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旅游”: 乡愁大理的一道好风景
□ 本报记者 杨磊
“哇!每一块布打开都是一个惊喜。”5月3日,位于“白族扎染之乡”——大理市喜洲镇周城村的大理市璞真扎染博物馆内,来自陕西的李清开心地向同伴“炫耀”自己做成的扎染方巾。像天空一样蓝的布上,六朵白色的小花环绕着一朵白色的四叶草迎风开放。李清告诉记者,这是她在白族老奶奶的指导下,足足花了近一个小时才完成的作品。
近年来,我州旅游业逐渐从大众观光型向休闲、度假、体验型发展,特别是从“乡愁大理”的视角发展和推介大理,逐渐探索出了一条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与旅游发展相融的路子。
“今年五一节期间,我们璞真扎染博物馆接待游客2460人,大部分都是散客。”璞真扎染博物馆负责人段树坤对记者说。段树坤是白族扎染技艺州级代表性传承人,他的妻子段银开是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夫妻俩创建了璞真扎染博物馆,将民族特色和文化旅游相结合,闯出了一条“非遗+旅游”的发展之路。
5月3日下午5时,太阳已经西斜,璞真扎染博物馆内仍有许多游客坐在小方桌前“飞针走线”,染坊里的甩干机“嗡嗡”地转着。院外,一些拿到自己“杰作”的游客小心拆线,然后怀着一种“仪式感”的心情慢慢打开自己手里的布团……段树坤介绍说,他们最多的时候一天接待客人2000人。
从简单的扎染制作、售卖开始,发展到现在,璞真扎染博物馆已经成为一个集扎染生产性保护、扎染文化展示教育、扎染技艺体验制作、扎染旅游商品售卖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平台,既为扎染技艺的活态传承创造了广阔的空间和舞台,也为大理的民俗旅游发展提供了一个成功典范。“近两年,越来越多的客人喜欢上民俗体验项目,做扎染、做乳扇已经成为我们旅游推介的项目。”导游李露说。
随着“乡愁大理”建设的不断深入,“非遗+旅游”的融合发展模式渐渐展开了前景。在大理市上关镇,白族甲马州级代表性传承人张瑞龙的白族甲马传习馆从2016年开始,便迎来一波又一波的游客。人们有的慕名而来,有的由旅行社介绍来,在张瑞龙和儿子张春政的指导下,印制出了一张张心仪的白族甲马,也深刻感受到了白族民俗浓浓的乡愁。“今年五一节期间,我们家接待了500多名客人。父亲被邀请到云南民族村作非遗展示,我则被附近一家经营花海的公司邀请去给游客作展示。”张春政对记者说。
“大理州是文化和旅游部公布命名的21个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之一,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富集。‘非遗+旅游’应是一道双赢的风景,它能让人们除了欣赏秀美的苍洱风光和风景名胜之外,还能够体验当地人的一种生活方式,获得精神层面的满足,从而达到真正深度旅游的目的。”大理州非遗保护中心主任赵向军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