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助推华宁农民增收

08.10.2014  13:52

到2013年,华宁县高原特色农业产业总产值21.98亿元,占农业总产值的88.85%,比2003年高原特色农业产业总产值增长4.65倍
  本报讯(特约通讯员    范学友)十年来,华宁县委、政府围绕当地实际,提出“近期抓烟菜、中期抓经果、远期抓生态环境,结合实际调结构”的高原特色农业发展思路,按照“产业发展生态化、生态发展产业化”和粮经比例由原来的“7:3”调整为“3:7”的要求,确立以烟、畜、果(柑桔、核桃、柿子“三棵树”)、菜为主导的四大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发展目标,成效明显。
  经统计,十年来华宁县先后对畜牧、柑桔、蔬菜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累计投入财政资金2.37亿元,向921户农户贴息贷款1.16亿元,投资1.6亿元实施土地整治项目25个,投资1.46亿元完成中低产田改造14.34万亩,水利建设投资9.78亿元,争取资金1.823亿元建成烟区基础设施工程22850件,引导农民合理流转土地2.56万亩,新建小水窖21676口、建成水池918个、建设小坝塘43座、完成沟渠145条等。经受住了百年不遇连续严重干旱、动物疫病流行的重大考验,克服了全球金融危机、市场波动等不利因素影响,华宁县高原特色农业发展初具规模、稳步推进,取得了一定成果,为全县经济快速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到2013年,华宁县高原特色农业产业总产值219767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88.85%,比2003年高原特色农业产业总产值增长4.65倍,占农业总产值比例提高17.39个百分点。其中:烤烟种植面积达10.9万亩、收购量1340万公斤、收购金额为3.46亿元、烟叶税7609万元,分别比2003年增加1.9万亩和增长6%、232.7%、226.4%;畜牧业产值7.45亿元,比2003年增长266.99%;柑桔、核桃、柿子种植面积23.08万亩、产值6.5亿元,分别比2003年增加20.22万亩和增长18.4倍;蔬菜种植面积16.65万亩、产值4.42亿元,分别比2003年增加13.25万亩和增长9.76倍。总之,高原特色农业产业的发展,成为了全县农民增收的助推器。
  华宁县高原特色农业得到发展的同时,仍然存在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业产业化经营程度不高、资金投入不足、专业技术人才短缺、应对灾害能力脆弱、抵御市场风险能力不强、龙头企业与农户的利益联系不紧密等方面的问题。对此,华宁县将从以下方面做好工作:发展高原特色农业要协调好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要以发展农业带动生态保护,以生态保护促进农业发展,实现农业和环境双重发展,制定高原特色农业发展质量标准,对土壤环境进行认证,加强对农产品的质量监控,同时对污染土壤进行治理,开发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技术;重视县、乡镇(街道)农业科技队伍建设工作,在调查摸底的基础上理顺特色产业发展组织机构,根据县、乡镇(街道)产业发展需要,通过招考、选调等方式选强配齐各产业所需专业技术人才,同时对现有人员进行强化训练,建立一支强有力的特色农业人才队伍,放宽基层专业技术人员职称评聘条件,使基层专业技术人员留得住,安心干实事;配套一定的特色产业发展经费,确保各特色产业机构在组织发动、培训指导、试验示范、重点病虫害防控、品牌与市场建设、信息发布等服务工作中高效运转;制定出台土地流转相关扶持政策,积极引导农民进行土地合理流转,使土地向种养大户、家庭农场、龙头企业、农业庄园集中,促使华宁特色产业形成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市场一体化经营格局,实现传统农业向特色现代农业的重大转变;逐步建立健全政府扶持、企业运作、农户合理负担的农业保险制度,增强特色农业的风险承受能力,保持特色农业生产持续健康发展;尽快建立健全统一的交易平台、交易规则和交易系统,积极引导和大力推广农产品综合市场、农经组织、农村龙头大户、农产品加工企业产品供销网上交易,力争早日实现市、县、乡镇(街道)骨干市场的采购、仓储、配送、加工、销售等环节的电子化操作,形成快捷的信息经营通道;有序设立周末直销菜市场、早晚市等临时摊点,鼓励农业生产基地、专业合作社在社区菜市场直销直供;培育市场中介组织与建立中介对接机制,加强农产品流通企业与农户、中介组织、农产品加工企业、批发零售企业、外贸部门等市场主体之间直接联盟;利用区位、土地、气候、水文、植物、交通、旅游、土特产、荣誉等方面的资源优势,整体谋划烟、畜、果、菜发展方略,尤其要在“”字上深化认识、在重点突破上下功夫、在抓落实上见成效,使四大特色产业成为振兴泉乡的催化剂与攀升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