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虱子院长蒯梅华:108位老人的“全职女儿”
和老人谈心 记者 郎晶晶
寒流过后,难得太阳露脸,楚雄彝族自治州武定县猫街敬老院里的老人们搬出了凳子晒太阳聊天。老远看见院长蒯梅华走过来,他们都激动地凑过去跟她打招呼。
“这两天怎么没看见你,是不是去县里开会了?”“你要注意身体啊!”大家七嘴八舌的问候包围着这位院长,还有几个老人讲话不利索,就直往她口袋里塞糖果。
“我不要大家的东西,大家留着自己吃。”“去县里办了点事情,李大爹你这几天吃饭怎么样?张姨你这两天腿还疼吗?”蒯梅华一边问候每个人的情况,一边蹲下身帮身旁手脚不便的老人掸掸衣服上的饭渣,给坐在轮椅上的老人抻抻裤脚。敬老院里融洽和睦的关系在这一幕尽显。
打虱子的院长
猫街镇敬老院是武定县敬老院中的标杆。这里供养着108名孤寡老人和五保老人,有140个床位,14名工作人员。敬老院里环境优美,绿茵成片,生活区里宿舍、食堂、保健室配备齐全,整洁干净,还有供老人休息娱乐的亭台、棋牌室,生产区里几亩蔬菜长势良好,养殖的鸡、鸭、猪等不仅能够自给自足,还能为院办经济创收。蒯院长因为把敬老院打理得井井有条成为远近闻名的能人。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8年前这位“能人”的院长生涯是从打虱子、清理垃圾开始的。
2008年,猫街镇敬老院院长还是由镇里的民政所所长兼任,因为基层民政工作任务繁重,无法兼顾敬老院的管理,于是,武定县决定向社会公开招聘管理人员。时年38岁的蒯梅华怀揣一颗爱心来应聘,报到的第一天她就被眼前的景象震住了:敬老院只有一幢两层小楼、12个孤寡老人,院子里杂草丛生,宿舍里堆满了老人捡的垃圾,老人缺少换洗衣服,身上长了虱子,又脏又臭。
面对这样的工作环境,和她一起来应聘的几名工作人员都选择了放弃。蒯梅华自幼生长在农村,见惯了孤寡老人凄凉的晚年,她想:“党和政府建敬老院,就是为了让这些吃了大半辈子苦的人有人管,再难也要给他们做点事情。”
2009年,蒯梅华正式被任命为猫街镇养老院院长,她从给老人煮衣服杀菌开始抓管理,买来垃圾桶手把手教老人讲卫生,又在民政部门的支持下为老人发放换洗衣服,经过半年的努力,敬老院的环境卫生和老人的居住条件得到了彻底改善。
那一年,敬老院一下来了50多名老人。在民政部门的支持下,敬老院又建起来一栋3层小楼,设施更加齐备。蒯梅华又着手加强工作人员业务培训,并实行定岗、定人、定责管理。院内的14名工作人员被分为卫生组、食堂组、生产组,一星期洗一次衣服,一个月洗一次被子,一年发两套衣服,定期检查老人身体,这些细则都是蒯梅华定下的制度,保障了每个老人饮食起居有人照料,吃得饱、穿得暖。
老人心中的暖心女儿
临近中午,敬老院食堂开饭了。南瓜、豆腐、花菜、煮的足够烂的猪肉,三素一荤,都是适合老人吃的饭菜,他们四五个人一桌,围坐在一起吃得热火朝天。每当这个时候,蒯梅华都会去食堂转转,帮手脚不便的老人添菜,也顺便观察下每个老人的状况。哪一位老人需要什么,哪里不舒服,她都了如指掌。
她一会说彝话,一会打手势,旁人根本听不懂他们交流的内容。蒯梅华说:“这里108个老人,哑巴就有16个,还有10个生活不能自理,都是没人管的孤寡老人,沟通是一切的基础。”
平日里,她细心观察每个老人的表现,倾心理解每个动作的含义,久而久之形成了与每个老人沟通的独特方式。采访时,一名彝族老人拄着拐棍走来,手里攥着手绢包着几块钱硬要塞给蒯梅华。蒯梅华一下便想起了老人的头巾旧了,她昨天答应了老人今天买一块新的回来,但早上忙于公事忘记了。只见她跟老人摆了摆手,帮她整理了衣服,指了指头巾,老人立马平静下来。
蒯梅华告诉我们,她刚才对老人说,自己不要她的钱,下午一定会买回来。“孤寡老人内心脆弱敏感,非常需要用爱心和耐心去真心理解,真情关爱,给予心理上的安慰。”
平时,除了自己掏腰包帮老人买礼物,蒯梅华更多地是靠一次次女儿般的温暖呵护赢得老人的信任。
70岁的苗族老人王美花刚入敬老院时有抵触情绪,每天假装生活不能自理不肯下床,她知道老人的心结,每天一日三餐给她端饭、洗脸、洗脚、剪指甲,在她的精心照料下,老人主动站了起来,融入了集体生活。
72岁的曾加才在敬老院住了8年。老人今年在县里住了三次院,蒯梅华每次都安排专门的工作人员监护,隔两三天自己都要去看一下情况,接送也是亲自找车去。老人说:“敬老院住的好,蒯院长对我们真心好,哪里都比不上这儿。”
