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青蒿素 云南民族医药也大放光彩

10.10.2015  11:18

 

青蒿素是传统中医药送给世界人民的礼物,对防治疟疾等传染性疾病、维护世界人民健康具有重要意义。青蒿素的发现是集体发掘中药的成功范例,由此获奖是中国科学事业、中医中药走向世界的一个荣誉。”这是近日刚刚摘取2015年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的中国女药学家屠呦呦,向外界表达的获奖感言。


正如屠呦呦在获奖感言中所说的,青蒿素的成功体现了中药宝库的价值,而有着“植物王国”“百药之乡”美誉的云南除为青蒿素研发作出重要贡献外,还孕育着多姿多彩的民族医药。


小伙伴们,今天就跟着新闻君走进云南,近距离感受一下云南民族医药的发展吧。

 


 

走进昆药集团,了解青蒿素的前世今生

 


 


青蒿素及其主要衍生物蒿甲醚被国际社会誉为“中国给人类最大礼物之一”。然而鲜为人知的是,云南也是化解这场危机的 “功臣”之一。


新闻君9日在云南昆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了解到,云南是全国最大的蒿甲醚生产基地、也是最早实现大规模提取青蒿素的地区,被称为中国抗疟疾历史上的三大重镇之一。其中担负起青蒿素提取及产业化发展重任的,便是昆药集团的前身昆明制药厂。


以青蒿素为基础的抗疟疗法的发现可以追溯到上世纪60年代,当时在云南昆明的‘昆明制药厂’参与了此项研发工作”。昆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徐朝能介绍,从上世纪70年代昆药参与青蒿素项目的开发以来,青蒿素类药物的发展一直是公司的战略主攻方向。经过数年的辛勤劳动, 1987年国家卫生部批准了昆药集团生产蒿甲醚原料和蒿甲醚注射液两个一类新药,昆药第一家将青蒿素类产品推向国际市场。1990年,蒿甲醚渐渐撬开了国际市场的大门,开始远销海外。


目前,昆药集团拥有了青蒿素业务完整的产业链,成为全球最大的抗疟药原料药生产基地,也是全球品种最全的抗疟药品供应商,亦成为云南出口青蒿素占全球半壁江山的主要依托,蒿甲醚制剂连续10多年位居中国药品单一制剂出口首位。徐朝能说,该集团拥有七个蒿甲醚系列产品品种,其中蒿甲醚注射液、复方蒿甲醚片两个品种被收入WHO的基本药物目录,成为国际知名药物。参与起草制定的5个蒿甲醚系列药品质量标准收载于国际药典标准。此外,昆药集团也在世界多个国家、地区完成了蒿甲醚系列制剂及其他优势产品的国际注册、销售。


当下,心脑血管疾病已成为新的世界性疾病,云南特色植物三七系列药品,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治愈有着独特的功效”。徐朝能称,未来,昆药集团还将以三七系列、青蒿系列、天麻系列、中药产业现代化为重点发展领域。也许,更多的云药将创造更多的“中国传奇”。

 


 

走进云南百草园,感受丰富多样的民族医药

 


 

得天独厚的药物资源

 


 


云南境内拥有25个少数民族,其中15个独有民族,形成了以傣族医药、藏族医药、彝族医药为代表,纳西族、佤族、哈尼族等其他民族医药为分支的多元一体民族医药体系,成为中国民族医药多样性最丰富的省份。调查显示,云南境内共有天然药物资源6559种,占全国12807种的51%,其中药用植物6157种,药用动物372种和药用矿物30种,民族民间药用植物4000-5000种,是中国药用植物的一大宝库,具有民族医药发展的天然优势。



2014年,云南生物医药产业经济总量已达1013亿元。其中,民族药工业产值占全省生物医药工业总产值的80%左右。



云南省科技厅官方人员认为,民族药是生物医药产业里最具发展潜力的领域,可通过支持历史悠久的藏药、彝药、傣药等特色民族药基础理论研究开发新药、院内制剂、保健品、功能食品及相关的健康产品,把云南建设成中国最重要的、面向南亚东南亚的天然药物原料基地和重要的天然药物、生物疫苗研发生产基地。

 


 

各具特色的民族医药

 


 

 

位列中国四大民族医药的傣医药和藏医药在云南少数民族地区医疗卫生体系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傣族在2500多年前就有了自己的医药体系,其理论是,人体由风(气)、水(血)、火、土“四塔”构成,根据“四塔”之盛衰,选用四个成方并配其他药物以调整患者体内“四塔”间的平衡。傣医治疗疾病还有一些独特的药剂,如睡药、敷药、蒸药、薰药、研磨药、刺药等。


历经千年的藏医药被称为“雪域奇葩”,因其完整的理论体系和丰富的临床实践成果在国际医疗界备受关注,对于一些慢性病、多发病和疑难病更有独特疗效。其诊断方法亦采用望闻问切,将疾病分为热症与寒症两大类。常用药是由多种药物配制的成药,内服药物采取“热者寒之”、“寒者温之”的原则;外治有灸疗、放血、拔罐、热酥油止血、青稞酒糟贴敷外伤患处等。


云南各民族在数千年与疾病作斗争的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应对疾病的方法,经长期实践的反复验证,显示出独特的临床疗效,为临床医学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云南加大民族医药发展

 


 

 


民族医药是云南医药体系中不容忽视的部分,多年来该省“内外兼修”加大民族医药发展。


云南早已认识到在民族医药资源方面的优势,且做了大量的部署和投资工作。目前已成功开发了一系列民族医药品牌,如云南白药系列、灯盏花系列、灯台叶、灵丹草、血竭等。还通过强化民族医药基础设施建设、民族医药重点专科建设、民族医药制剂研发和适宜技术推广等方式,提升了该省的民族医药服务能力。


此外,云南也十分注重民族医药对外交流合作。2011年,云南省卫生厅参与举办了“大湄公河民族医药发展论坛暨第四届湄公河次区域传统医药交流会”,来自泰国、缅甸、老挝和中国的中医药、民族医药专家360人出席了会议,共同探讨了合作开发湄公河次区域传统医药的经验。

涨姿势

随着国家层面不断加大对民族医药发展的支持力度,云南民族医药也迎来了发展黄金期。目前,该省已出版了7部《傣医本科教材》和傣、彝、佤、纳西东巴医药等民族医药书籍10余部,研发民族药院内制剂400余种。在傣族和彝族集居的西双版纳州、楚雄州,还研究制定了一批傣药、彝药的民族药标准。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官方人员曾透露,未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还将加大民族医医疗机构基础设施条件建设,切实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的就医条件,同时将加强全国重点民族医医院、全国民族医重点专科(专病)等项目建设,发挥民族医药特色优势,提高民族医药的临床疗效。


看到这些举措,相信我们大云南的民族医药发展前景定是一片明朗。


 


(本网综合中新网、云南网、昆明信息港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