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玉问世后发展历经曲折 如今规范开采秩序井然

27.01.2015  13:03

盗采后的伤痕

    1月24日晚,央视《经济半小时》栏目播出了题为《黄龙玉:盗采后的“伤痕”》的专题节目,该节目通过回顾2010年乃至更早以前无序开采的场景,报道了龙陵黄龙玉近年来通过矿山整治、科学开采、规范管理、群众受益、申请立法保护的艰难历程。节目播出后“一石激起千层浪”,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那么从2004年起,作为新发现的一个玉种,龙陵黄龙玉究竟经历了一个怎样的发展历程,现今是如何进行开采的呢?

    带着这一疑问,26日,记者再次走进了黄龙玉的原产地——龙陵县龙新乡小黑山矿区,去探访黄龙玉开采以及产业发展的现状。

    记者走访

    通过多年的努力矿区实现规范开采

    “过去这里的确出现过村民违法进山,进行私挖滥采的现象”。26日下午,站在黄龙玉核心产矿区小黑山大烂坝的一个土堆上,保山黄龙玉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项家意告诉记者。

    “我身后的这道山谷被当地村民称作大浪坝,过去有私挖滥采现象时,这里每天都聚集很多人沿着山坡开挖,龙陵县加强集中整治后,我们正式进场,从此后,大浪坝核心矿区就再未出现过私挖滥采的现象了。

    据了解,2006年9月,为规划开采黄龙玉矿产,龙陵县政府通过招商引资,引进了云南黄金矿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云南腾云西创投资实业有限公司及自然人李志明,注册成立了“保山黄龙玉开发有限公司”,之后公司正式进场。

    在项家意的带领下,记者换上了工装、戴上安全帽进入到主产矿区之一、标号为2275中段的草花洞,从洞口一直深入到矿洞内近300米后,记者见到了刚探明出来的一条草花矿脉。

    “草花洞以主产水草花料而命名,所产的黄龙玉水草花原矿经评级为上品。”项家意表示,这条矿脉是24日刚刚探出来的,根据掘进度初步估算,新探明的这条矿脉的产值保守估计将价值数千万元。

    “从发现这条矿脉两天多时间内,我们仅开采出来1吨多的矿石。” 为什么不加紧开采呢?项家意介绍这就是规范开采所要求的。

    “规范开采就是要达到科学探矿、有序开采、保护资源、维护生态平衡的效果”。项家意说,目前该公司开采时采用的是掘出洞口后向山体内延伸,在探明矿脉后,完全用人力进行开采。

    “我们不追求采矿数量,而是要做到在开采中既能开采出矿石,又能最大限度地保护矿产资源,所以我们在发现矿脉后就不使用炸药,而是改用人力用风钻机逐级掘进,这样做产量自然就受到了限制。” 项家意说,如果不实施规范开采,以往在私挖滥采时,挖矿人一般都简单地使用炸药来引爆,这样既损坏了矿脉,也造成了安全隐患,挖出来的矿石一般呈零碎状,原矿的价值也大打折扣。

    回顾历史

    私挖滥采危害严重

    龙陵县黄龙玉协会副会长杨本达告诉记者,基于保护国有矿产资源的考虑,2006年6月,龙陵县委县政府决定对黄龙玉矿产核心区域的小黑山周边林区及相关区域采取“封山禁采”策略。

    据杨本达介绍,工作组分3个小组采取“上疏、下堵、外宣”的综合治理措施,一队人马上山给每一个民众发放关于禁止私挖滥采的通知,一个一个做思想工作劝返;一队人马在小黑山脚下出入主要通道开设关卡,对于出入人员及车辆进行限制和检查;并另行抽调了工作小组,下到小黑山周边的黑山村和大场村进村入户,每家每户做宣传工作。

    当地村民

    不仅有租金还有公盘分红

    在龙新乡黑山村进行采访期间,记者遇到了黑山村三组村民杨德荣,正在给村民建设房屋的他向记者讲述了黄龙玉从私挖滥采到如今规范开采的“蜕变”过程。

    杨德荣回忆说,2005年他和当地村民一样,加入了上山“挖玉”的队伍中,每天吃过早饭带上一把锄头就往山上走,行走大约一个小时后到达他们采挖黄龙玉的地方——大烂坝,在这个地方很多村民进行了地表的采挖,大家都是挖出来就卖,都是毛料销售,好的一天收入上百元,挖到好的毛料可以收入上千或者上万,而大多数村民都是无功而返。

    杨德荣说,后来相关部门进行了整理整顿,没有村民进山采挖黄龙玉。通过政府招商引资的黄龙玉公司正式入驻黑山村,开始规范化开采,并建立实施合理的利益分配机制。他家有4.2亩林地在黄龙玉矿区,每年每亩租金800元,此外,每年公盘交易后还给他家进行了分红,每年大约一万余元。5年来,他家在黄龙玉公司进驻后得到了大约6万元的收入,占他家总收入的一半。

    黑山村支书匡大平告诉记者从有了分红起,5年来,村委会一共从公盘利益分配中获得500余万元,这些钱他们用来改善当地教育事业、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新农村建设等。

    “通过这些建设,村子的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没有林地在矿区的村民也受益了,我们的道路硬化了,产业扶持的政策多了,这给村民的发展提供了必备条件,给当地村民的发展插上了腾飞的翅膀。

