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奖频现云南元素 化学奖团队中有位个旧伙子

11.10.2014  01:31

    北京时间10日下午5时许,2014年诺贝尔和平奖揭晓,17岁的巴基斯坦女学生马拉拉·优素福·扎伊和印度著名反童工劳动活动家、全球教育运动主席萨蒂亚尔希人享了这一奖项。马拉拉也成为该奖项最年轻的得主。

    诺贝尔和平奖今年共有278个候选人,创下有史之最。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以及揭露美国监控全球项目的前情报人员斯诺登等人都是热门人选。

    中国“杂交水稻之父”、为解决粮食供给作出卓著贡献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袁隆平也登上了本届和平奖热门榜。在爱尔兰博彩业巨头为和平奖热门人选开出的赔率榜上,袁隆平以12:1的赔率排在潘基文之后,位列第5位。

    值得关注的是,今年诺贝尔奖频现云南元素,除袁隆平院士与云南有着颇多渊源之外,本届诺贝尔化学奖获奖的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团队中还有一名云南人。他叫李栋,出生于个旧,还是个“80后”。

     微信疯转:云南人的骄傲

    10月9日开始,两条诺奖化学奖有关云南人的微信,让云南人疯转并感到开心。至昨日下午,两条微信的点击量近10万人次,朋友圈和QQ群也都在转发。

    两条微信,一条是由“爱云南”公众号发出的《2014诺贝尔化学奖得主里的云南人》,文字非常简短:“2014刚揭晓的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来自美国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的埃里克·本茨格(Eric Betzig)的团队,里面有一个中国人李栋博士,他来自云南个旧。为自己是如此优秀的人的老乡而感到无比自豪,正能量瞬间拉到爆表。

    另一条微信是由“锡都大管家”公众号所发出的:《云南人的骄傲!诺贝尔奖关云南什么事?》,其中介绍:“李栋(Dong Li),来自中国的年轻科学家,他中学就读于个旧市第一中学,浙江大学光电信息工程本科毕业,之后公费保送香港(科技)大学硕博连读,之后到了美国。”微信中感慨:“今天,从未感觉到诺贝尔奖离云南人如此之近。他不仅是我们云南人的骄傲,他就像一股巨大的能量,瞬间充满我们即将萎靡的梦想。

     个旧一中很高兴

    记者拨通个旧一中校长林耀松的办公室电话时,林校长说,李栋确是个旧一中的毕业生,非常以他为豪。现在学校师生都知道了他在诺奖团队中的事,但不知道他在项目中具体做什么工作。如果可能,想请李栋回到母校和师生们面对面,讲一讲自己的工作,以激励师生们投身科研。

    谈到诺奖,林校长的态度非常豁达。他认为,每个学生在学校都是非常优秀的,不读书有出路,但读书可能有更好的出路。至于能不能获诺奖,要看这位学生到了什么样的大学,得到了什么样的平台和机遇,一句话,看他的造化。

    李栋的高中班主任杨章鼎已退休,但依然记得李栋这位学生。他说,李栋是他的关门弟子,非常勤学好问。

    10日,学校查找到了李栋读书时的档案,并通过彩信发给记者:李栋,男,彝族,出生于1983年12月,1990年9月至1996年5月在甲介山小学学习,1996年5月至1996年8月在个旧市卡房小学学习,1996年8月至1999年8月就读于个旧一中初中,班主任邢万泉;1999年9月至2002年7月就读于个旧一中高中,班主任杨章鼎。母亲方翠芳,在云锡甲介山医院工作;父亲李德春,在云锡松矿工作。李栋在个旧一中初中、高中就读的6年中,学习成绩优异,连续多年被评为校级三好生。2002年以601分的高考成绩考取浙江大学信息工程专业。

     李栋:请关注我的导师

    10日下午,记者拨通李栋在美国的电话后,一把浑厚、标准的普通话传来:“诺奖是奖给导师埃里克的。请关注我的导师,不要关注我。” 李栋告诉记者,得知导师埃里克获奖,大家很开心,当天他就把消息告知中学同学,同学就把这事儿传到朋友圈里和Q群里,可能大家会有误解。事实上,埃里克是这个idea的原创者,早在2006年就在《科学》上发表了获奖最重要的论文,他做这项研究已经10多年了。“我所做的工作,也是诺奖的相关题目,但是不同的方向,用的是不同的方法和技术,我的工作还没有完成,论文也没有发表,还没有经过实践的检验。而诺奖只奖给成熟的研究成果。

