营养专家教你吃粽子:食粽忌凉 “三高”人群可食白粽
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吃粽子是端午节习俗之一。
粽有咸甜、荤素、地域之分,形状各异,粽叶各异。荤是指在米中添加鲜猪肉、火腿、皮蛋等,口味偏咸,多见于南方;素是指在米中加入大枣、豆沙、花生、核桃仁、葡萄干等的,口味偏甜,多见于北方。粽叶以芦苇叶、竹叶、荷叶等较为常见,气味芳香。
稻米有粳稻、籼稻、糯稻之分,一般选用粘性大的糯稻,糯米含有近80%的碳水化合物,其它营养素包括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等矿物质和维生素B1、维生素B2、烟酸等维生素,营养素种类较为丰富。糯米中支链淀粉含量高,制作粽子时加水量少,支链淀粉可形成透明的、高黏度的液态物,所以口感柔软、韧滑、香糯。但冷却后,支链淀粉会重新形成比较致密的结构,黏性和韧性进一步增大,超出胃肠道机械消化的能力,不建议食“凉”粽子。粽中的瘦肉、鸡蛋、红枣等食物的营养素种类也较为丰富。另外,粽叶有清热解毒、消食去脂的功效,还可作为天然防腐剂,便于粽子保存。
粽子里脂肪和糖的含量都很高。例如豆沙粽子(195千卡/100克),每100克粽中含糯米约30克,豆沙20克,制作豆沙馅时,白砂糖/红豆的比例要占到1/5以上,个别达到1/1。吃100克豆沙粽,光白砂糖就要食入5~10克,如果不限制食用量,糖尿病患者食后会引起血糖升高,损伤胰岛功能,不利于血糖的控制和稳定。
肉粽(200千卡/100克)多选用五花肉、叉烧肉,肉粽中脂肪热量超过20%,且以饱和脂肪为主,心血管病患者吃多了可增加血液黏稠度,影响血液循环和消化功能,进而对血压、血脂、血糖均有影响。脂肪的消化需要胃、胰脏、胆囊等的共同作用,对胃肠道病患者,食粽过多会加重消化器官的负担。
软糯的粽子黏性大,消化慢,对消化功能减退的老年人和消化功能不健全的儿童是一种负担,过量进食会造成消化不良,出现腹胀、腹痛等症状。
另外,食粽不可囫囵吞咽,以避免枣粽中的枣核进入食道。
食粽忌“凉”,故冰镇啤酒、冰饮料、 冰激凌等冰冷食物应与粽子错开食用,否则很容易出现恶心、呕吐、腹痛、腹胀或腹泻等胃肠道症状。
端午(五)还有食“五红”、“五黄”的记载。“五红”通常指苋菜、茄子、红萝卜、西红柿和虾(熟后变红色)。“五黄”通常指黄瓜、黄鳝、黄鱼、鸭蛋黄和雄黄酒。食“粽”同时,搭配丰富的蔬果、肉、蛋等副食,“主副食”搭配,营养均衡。
对食“粽”有限制的“三高”人群,“白粽”(仅用糯米)或“杂粮粽”(糯米中添加粗粮)是不错的改良食品。
消化功能减退的老年人,可以制作“醪糟”食用,可促进消化液分泌,增进食欲,但醪糟含酒精,肝病患者不宜食用。
麦芽中淀粉酶含量较为丰富,有助于消化淀粉类食物。食粽时喝些麦芽水,也有助于消化(麦芽是指大麦成熟果实经发芽干燥的炮制加工品,药店有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