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创业,未来出口在哪里?

30.06.2015  18:42

    嘉定中光高级中学高一学生于晓(化名)屡屡旷课,加入创业大军,和朋友一起开起微店,专做韩国日用化妆品。别看他年纪小,经营却有一套,每月竟能赚上万元。经过学校讨论,学校并没有让于晓退学,而是为其量身定制一张课程表,由该学生来选择自己希望获得的知识。(6月27日《新闻晨报》)

    不可否认,十五、六岁就具备如此洞察商机并小有成就,实属不易,人才难得,特别是在当下经济利益为主导的群体中,高中生于晓的成功毫无疑问再一次成功证明了“不学习也能赚钱”。

    我们一直都在提倡“不拘一格降人才”,嘉定中学不仅没有开除因经商而屡屡旷工的于晓,相反却为他制定了个性化课程,并努力试图让他能够在不影响学业的前提下经商,这种教学思维和作法不仅得到教育界专家的认可,也让民众看到了学校在挽救“迷途”学生的努力。

    学历固然不能代表一切,但不具备一定的学历基础,在社会化分工越来越细、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却是注定难以立足,更别谈竞争。不错,在某些领域或个案中,通过自身努力和打拼,加上机遇有一些只有小学、中学文化的成功人士,也出过很多不是“专业学历”出身的专业领域佼佼者。但我们别忘了,个案和普遍现象的比例,而且太多个案背后所付出的艰辛和磨难又有几人能看得到?结果虽然很重要,但没有一个良好的过程,良好结果的概率又能有几分?

    学生创业并小有成就,此举值得肯定但不值得提倡。小个体的暂时“成功”并不能掩盖整体的打造方向,毕竟高一学生,十五、六岁正是对许多新鲜事物感兴趣的年纪,也是努力学习文化知识的大好时机,大到国家,小到家庭,皆不能因小失大,更不能在孩子汲取文化知识的良好时光助长了他们“偷腥惰学”的思维。

    这就好比养家糊口一样,孩子未成年之前,家庭无论是经济还有生活重担应由家长来承担,而孩子所需做的就是享受幸福的家庭关注和良好的教育,努力打下文化基础,为将来成才打下坚实的基础,这种分工既是责任更是大人、孩子间的义务。当一个家庭艰难到本末倒置,需要孩子提前介入不该介入的事物时,这不仅是一个家庭的痛更是我们社会的痛,所以才会了国家的低保政策、爱心基金及公益事业,全社会都会不约而同来关爱这些个案家庭。

    同样,一个十五、六岁的高一孩子,当下的任务和所需要做的就是努力学习文化知识,享受校园开心时光,而不是过早地涉商,更不应该以旷课为代价耽误了正常的学业。如果本末倒置了,毫无疑问是家庭之哀、教育之痛、国家发展之殇。

编辑:张钊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