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预测9月CPI增长回落至1.8% 宽松政策可期
综合多方机构预测,受猪肉价格回落影响,9月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可能同比增长1.8%左右,较8月回落0.2个百分点。鉴于当前稳增长压力依然偏大,CPI增速回落将加大未来几个月的低通胀压力,货币政策也可能随之趋于宽松。机构普遍预测央行将于四季度再次下调存款准备金率,部分机构进一步认为,存贷款利率也存在至少一次的下调空间。
光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徐高表示,8月中下旬以来,猪肉价格开始见顶回落,22省市猪肉均价与商务部食品价格指数中猪肉价格均持续下跌,对猪肉价格具有先导关系的“仔猪/猪肉价格比”从7月初开始回落,显示本轮猪肉上涨周期峰值已过。而7月以来生猪存栏量连续两个月回升,显示猪肉供给已经开始调整。猪肉价格回调以及供给改善显示通胀压力正在减缓。在整体需求维持疲弱环境下,通胀难以大幅度上升,将继续维持偏弱格局,预计9月CPI同比增速将下行至1.8%。
“受9月猪肉、鸡蛋价格短期上涨结束及北方蔬菜和时令水果大规模上市等季节性因素的影响,预计CPI同比增长率为1.8%左右,略低于8月0.2个百分点,物价水平仍然处于低位。”北京大学经济研究所宏观经济研究课题组成员蔡含篇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说。另据海通证券首席宏观经济分析师姜超分析称,9月以来猪价有所回落,一是因为年初开始的仔猪补栏对猪肉供给的影响会在三季度以后逐渐显现,二是节前国家储备肉投放调控市场。
展望四季度,机构认为,即使CPI再次走高,幅度也会比较有限。中国银行国际金融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周景彤预计,四季度CPI涨幅在2%左右,比三季度小幅回升0.1个百分点;全年CPI上涨1.6%左右,涨幅比上年低0.4个百分点。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当前影响CPI走势的最大因素是食品价格。最近生猪存栏量触底回升,8月末生猪存栏量38731万头,比7月增加193万头,但能繁母猪存栏量3860万头仍在下降。由于猪肉生产周期为二到三个季度,因此猪肉价格仍可能上升,但是环比涨幅不会像7月、8月那么大。蛋类作为肉类食物的替代产品,环比价格将受到肉类价格的影响而有所回升。在国内经济环境和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低位震荡的情况下,非食品价格缺乏上涨动力,整体基本保持平稳。预计未来CPI有小幅上行的可能,但全年平均涨幅将低于2%,不会超过3%的政策目标值。
鉴于9月CPI同比增速大概率下行,低通胀压力随之增加,再次降准甚至降息的可能性也在增大。姜超认为,当前猪价上涨告一段落,前期驱动物价上行的因素正在消退,而经济下行压力加大,通缩正重新成为物价主要风险,也意味着宽松货币政策仍有加码空间,四季度再度降息降准仍可期。蔡含篇亦称,鉴于人民币信贷略显回升,货币供给量增速也出现缓慢上升的迹象,实体经济获得资金支持的力度将逐渐改善,但货币资金短期内实现对消费、投资的有效支持效果仍需观察。如果实体经济运行状况欠佳,不排除央行再次降准降息的可能性。国泰君安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任泽平预测,9月CPI略降至1.8%,四季度还有一次降息一次降准。
周景彤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由于经济下行压力较大,外汇占款减少“常态化”,人民币贬值压力犹存,以及股市动荡风险仍未消除,需要货币政策在稳增长和防风险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物价有所上行但并不构成通胀压力,大型商业银行的存款准备金率仍居历史较高水平,这为货币政策保持宽松主基调创造了条件。未来货币政策将更加注重内外部流动性均衡,降准降息可能性均存在。(记者方烨)
编辑:周智宇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