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后尼泊尔,去旅游可安全?

21.07.2015  15:45

          从太空俯瞰地球,在北半球白雪皑皑的喜马拉雅山脉南麓,有一片翠绿色的谷地,它是全世界背包客心中的圣地——尼泊尔。2015年4月25日,8.1级大地震突袭尼泊尔,山地王国所有的色彩在这一天崩塌。如今,地震过去两月有余,尼泊尔安全了吗?

                地震7周后,尼泊尔政府曾对外宣称,加德满都谷地的大部分世界文化遗产已对游客重新开放,呼吁游客重新回到尼泊尔。文物部门主管达哈尔6月15日说:“尼泊尔很安全,不用担心……” 事实果真如此吗?那些曾让世人惊叹的文化遗产还有多少留存,尼泊尔还值得人们去吗?

 

巴德岗杜巴广场,精美的布彭德拉·马拉(King Bhupatindra Malla)国王立柱逃过一劫。

加德满都谷地
博达佛塔:塔顶尚在修复

              加德满都谷地是考察团此行最重要的目的地之一,因为尼泊尔旅游业的“核心资产”都在这儿。6月30日下午1时许,考察团抵达加德满都,又旧又小的机场大厅,因为旅客寥寥,显得空荡,记者所在的考察团似乎是机场内唯一的旅游团队,同下飞机的除了当地人,还有几名美国背包客。当地导游卡尔苦笑着告诉记者,这是他地震后接待的第一个团队,两个多月来,他一直没有收入。
              汽车载着我们直奔加德满都地标建筑博达佛塔(Boudhanath)。这个世界最大的复钵状半圆形佛塔建筑,在这次地震中顶部开裂,周围小佛塔部分坍塌。尽管塔顶尚在修复,但虔诚的人们早已行走其间。博达塔广场之内,数十家商店已开门迎客。广场之外,是一条车水马龙的狭窄街道,嘈杂拥挤,灰尘漫天,周边医院、商店、银行均正常营业。


加德满都杜巴广场:湿婆-帕尔瓦蒂神庙仍在
              杜巴广场意为皇宫广场,总计3个,是尼泊尔历史上3个王国的王宫广场,分布在加德满都河谷的3个古城:加德满都、帕坦和巴德岗,代表了尼泊尔16世纪前后文化、建筑、艺术的巅峰。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估,此次大地震加德满都杜巴广场有约8成建筑坍塌,巴德岗杜巴广场和帕坦杜巴广场各有一半古建筑损毁。
                抵达加德满都的第二天,我们走进毁坏最为严重的加德满都杜巴广场。它是尼泊尔的心脏,活女神库玛丽的居所。售票点不远处即能看到散落一地的废墟。许多建筑被红绳围起,并立上警示牌,提醒人们不得靠近。越往里走越让人扼腕叹息,一些建筑已经基本被夷为平地,有的全貌尚在,却不得不使用木条加固。供奉着湿婆的马居德瓦尔庙(MajuDeval),是加德满都杜巴广场最大的寺庙,庙主体已经全毁,只剩下巨大台阶。克利须那神庙            (ChyasinDega)全被夷为平地,只剩世界文化遗产标志。广场南部遭遇重创,损毁的两座核心建筑是普拉塔普·马拉(King PratapMalla)国王立柱与独木庙(Kasthamandap)。国王立柱如今只剩下光秃秃的柱身,柱顶曾是他和他簇拥着的王后、王子们的金像,已在地震中坠落。据旅居尼泊尔的国际领队叶凉、摄影师老牛统计,加德满都杜巴广场主要建筑共损毁8座。
              尽管满目疮痍,但留存下来的遗迹仍能让人感受到它曾经恢宏的气势。欣慰的是,活女神库玛丽和她精美的宫殿还在,作为旅游标志的湿婆-帕尔瓦蒂神庙还在。

 

尼泊尔的商店大多已恢复营业,此为博达佛塔旁的商铺。


巴德岗杜巴广场:最精美的国王立柱尚存
              加德满都河谷3个杜巴广场都有国王石柱,巴德岗的布彭德拉·马拉(King BhupatindraMalla)国王立柱被公认为是最精美的一座,幸运的是,此次地震这座立柱得以保存,而其余两个均在这次地震中倒塌。然而,建造在六层红砖基座上的法希得噶神庙(Fasidega)却遭到严重损毁,顶部坍塌,只保留了底座的部分雕塑。巴德岗杜巴广场损失主要建筑3座。重要建筑如国王的55扇窗宫殿、吉祥天女石庙、帕斯帕提那神庙、国家美术馆和金门等都没有遭受严重破坏,皇宫内部也状况良好。


帕坦杜巴广场:克利须那神庙幸存
            帕坦杜巴广场主要建筑损毁4座,哈利桑卡神庙(Hari Shankar Temple)全部倒塌,犹加纳兰德拉·马拉(King YoganarendraMalla)国王立柱也已倾倒,广场最古老的Jagannarayan神庙、Manga Hiti水池前的Mani Mandap木亭均已夷为平地。幸而,南亚石建筑的最高杰作——两座克利须那神庙石质建筑得以幸存。


