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招生“备胎”现象何时休

25.07.2015  00:32

    6月23日高考分数公布,671分的高分让寒窗苦读十余年的阳阳开心不已。这个分数是重庆江津区文科第一名。分数出来后,包括复旦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纷纷打来电话,向她抛出橄榄枝。27日,复旦大学招生组的老师给阳阳打电话说,她的分数上复旦大学应该没有问题。28日,阳阳和该校签署了一份“复旦大学2015年专家组咨询确认书”。然而,最终阳阳却未被复旦大学录取,也错失了被中国人民大学录取的机会。(7月23日《重庆晚报》)

    高考一结束,招生总会出些丑闻。之前,北大和清华在微博上过招,相互揭短,就引来过舆论围观。在那场围观里,就有媒体顺势扒出了高考招生背后的一系列问题。而今,重庆考生阳阳的经历,又让复旦大学这样的知名学府被聚焦。类似事件足以说明,招生闹剧的主角绝不是一两所学校,它的问题可能存在一个链条。

    结合此次事件分析,有两个线索值得我们注意。一方面,高校掐尖就好比神仙斗法,会伤及无辜。从现实情况来看,为了招生结果最优化,驻各地的高校招生组一般都会主动作为。因为招生工作存在竞争,一般而言,面对高分考生,很多高校在夸完自己后,为了稳定人心,最后还会加上一句“你被录取的希望很大”。这个阶段的招生组就好比渔夫,考生就好比鱼,渔夫想尽量不漏掉肥鱼,他们会尽量把网撒大些。比如,某高校在一个省的招生计划是20名,该校可能就会按照以往在该省的录取排名,接触更多在排名范围内的考生。然而,高分总是相对的,这样就会出现一个“备胎”现象,就会出现阳阳这样的案例。

    另一方面,在我国,掐尖不仅是高校行为,而且已被考生和家长潜意识所接受。因为,我国每年都会出现高校排名榜,排名靠前的名校具有天然的吸引力。正所谓,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选学校就好比做买卖,很多考生和家长都不想做赔本的买卖,都想让自己的择校结果成为最优选择。加之,很多考生对自己的未来尚未建立明晰的认知坐标,他们不知道自己的兴趣专业是什么,所以目光更多地聚焦在大学的名气上。如此,对于高校招生组的言语许诺,他们会缺乏客观判断,易被招生组的工作人员误导。

    事实上 ,今年6月底,教育部就已下发《关于做好2015年全国普通高校招生录取工作的通知》,通知明确规定,各高校不得在录取工作结束前,以各种方式向考生违规承诺录取或以“签订预录取协议”“新生高额奖学金”“入校后重新选择专业”等方式恶性抢夺生源。这一通知无疑给高校在各地的招生组戴上了“紧箍咒”。但规矩是死的,人是活的。如果规矩刚性不足或者它的约束范围不够,那就会出现打擦边球的现象。重庆这个新闻就是一个很好的论据。据报道 ,复旦大学招生组老师对阳阳承诺说“录取概率很大”,并建议阳阳不填提前批,把复旦大学作为第一批第一志愿填写,除复旦大学外,任何学校都不填报。这给阳阳造成一定会被录取的错觉,而这样一来,平行志愿投档就不好发挥制度善意。

    可以说,这种高考招生“备胎”现象已不是新闻。要解决个中问题,一来需要教育部门制定更加细化、严格的规制,加大对高校招生工作的监督;二来,需要考生更加明晰自己的未来,建立客观的自我认知坐标系,认识到兴趣专业比大学招牌更重要,填报志愿时做到不盲目追名逐热。

编辑:张钊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