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士施一公:优秀学生应该具备的品质

23.03.2015  19:49

    【学术人生】

    施一公,世界著名结构生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院、美国人文与科学院外籍院士。1998年—2008年任教于普林斯顿大学,现为清华大学生命学院院长,科技部蛋白质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首席科学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创新研究群体学术带头人,国家“千人计划”专家联谊会会长。日前,他在“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学生学术交流会上生动讲述数个令其记忆深刻的故事,引导学子对自身的未来进行深入思考。本版今日特将施一公院士对自己学术经历的回忆及对优秀学生应该具备哪些品质的理解整理成文,与读者共同分享他对科学研究的体验。

    我曾是300万留学生之一,而现在是归国群体中的一员

    1967年,我出生在河南省郑州市。两岁时,随父母举家迁往位于河南中南部驻马店市的一个偏远村庄。在村子里生活了三年之后,我们搬到了附近的一个镇上。1978年,在我小学四年级的时候,我第一次见到了外国人——一位来自新西兰的游客。全镇为此举办了一场特别的表演,热情欢迎这位远道而来的客人。我在驻马店市度过了11年的难忘时光。1985年,我进入清华大学学习生物学并于4年后获得学士学位。

    1990年春,我在上海虹桥机场与母亲、姐姐和祖父母告别,前往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学习分子生物物理学,在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度过了5年的时光。在那里,我不仅痴迷于前沿的科学研究,而且享受着奥里奥尔棒球比赛和切萨皮克海湾的蓝蟹。1996年,我又开启人生的另一段旅程——前往位于纽约的斯隆凯特林癌症研究中心开始了博士后的研究生涯。在那里,我接受了更多在生物物理领域的训练,特别是学会了如何利用X射线晶体学解析蛋白结构。

    从童年起,在我的心目中,“学术”二字便与一个美丽的小镇普林斯顿联系在一起——爱因斯坦在那里度过了他生命中最后22年的时光,但我从未想到将来有一天我也能成为普林斯顿大学的终身教授。1998年我博士后训练结束后,成为普林斯顿大学分子生物学系一名助理教授,并一路很快晋升,最终成为分子生物学系建系以来最年轻的全职教授——梦想成真!对于程序性细胞死亡的研究使我获得诸多荣誉。我的家人和我一起享受着在“花园之州”——新泽西的生活。我的“美国梦”似乎已经实现。

    然而,在我内心却始终有一个声音在召唤。自1992年以来,中国的经济和社会生活经历着前所未有的发展,变化日新月异!作为一个传统的中国人,我不想做一个大洋彼岸的旁观者,我希望成为祖国发展的积极参与者!我在中国接受了良好的从初级到本科的教育,我的成功离不开那些一路支持我的人——我在乡村的伙伴、敬业奉献的恩师、相互关心的邻居、我敬爱的父母和曾经在各种情况下帮助过我的人们,我希望回报他们。内心的召唤难以抗拒!2008年初,我全职回到清华大学,并辞去了在普林斯顿大学的终身教职。我的举动震惊了我在美国和中国的同事。我告诉在河南年迈的母亲:您的儿子回来了!我百岁的祖父给我发来一封手写的四页长信,表达了他对于我决心回国的赞许和喜悦。过去的六年半时间是我整个人生中最快乐的时光。作为一名清华教授,我尽最大努力教导充满创新精神的本科学生如何进行批判性思维;作为一名科学家,我与我的博士生一起致力于结构生物学的前沿研究;作为生命科学学院的院长,我招募了80多位优秀的年轻学者来清华开始他们的独立学术生涯;作为一名“海归”,我引入了基于终身制的人才引进和评价体系,推动了学校人事制度改革;作为政府顾问,我协助起草了千人计划草案,以吸引卓有成就的海外优秀学者。

    我的个人经历也是我们这代人的一个缩影。对我们来说,1979年1月中美正式建立外交关系开启了一个新的时代。自那时起,越来越多的中国内地学生和学者赶赴美国深造,寻求接受教育和进行研究的机会。迄今,已有超过300万中国学生曾赴西方学习,造就了可能是史上最大的留学浪潮。这一浪潮对中国乃至整个世界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这其中100多万名留学生已经回国。我曾是300万留学生之一,而现在是归国群体中的一员。

    1847年,第一位赴美留学生容闳到达美国东岸,在美国耶鲁大学学习并于1854年获得学士学位。1872年,他帮助首批30名中国幼童赴美学习。在很大程度上,容闳可以说是现代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先生有一个梦想——他希望中国和她的人民和平崛起,走向繁荣。非常可惜的是,他生前未能看到实现这个梦想的一丝曙光。幸运的是,他的梦想被其后一代代中国人所传承。我有与容闳先生一样的梦想,我为了这个梦想赴美深造,又为了这个梦想回到了祖国。与容闳不同的是,我将会看到这个梦想变成现实。

编辑:廖拓溪责任编辑:徐婷 1 2 3 下一页 尾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