斯瓦扬布纳寺:主体基本完好
                斯瓦扬布纳寺(Swayambhunath)是尼泊尔加德满都城区的一处古建筑寺庙,它是全世界最古老的佛寺。因为寺庙周边有大量猴子,它又叫“猴庙”。此次地震猴庙主要建筑损毁一座,佛塔前锡克哈拉风格的阿难陀普尔塔(Anantapura Temple)坍塌,猴庙主体则基本完好。其他建筑不同程度损坏。考察团造访猴庙的当天,工人们仍在清理废墟,大量猴子照旧栖居在寺庙周边。


帕斯帕提那神庙:受损轻微
              立于巴格马蒂河畔的帕斯帕提那神庙(Pashupatinath),是尼泊尔最大的印度教神庙,也是印度教最重要的四座湿婆神庙之一。那里是尼泊尔人生命和灵魂的归宿,印度教徒去世后,往往选择该庙进行火葬。庙内有众多苦行僧。此次考察由于时间紧张,我们未能进入神庙,只能远观。车经过时,刚好有烟雾从庙内升起,导游说,那是印度教徒正在火化。据了解,帕斯帕提那神庙在此次地震中受损较轻。


那罗衍金翅鸟庙:没有重要建筑倒塌
            该庙又名昌古纳拉扬神庙(Changu Narayan Temple),至今已有1600年的历史,被公认为尼泊尔已发现的最古老的印度教寺庙。庙内半人半鸟的金翅鸟(哥鲁达)石雕是5世纪的古老作品。据叶凉记载,此次地震该庙虽破损严重,但没有重要建筑倒塌,石雕也全部可以抢救,不过主殿的四周支柱全部破裂。


蓝毗尼 释迦牟尼诞生地保存完好
              7月3日,考察团探访世界文化遗产、佛祖释迦牟尼诞生地蓝毗尼时发现,蓝毗尼在此次强震中保存完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建筑物没有受损,古印度孔雀王朝时期的阿育王石柱、讲经坛、菩提树、水池均保持原样。中国在蓝毗尼修建的中华寺在此次地震中也毫发无损。
守护蓝毗尼的女兵告诉云信记者,地震发生后,蓝毗尼所有列入世界文化遗产的建筑都进行了检查,没有发现损坏。虽地震后游客人数有所减少,但朝圣者依旧络绎不绝,主要以印度游客为主,云信记者还遇到了两名日本游客。小镇的商店、餐馆、加油站也都在营业。
值得一提的是,从首都加德满都到蓝毗尼的公路约有300公里,是尼泊尔的主要交通干道,虽然许多路段崎岖难行,但此行一路畅通无阻,交通状况尚好。

 

帕坦杜巴广场的克利须那神庙,是南亚石建筑的最高杰作,在此次地震中得以幸存。


奇特旺 奇特旺国家森林公园未受影响
            位于尼泊尔南部拉伊平原的奇特旺国家森林公园,在这次地震中基本未受影响。该公园曾是尼泊尔皇室狩猎的私人领地,也是世界罕见的亚洲独角犀牛栖息之地和孟加拉虎的最后藏身地之一。
              7月2日,考察团一行骑大象穿越原始森林探险,沿途景象非常壮观,成群结队的梅花鹿随处可见,色彩斑斓的野鸟从身边飞过,猿猴在参天大树间跳越。在一片开阔的草地,还偶遇正埋头吃草的白犀牛母子,它们宛如身披盔甲的战士,对我们的到来毫不畏惧,可爱的小犀牛依偎在母亲身边,对我们好奇张望。
                次日下午,考察团在附近的拉普梯河上乘独木舟顺流而下,一路上看到许多美丽的野鸟,还与数条鳄鱼“擦肩而过”,成为生命中珍贵的体验。
从加德满都至奇特旺需要走约6小时,其中有不少山路,但路况正常。

 

加德满都一所孤儿院最小的孤儿,年仅三岁,在地震中失去双亲。

小贴士
震后尼泊尔吃住行提示
交通:尼泊尔交通设施总体落后,但在我们8天的行程中,到各个景点的交通均比较畅通,没有遇到堵车、路面塌陷等情况。到蓝毗尼、奇特旺的公路也非常通畅,路面状况良好。
餐饮:受地震影响,有部分中国餐馆已经关门,但仍有许多开门营业,而且味道不错,卫生情况尚可。建议避免在路边摊吃东西。
酒店:考察团入住的三家酒店设施状况良好,干净卫生,服务较好。仅在加德满都泰米尔区入住的酒店发现水质略微偏黄,不过用来洗脸没有问题。在博卡拉和奇特旺国家公园的酒店,水质都很好。建议喝的水必须煮沸,或喝瓶装矿泉水。现在是淡季,尼泊尔很多旅馆都在打折优惠。
供电:受地震影响,一些餐厅、酒店的确存在电力供应不足的问题,但基本各家都有发电机,能很快解决问题。
疫情:从我们八天的考察来看,没有听说或遇到疫情。
网络:很多酒店、酒吧、咖啡馆都有WiFi,信号还算不错,大部分免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