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陵打造精品农业名片
本报讯 进入冬季,一场小雨过后,龙陵县碧寨乡杨梅田村的数百名村民在山坡上给核桃树除草施肥。村民闫永良心情特别好,他家种植的160多棵核桃树,已有40多棵挂果,今年销售核桃收入达6万多元,他高兴地说:“我们享受到了林改的红利,要把山当地耕,要把树当菜种,造好自家山,管好自家林,让这本‘绿色存折’年年有利息。”该县独具特色的精品农业、循环农业和初具雏型的观光农业,使农民收入大幅增长,去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930元,同比增长25.1%。
突出“特色+绿色”,催生“精品农业”。以“独、优、新、绿”为品牌,以无公害标准化生产为操作规程,大力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推动农业产业化升级。按照“围绕龙头、突出特色、打造品牌、连片开发”的发展思路,坚持区域化布局、规模化发展、优质化生产、集约化经营,先后建立各种农产品种养加工基地100多处,全县打造出“龙腾香娟”、“滇珍紫香”茶叶、“打虎坡”石斛、龙陵黄山羊等50多个精品农业名片。全县种植甘蔗13万亩、茶叶10万亩、核桃54万亩、石斛550万平方米,黄山羊存栏10万余只,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协会)283个,微型企业80户,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0多户,初步形成了辐射面广、带动能力强的精品农业链条,提高了农副产品的市场转换率。去年,全县产石斛鲜条2600吨,实现产值2.6亿元。
打造“绿色长廊”,做大“观光农业”。围绕怒江、龙川江、小黑山蚌渺湖、苏帕河勐蚌四条生态康体旅游线路,着力发展观光农业。在龙江乡发展稻田养鱼1万余亩,在沿江乡镇重点发展热带水果、反季蔬菜、林间种养殖等产业,发挥勐蚌天然牧场的优势,大力发展黄山羊养殖,全县种植热带水果2万余亩,其中糯橄榄1万多亩,反季蔬菜1.5万亩;建成“范大叔”私人定制蔬菜家庭农场1个,黄山羊精品庄园1个;扶持养殖大户1000多户,生态饲养畜禽10万多头(只),形成了4条“绿色长廊”,分布着100多家“农家乐”及宾馆旅舍,在旅游旺季每天接待游客3000余人。每年秋收前夕是龙江乡农民约定俗成的稻花鱼节,在近半月的撤鱼季节,城里的诸多市民、工薪族,利用节假日亲朋结伴或举家成行到该乡和当地农民一起在稻田里捉鱼,享受稼穑的清香和鱼趣的怡然,火了“农家乐”。
致力持续发展,打造“循环农业”。碧寨乡天宁村农民孙家刚说:“甘蔗渣、木屑、秸秆,这些以往几乎废弃不用的东西,如今可全是宝贝,木屑是制作石斛营养基的主要原料,把庄稼秸秆粉碎喂猪,猪粪进入沼气池产生的沼渣沼液是优质生态肥,我家种植的6亩石斛施的就是沼肥,少病虫害长势好,每年有20多万元收入呢。”龙陵县坚持“清洁生产、生态设计、循环利用、持续消费”的循环经济理念,把农村中的生活污水、生活垃圾、人畜粪便经过沼气池无害化处理,生产生态有机肥还田,产生的沼气做饭点灯,秸秆作为饲料喂猪,全县已建成沼气池139680口,构建起“猪——沼——蔗”、“猪——沼——果”、“猪——沼——石斛”三种模式。从“食”树木到吃“腐草”,从一次“消化”到多重“吸收”,循环农业每年为农民带来3亿余元的收入,成为农民增收的新亮点。
引导工业反哺,拉长“绿色产业链条”。2013/2014年榨季,康丰糖业公司在龙陵县收榨甘蔗30.7万吨,为农民带来1.3亿元的收入。“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链条迅速拉长,全县30多家“农”字号龙头企业逐步发展壮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逐年增加,10多个涉农产业链条已有机衔接,形成了每个产业都有1至2户龙头公司(大户)担纲开发的格局。在农业产业化龙头公司的带动下,全县农村经济结构也发生了重大变化,常规作物向优质作物转化,农产品向工业品转化,剩余粮食向畜牧饲料转化,单一的农产品向系列利用转化,形成了“一业为主,多业并进”的良好发展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