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有信仰,网络更清朗

03.04.2015  16:36

    “你不要伤心,望你无论如何要为中国革命努力,不要脱离革命战线,并要用尽一切的力量教养虎、豹、熊三幼儿成人,继续我的光荣的事业。我葬在大庾梅关附近。十二时快到了,就要上杀场,不能再写了,致以最后革命的敬礼。”这是烈士刘伯坚给妻子的最后一封信。

    1934年,中央红军长征,刘伯坚奉命留下,任赣南军区政治部主任,与项英和陈毅一道留在敌后坚持斗争。1935年2月,苏区中央分局和赣南省级机关陷入国民党的重重包围。在突围的过程中,刘伯坚打光了所有的子弹,不幸被捕。面对生与死,他选择了后者,选择了信仰。

    由烈士的壮举反思今日,有人悲观地认为,当下时代的年轻人缺乏信仰。这仿佛成了今天的一大终极命题。不可否认的是,“互联网+”时代价值多元,思想也不再单一。或许我们不能简单地站在道德角度,去指责年轻人缺少信仰。毕竟,这是一个变革的大时代,每个青年人也有张扬个性的权利。然而,新媒体的出现改变了信息的传播特征:即时性、开放性和互动性。诸如“我爸是李刚”、“郭美美事件”等新闻不可避免地对冲了青年人的价值理想。

    然而,在“互联网+”时代,青年人却也一直在埋头努力。前些年,动辄在网络上搞“人肉搜索”的现象如今少了许多,人们变得更加淡定和理性。这不是偶然,许多变化让人眼前一亮。明星鹿晗的一群“90后”、“00后”年轻粉丝,甚至提出了理性追星的倡议。让人觉得不可思议,这是来自年轻人在这个时代自我反省的成果。

    乐观的背后,还存在不少忧虑,互联网远远没有达到天朗气清的程度。2014年12月中旬,一个视频流传于网络:一名男青年聚会迟到,随即开了一瓶白酒倒在碗里一饮而尽,让网友惊呼。可是,连锁反应并没有就此停止,网络上拉开了拼酒的序幕,“一斤哥”、“二斤哥”直到“七斤哥”。如此闹剧,不少人在微信上疯狂转发,让人哭笑不得,无形之中给青年做出了负面示范。

    “互联网+”时代,一方面给予了青年个性发展的可能性,但另外一方面群体行为的无意识行动替代了个人的有意识行为,以发泄为目的的群体自发集结的行为,让网络中的年轻一代面临“失序化”。“互联网+”的低成本,导致负面的网络道德对青年信仰的解构。

    这个时代面对青年人,不能空谈信仰。信仰建设也并不能一蹴而就,需要整合社会的各类资源,对网络中负面信息做一定的限制,净化网络环境,为青年营造一个向上向善的清朗环境。青年在“互联网+”时代,不妨保持更开放的心态。毕竟,多元的时代,除了怀疑一切之外,应该有所坚守,这是信仰弥足珍贵之处。不妨根据固有的需求,用正确的方式展现个性。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外化于行,内化于心。这需要过程,社会不妨更加宽容,给青年人一点时间,帮助他们度过迷茫和彷徨。

    不过,在青年信仰上,社会文化不能放任青年向其他文化靠拢。需要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价值挖掘,让青年在文化素养上变得更加厚重。同时,要寻找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青年需求之间的精妙结合点,为青年信仰搭建更好的平台。如此,面对复杂的环境,青年才能不再困惑,社会也可也不再纠结。青年有信仰,网络变得更清朗。此时,我们已经出发,不过,还在路上。(中国青年网特约评论员 章正)

编辑:陈盈盈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