    产业发展

    坚持开发与建设并重

    龙陵县在黄龙玉产业开发中,坚持开发与建设并重,利用与保护同行的方针,用绿色理念办工业,着力建构生态型矿山,矿采到哪里,植被就恢复到哪里,呈现出生态、经济、社会效益协调发展的局面。

    2004年龙陵县发现黄龙玉资源之初和市场狂热之时,一度存在无序私挖滥采导致环境破坏的问题。

    通过几年来下决心整治,生态环境得到有效恢复和保护,当地群众也从中得到了实惠。

    正如龙陵县黑山村杨家寨村民杨旺从接受采访时所说的:“现在这种开采方式,我们老百姓也能获利,山体也得到了保护,我们也能持续地在公盘中获利”。

    目前,龙陵县已基本构建起以龙陵原产地为核心,保山黄龙玉开发有限公司为龙头,龙陵黄龙玉产业园区为依托,“公司+协会+基地+经营户”、龙头带动、园区牵引的产业化模式。

    2011年2月,黄龙玉作为天然玉石正式列入新颁布的国家标准《珠宝玉石 名称》,同年2月,获国家工商总局“龙陵黄龙玉雕”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3年“龙陵黄龙玉雕”获得“云南省著名商标”称号,2014年,获中宝协“中国珠宝玉石首饰特色产业基地”。目前,已在全国20余个省、市及港澳台建立起了营销网络,黄龙玉从业人员达10多万人,已成为了一项富民、扬县的新兴产业。

    龙陵县按照统一开发、整合资源、提高加工工艺水平、创建宝玉石知名品牌的发展思路,通过招商引资成立了保山黄龙玉开发有限公司,界定采矿区34.78平方公里,其中主采区1.68平方公里,以公司为主体对小黑山主矿区黄龙玉资源进行统一开发。建立健全了矿石开采、矿区植被恢复、仓储、公盘交易等管理经营体制和分配机制,出台了《龙陵县人民政府关于小黑山黄龙玉首采区收益分配的意见》,政府的收益提成按比例进行分配:县级18%,用于矿山管理和生态保护;乡级14%,村级18%,村民小组5.2%,用于水利、道路交通、教育、卫生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其余44.8%,按林地面积直接分配到农户,实现了权责明确、互利共赢的局面。黄龙玉协会结合龙陵实际制定了《龙陵县黄龙玉公盘交易会操盘方案》、《黄龙玉公盘交易会规则》、《黄龙玉公盘交易会民间资源入场交易实施细则》等规则,黄龙玉开发公司投资3400万元建成了黄龙玉公盘交易中心,规范了市场运行秩序。

    2012年以来,全国有玉矿石主产区的广西龙胜、广东台山、四川凉山、山东泰安、贵州罗甸、湖北竹山、辽宁丹东、内蒙古阿拉善等市县先后到龙陵考察学习,均认为龙陵县的这种保护、开发、管理、治理的模式科学合理,很好的处理了政府、企业、群众及开发与保护的关系。

    2010年以来,龙陵县为了更加有效地控制矿山开发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和破坏,坚持标本兼治、重在治本的方针,出台了矿山生态环境治理有关政策和规定,签订了责任状,实行责任追究制,严禁私开乱采。对矿山实行生物治理、肥土回填、恢复耕地和植被,在矿山上植树造林、种草,确保开采一片、绿化一片,实现开发、利用、保护三同步,守住绿水青山,培育金山银山。龙陵县着力打造绿色生态型矿山,每年投入专项资金用于矿山恢复建设,进行绿化美化工程。共治理苏帕河、洋烟河小流域70余平方公里,在矿山植树造林3000余亩,围护生态涵养林6000余亩,恢复耕地120余亩,建设拦沙坝12道。针对矿山出现的私挖乱采现象,制定了《龙陵县黄龙玉矿山整治工作方案》,常年抽调部门执法人员对矿山进行综合治理,打击处理各种私挖乱采黄龙玉矿石行为,有效保护了资源和环境。

    随着《云南省龙陵黄龙玉资源管理条例》的颁布施行,龙陵黄龙玉产业已经构建起“六大支撑”体系,即:引企开发,完善利益分配,实现互利共赢,群众基础支撑;与科研机构合作,制定标准、明确身份,行业技术支撑;全方位多角度宣传推介,品牌效应支撑;集中交易,规范经营,市场支撑;搭建“玉满乾”杯雕刻大赛平台,提升黄龙玉文化内涵,人才支撑;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申请黄龙玉立法保护,法律监管支撑。通过两年努力,《云南省龙陵黄龙玉资源管理条例》已经省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并于2015年1月1日起施行,为依法治理提供了有力的法规支撑,自此,龙陵黄龙玉产业已逐步步入法制化、规范化开采轨道。(云南网 记者 崔敏 杨之辉)

编辑:廖拓溪责任编辑:徐婷
首付
首付  首付【表情】【表情】万买地铁三室准现Zhifang.com
去年云南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8.1%
云南省2019年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持续保持优良,云南省16个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全年未出现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全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8.Zhifang.com
云南高铁旅游城市联盟成立
楚雄、大理、红河、昆明、丽江、曲靖、文山、玉溪8个Zhifang.com
云南旅居的新宠儿竟然是TA?
旅居,从来不是单一的气候、观景、亦或者文化、投资,Zhi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