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效推进海东生态环保新城建设

30.06.2015  13:23

      □ 本报记者 黑毅鹤 赵子忠 特约记者 李锦芳
      今年4月,省委书记李纪恒深入海东新区考察时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实行最严格的污染物排放控制措施,决不让一滴污水进入洱海,将海东建成环保城市的样板和典范。
      肩负重任,海开委及时研究制定推进海东生态环保城市建设的十条意见,把保护洱海作为海东开发的第一使命,把环保准入作为项目引进的第一防线,把环保措施作为开发建设的第一责任,科学、有序、扎实、高效推进海东生态环保新城建设。
      近日,记者来到海东山地新城,看到这片曾经荒芜贫瘠的山坡上,各种建筑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在一些项目施工现场,生态改造与项目建设同步进行。“海东山地城市开发建设工作突出排污、治污和生态建设,确保产业项目零排放,生活污水全入网、全处理、再利用。”海开委派驻工作人员李若翀告诉记者,为塑造一种全新的城市生态,打造国际一流的山地新城,海开委聘请国内湖泊环保专家组成海开委专家委员会环保组,对海东新区的规划建设进行环保评估咨询,对“海绵城市”示范工程进行规划设计,并委托省环科院会同南京智水环境科技有限公司,开展海东新区建设“海绵城市”构建健康水循环系统专项规划。
      “目前,海东新区生态环保项目已全面启动。南污北调北片区村落污水补充救济工程泵站和沉井已开工建设,北水南调中水回用工程中水管工程施工已启动,可于7月与污水处理厂同步运行。” 李若翀介绍,目前生态植生袋治理和鱼鳞坑定植试点边坡生态修复治理工程也已全面启动,生态植生袋边坡治理已完成14700平方米;鱼鳞坑定植面积已完成47000平方米。
      “施工场地扬尘治理也在有条不紊地推进当中。”海开委工作人员杨婧介绍,一方面是加快市政道路硬化和行道树种植,天秀路、沐月街、独秀路、三和路、掬秀街均已完成道路硬化,硬化面积达10.36公里,共145820平方米;另一方面是实施草坪铺设治尘,已投资30万元铺设完成15000平方米草坪,并提倡文明清洁施工建设,每天组织20余辆洒水车对新区道路、场地实施全天候不间断洒水,最大限度减少扬尘。“我们还积极组织‘告别千年荒凉、建设绿色海东’为主题的全民义务植树活动,倡导献绿、爱绿、植绿,在海开委带头开展爱心献绿和结婚纪念树认养,目前已有208家单位企业认捐树木416棵,其他认捐112 棵,总价值达2000余万元。” 杨婧说。
      “城在山中、楼在林中、水在城中、人在绿中”,看看规划图上气势磅礴、美轮美奂的海东新城,再看看外面热火朝天的建设场景,李若翀不由感叹,“海东新城的建设步伐越来越快,变化更是日新月异,毫不夸张地说,真的是一个星期一个样。看到这样的变化,心里真是说不出的高兴和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