    李栋介绍,埃里克的研究团队里,现有5名博士后,其中包括两位美国人,两位华人,还有一位来自台湾。2011年他到美国的时候攻读博士后,研究的是显微镜的应用方向,正是因为看到埃里克在他个人网站资料里的有关理解,深深打动了他,才下决心到他的团队来。

    李栋的低调、谦逊也显现在其他方面。他的父亲李德春说,自己只觉得高兴,但连儿子学哪样专业也不清楚。他的妈妈方翠芳是位从业30多年的资深护士。她说,儿子从小就没让她操心,学习成绩非常优秀。儿子从浙大毕业后,在香港科技大学硕博连读5年,2011年到美国跟着导师埃里克攻读博士后,主攻的方向是医学成像与光子医学专业,跟导师的研究专业是一致的。

     助读

    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是美国一个非营利性医学研究所,由著名飞行员、工程师霍华德·休斯于1953年成立。 截至2009年底,它是美国规模最大的私人资金资助生物和医学研究的组织之一,拥资 120亿美元,为美国第二大的慈善机构,仅次于比尔与梅林达盖茨基金会。

    该研究所拥有318名研究员,大多来自全美一流学府,其中不乏大师级学界泰斗,包括7位阿果奖得主、100多位美国科学院院士以及才华横溢的新星。入选的二十几位华裔研究员,像王晓东、许田、张毅等全都是各自专业领域中的佼佼者。

    该研究所的支持范围包括数百个国际一流实验室,为每位研究员提供大约每年100万美元的研究经费,每次任期5年,以支持这些科学家集中精力投入有创造性但高风险的研究工作。

     新闻延展

    袁隆平曾在永胜县涛源镇有一块试验田

    题字“世界级水稻示范基地

    丽江市永胜县涛源镇,这个人口不足4万的高原小镇曾一度因为袁隆平而蜚声海内外。

    永胜县农业局一名工作人员介绍,涛源镇雨水、光照充足,热量丰富,极适合种植水稻。该镇坝区里1500亩水稻年年高产,是世界水稻高产示范地,也是世界水稻高产的奥林匹克竞技场,吸引了许多国内外专家学者赴涛源作高产水稻实验示范和做课题研究。

    袁隆平在涛源镇也曾有一块试验田里。在这块地里,他多次创造了中国水稻的高产纪录,引起国内外科学家的关注。

    1999年秋,袁隆平带领国家杂交水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江苏省农业科学研究院、湖南杂交水稻研究中心、福建农业大学和云南农业大学的专家、教授等30多人,对涛源乡的高产水稻作了实地考察。据涛源镇农科站技术员黄庆宇回忆,袁隆平来的时候,正值水稻收割时节。已近古稀之年的老专家看着满田黄灿灿的稻谷喜出望外,甚至脱掉鞋袜下田割稻子,亲自取样称重估产。袁隆平还为涛源镇题写了“世界级水稻示范基地”。这9个字后来被永胜县农业局制作成了牌匾,一直放在保管室,没挂出去。

    2012年,云南华电鲁地拉电站在大理宾川县和永胜县交界的金沙江中游干流河段上开建。水电站建成蓄水后,涛源镇坝区里的农户全部往山上搬迁,1500亩水稻试验田也悉数被淹。鲁地拉电站开建之前,丽江农业部门曾派人争取过,希望能保全这1500亩水稻试验田,可最终为了配合国家的部署,不得不做出牺牲。黄庆宇说,现在袁隆平在红河州个旧市大屯镇还有一片杂交水稻试验田,老人家时不时会过去看看。不过,他觉得大屯的亩产量还是比不上涛源,“坝区被淹没了以后,院士就再也没有来过涛源了,心里还是非常想念老人家”。(记者 杨理锐 邹佳琪 王海涛)

编辑:孙红亮责任编辑:徐婷
首付
首付  首付【表情】【表情】万买地铁三室准现Zhifang.com
去年云南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8.1%
云南省2019年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持续保持优良,云南省16个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全年未出现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全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8.Zhifang.com
云南高铁旅游城市联盟成立
楚雄、大理、红河、昆明、丽江、曲靖、文山、玉溪8个Zhi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