79岁的张秀芳老人病危期间,蒯梅华像伺候亲娘一样整整陪护了三天三夜,直到老人微笑离世。为了让弥留之际的老人享受到家的温暖,她还在院内布置了“临终关怀室”。8年来,她以这样的寸步不离的方式送走的老人有40多个。
舍小家为大家的妻子
蒯梅华和几个工作人员的工资一样,都是每月1800元。没人知道的是,她每个月要支付保姆近3000元的工资。
为什么要雇保姆?因为家里有两个孩子和一位80多岁的婆婆。在“小家”和“大家”之间,蒯梅华选择了“大家”。对此,她说:“兄弟姐妹可以照顾老人,丈夫、保姆可以照顾孩子,但是敬老院的老人离不开我。”
让她欣慰的是,丈夫和孩子都选择支持她。如今,儿子参加工作,女儿在外地上学,她更是将所有精力都扑在了敬老院。
在敬老院里,蒯梅华既是悉心呵护老人的女儿,也是照看“大家”的家长,总在想办法调动大家的积极性,提高管理效率。
为了让老人吃得更健康,她建起了敬老院自己的菜园子。将部分工作人员和有劳动能力的五保老人分成种植组和养殖组,将4亩菜地和猪圈、鸡圈等分包给个人管理,培训他们技能。这些蔬菜肉类除供给食堂外,每年还有5万多元的创收,劳动者本身也可以获得一部分工资。
56岁的张朝元种着2分地的白菜和萝卜,上个月获得了100多元收入。他说:“以前一个人在家喝酒,身体也不好,现在种种菜、养养鸡,有事情做,也锻炼了身体,生活比以前好多了。”
在工作人员照料之外,蒯梅华还特意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性格、习惯等安排住宿,让老人结对帮扶,相互照应。82岁的普秀英和96岁的李秀有同住一屋,老姐俩每天形影不离,睡觉都会把床并在一起,方便照顾。李秀有无儿无女,意识恍惚,老是扯裤脚,普秀英就送了她一个小熊娃娃,从此她心里有了寄托,精神好多了。这样特殊的情谊在老人之间自然发生着,也让敬老院的大家庭更加温暖。
百善孝为先,敬老院门口的一副对联或许可以反映蒯梅华的心声,对联写道:“大爱无亲疏,天下老人皆父母。老残不孤独,党的恩情照河山。”
台前幕后
关爱老人
从心开始
敬老院是一个让人略为心酸的地方。这里的老人或无儿无女、或残疾、多病,社会群体中最弱势的一部分人被集中收留于此,他们过得如何,成为社会文明的一个切面。
去了一趟猫街敬老院,我感到很欣慰。108位老人虽然没有儿女,却得到了无微不至的照顾和关爱。这是这几年我省民政事业不断进步的一个缩影,也离不开敬老院的工作人员,尤其是蒯梅华的爱心、耐心和责任心。
蒯梅华的丈夫是一家企业的老板,放着清闲的老板娘不做,她非要撇下家庭来照顾老人,一开始是同情心和责任心使然。在敬老院的一切走向正轨,她仍然一个月花3000元雇保姆打理家务,自己却赚着每月1800元的微薄工资,凭的是割舍不下的感情。
照顾老人,不仅仅是保障他们的基本生活,更需要用真心去慰藉孤独、温暖心灵。
采访中,两个细节最让我难忘。一是蒯梅华只要见到哪个老人衣服上有饭粒或是扣子没系好,都会下意识帮他们整理,完全把他们当成自己的父母。这一点,全天下的儿女都要像这位“全职女儿”学习,像对待孩子般对待父母,照顾他们,理解他们,对他们说话慢、走路慢多点耐心,多点理解。
第二个细节是82岁的老人普秀英送给96岁的同伴李秀有一个小熊娃娃,她每天不离手,还会呢喃着:“乖宝宝,妈妈在。”我把这张照片发到了新媒体平台,许多网友称被暖到了,也有许多网友感慨心酸。心酸什么?我想是因为一个活了近一个世纪的老人,最后最渴望的寄托还是儿女,在得不到的情况下,即使是一个玩具也能慰藉她。 反观我们父母健在、爷爷奶奶健在的人,又有什么理由不去用最大的善意陪伴他们、安慰他们?
中国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我们在家、在外都会遇到更多的老人。民政部门可以从制度、平台方面创造敬老爱老的条件,但真正让老人不孤独、不自卑,过得舒心幸福,还得靠每个人用心关爱。希望蒯梅华的故事,能启发大家践行“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古训,像她那样用真感情温暖老人。因为每个人都会有老的那天,每个人在老的那天,都渴望得到同样的关怀。(云报全媒体 记者郎晶晶)
编辑:谭石艳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