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安全标准要瘦身更要健体
国家卫计委日前透露,去年启动的食品安全国家标准整合工作将于今年年底前完成,届时,食品安全标准数量将从5000多项压缩为1000项左右。相较于空前的清理力度,舆论似乎更关注这原来的5000多项标准都是些啥,更有人质疑,如此多的标准咋就管不好一个食品安全呢?
数量多从来就不必然意味着质量高、效力强。近些年来,食品安全事件屡见报端,毒奶粉、苏丹红、镉大米、“烂果门”等事件,不断挑战着公众心理承受底线。这也从侧面说明,保障食品安全,远不是标准数量的问题,有时反而会因为数量过多、项目过繁,而导致交叉、重复、矛盾、缺位、滞后、模糊等情况,为一些不法分子找漏洞、钻空子留下空间。保障“舌尖上的安全”,先从做减法开始,体现了监管工作“瘦身健体”的思路,值得肯定。
瘦身是前提,健体才是目的。倘若仅是数字变化,5000和1000并无本质差别。既是清理,就要以科学视角重新选择、制定新标准,使之充分体现时代性、实用性和普适性;既是整合,就要按立法的逻辑统筹规制,形成条理清晰、内容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切实实现补漏洞、搞疏通、去冗杂、求精确,才能将标准的数量优势转化为质量优势,让瘦下来的食品安全标准成为坚强有力的“肌肉男”。
标准真正产生效果,关键还在于实施环节要落地生根,在于监管部门的秉公执法,在于食品行业、企业的学法守法和广大消费者的懂法用法。对于监管部门来说,面对违法行为,要的是铁面无私、坚决打击,而不能姑息纵容、徇私枉法;对于食品行业、企业来说,要的是熟知标准具体要求,自觉在食品安全标准范围内生产、经营、销售,不钻制度漏洞、不怀侥幸心理;对于广大消费者来说,要的是每个人都依法维护自身利益,对不符合安全标准的食品坚决说不,对涉嫌违法犯罪的行为积极举报,举社会之力让违法者无利可图、无路可走。
食品安全标准从无到有,从制定修改到清理整合,承载着老百姓对于“吃得放心”的殷切希望。“瘦身”正在进行,能否在此基础上实现“健体”,让食品安全标准掷地有声、坚强有力,我们拭目以待。(李振洋)
编辑:周智宇责任编辑:周智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