇迹

  山地多、平地少,农业基础设施差,生产方式落后......云南省粮食长期处于短缺的状况,可以说,从解放以来,保障粮食安全,实现粮食自求平衡就是云南省发展农业生产的首要目标,为吃而苦斗,云南始终在奋争。

  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农村生产力得到极大的释放,云南才找到粮食自求平衡的突破口。改革开放以来,全省粮食生产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粮食总产量由1978年的864万吨增加到2014年的1860.7万吨。到2014年,云南粮食实现自2003年以来的“十二连增”,粮食由长期需要大量外调到基本自求平衡的历史性转变。

  2003年,是云南粮食创造奇迹的起点。记者从云南省统计局了解到,2003年全省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471.01万吨,同比增长3.2%,是全国粮食实现增产的8个省区之一。 随后的十二年间,恢复性增长、稳步增长、明显增长等字眼成为云南粮食生产的常态。伴随着这些字眼,云南省粮食产量也一路飙升到2014年的1860.7万吨。

  数字变化的背后,是云南省委省政府对“米袋子”高度负责的责任感,以及各级干部群众为之付出的种种艰辛。

  2005年,由于受到大面积的雪灾、冰雹等自然灾害和病虫害的影响,云南省夏季粮食总产量比上年减产5.93%;大春粮食生产也遭遇严重干旱。灾情发生时,云南省投入5亿元资金救灾,把灾情影响降到最低程度。全年总产量比2004年增产5.43万吨,增长0.36%。

  2008年则是个必须一提的年份,这年全省启动实施“百亿斤粮食增产计划”,把生物多样性间作套种作为粮食增产的重大措施,“天变宽地变大”的农作物间套种模式,收到了显著的增粮成效;2009年,省政府出台“关于实施百亿斤粮食增产计划的意见”,正式启动百亿斤粮食增产计划,明确到2020年,严格保护耕地,着力加大政策和投入支持力度,确保每年粮食播种面积保持在6500万亩以上,以提高复种指数和提高单产为主攻方向,以主要品种和优势产区为重点,加强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用12年的时间实现粮食增产500万吨,粮食总产量达到2000万吨以上,全省粮食自给率达到95%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