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揭秘“神奇预警”:地震波与地震信息传播的时间差

12.10.2014  12:58

云南网讯(记者 杨之辉)在云南景谷6.6级地震发生后,有报道称“景谷发生6.6级地震后,普洱市和昆明市的终端用户分别获得了15 秒和67秒的地震预警信息。”,消息引起广泛关注,很多网友惊叹“不可思议”。而两个月前的鲁甸6.5级地震后,也有类似的报道,并在报道中表示取得一定的减灾效果。

那么,昆明市民提前获得“神奇预警”是如何是否真的如此?究竟地震预警是什么概念?地震预警和地震预报是否是一回事?地震预警到底能做什么?围绕网友关注的种种问题,11日,云南网记者独家专访了云南省地震局科技处副处长李春光。

在他看来,通过鲁甸地震和景谷地震的对比,造成伤亡人数差异的原因主要是人口密度、民居抗震能力和地质地貌条件差异。但就当前来说,防震减灾需要全社会各大体系的综合能力的提升,如加强农居抗震设防,推广减隔震技术,加强地质环境整治,民众应对灾害能力和包括预警技术在内的地震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等方方面面。

预警不等于预报

首先,地震预警与预报最根本的区别在于,预警是在地震发生后,而预报则是在地震前。”李春光指出,地震预警不等于预报,当前我国大多数普通民众对地震知识仍知之甚少,对地震预警有一些误解和质疑,甚至将地震预警等同于地震预报。

据李春光介绍,地震预警是近年来出现的新型防震减灾技术,其原理是利用地震波和电磁波的传播速度差异,在地震发生后根据观测到的地震波初期信息,快速估计地震参数并预测对周边地区的影响,抢在破坏性地震波到达之前,发布地震动强度和到达时间的预警信息,使企业和公众能够及时采取应急处置措施,减轻地震人员伤亡和地震引起的次生灾害损失。

与之相比,地震预报虽然和地震预警只有一字之差,但本质上却截然不同。

目前,但是人们对地震的发生机制和地壳结构的了解还很粗浅,所以目前准确地震预报仍然是一个世界难题,而且短时间内难以取得突破。”

地震预警抢出的是地震波和地震信息传播的时间差

以本次景谷地震为例,震中到昆明市区的距离大概是300 公里,以光速传播的信息的传播速度为30 万公里每秒,我们可以简单地认为预警信息从震中传播到昆明市的时间为0 秒,如果取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为6 公里每秒,地震波从震中传播到昆明的时间是50 秒,扣除布置在震中区周边的烈度计接收到地震波、数据处理的时间约5秒,那么,昆明城区的终端用户在地震波到达前45 秒可以收到预警信号.这就是地震预警的基本原理。”李春光说。

地震预警抢出的是地震波和地震信息传播的时间差。”李春光说,“时间差在一定区域内形成了几秒到几十秒的预警时间,距震中越远预警时间越长。

地震预警:震中周边30公里范围是盲区

李春光指出,地震预警技术也有一些短板,由于地震发生后预警系统需要一定响应时间,所以震中周边30公里左右的范围还是预警盲区。

对于6.5级以下地震,预警的作用并不明显,因为地震的破坏范围比较有限。而一般情况下,距离震中30公里以内的极震区的居民最需要逃生。

李春光介绍说,以鲁甸地震为例,通过震后的灾情调查,极震区的范围并不大,但是从理论与技术上,在这个范围内几乎不可能在地震波到来之前让居民收到预警,这个就是我们所谓的预警盲区。而居住在距离震中70 到250 公里范围内的人们没有必要紧急逃生。

对于逃生,预警技术最有贡献的就是距离震中30-70公里左右范围内的人员,可以获得6秒左右的逃生时间窗口,对于家庭或者人员稀疏的情况下,可以采取撤离或者找安全地带躲避的措施,但是如果是在学校、医院、车站等人员密集场所,如此之短的时间进行有序。安全的撤离或者躲避也是一个系统工作,并不简单。

因此,目前,地震预警最有意义的是对一些生命线工程采取紧急处置措施,如煤气自动关闭、电力自动切断。高铁紧急制动等,避免次生灾害。当然,只要不引起恐慌或生命财产损失,为一定区域的人们提供预警信息如果能够起到安定人心的作用,也未尝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