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上海远程指导 援滇“心·肝宝贝”创新精准扶贫模式

11.09.2018  16:51
今年,上海援助云南贫困地区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和肝病患者的“心?肝宝贝”公益救助项目,开启创新医疗精准扶贫模式。 芊烨 摄

  中新网上海9月10日电 (记者 陈静)院士远程坐镇,资深专家现场主刀带教——今年,上海援助云南贫困地区先天性心脏病儿童和肝病患者的“心·肝宝贝”公益救助项目,开启创新医疗精准扶贫模式。

  10日,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的远程会诊中心,两台高难度手术画面正从云南昆明和大理实时传送过来。大屏幕上,画面一端是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医院院长樊嘉教授和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医院心内科主任葛均波教授;另一端的两个手术室里是中山医院先心病手术专家团队和肝外科手术专家团队与云南当地医生们在远程指导下进行手术。

  院士们紧盯着屏幕,不时通过互联网远程视教系统,与主刀医师用简洁的专业术语进行沟通,不时提出指导意见。 芊烨 摄

  院士们紧盯着屏幕,不时通过互联网远程视教系统,与主刀医师用简洁的专业术语进行沟通,不时提出指导意见。屏气凝神的手术过程中,在场者时而可以听到监护仪传出的嘀嘀声。

  “心·肝宝贝”公益救助是复旦大学去年启动的,推进对永平的定点扶贫项目之一,是“福平医疗救助基金”的首个救助项目,旨在为经济困难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和肝病患者提供医疗救助。2018年“心·肝宝贝”公益救助活动由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和“复旦大学陈灏珠院士医学发展基金”策划主办。今年,“心·肝宝贝”公益救助的覆盖区域从永平县扩展到大理白族自治州,全年将至少完成12例手术救助,其中10例先心病患儿童和2例肝病患者。

  当天,中山医院肝外科手术专家团队远程带教了2台高难度的肝肿瘤切除手术。其中一台为难度极高的肝右叶巨块肝癌切除手术。中山医院先心病手术专家团队共为7位先心病儿童进行了公益手术。

  90余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当代心脏病学主要奠基人之一、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陈灏珠教授表示:希望为西部贫困地区贫困家庭的先心病和肝病患者提供最优的医疗救助,也希望为他们解决后顾之忧,不要“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据悉,早在2007年,陈灏珠及其女儿陈芸、夫人韩慧华捐赠人民币100万元设立上海复旦大学教育发展基金会专项基金“陈灏珠院士医学发展基金”。近年来,该基金的“生命之花”项目致力于推动云南贫困地区医疗水平的提升发展和疑难复杂疾病的救治。

院士远程坐镇,资深专家现场主刀带教 芊烨 摄

  在医疗精准扶贫中,“陈灏珠院士医学发展基金”制定了“先学、后教、再做”循序渐进的帮扶模式。“先学”即云南医生分批来沪,在中山医院接受针对性的进修和培训。据统计,截至目前,来自云南的共151位心内科医生完成了为期半个月的理论学习班,12位医生完成了为期半年的心导管专项高级进修,目前仍有5位医生仍在进行心导管专项高级进修。

  “后教”即中山医院的专家们通过远程会诊的方式,指导公益手术,现场则由中山专家团队手把手带教当地医生;“再做”即在进修培训和带教学习的基础上,真正实现“授人以渔”,当地医生可以独立开展一定难度的手术。

  陈灏珠表示,“希望我们的扶贫项目能像人体的心脏,把带着氧气的血液输送到人体各个角落,形成一个贫有所医、医有所长的正循环。”(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