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艾专家解读艾滋病相关知识
新华网云南频道12月1日电 在第28个“世界艾滋病日”到来之时,云南省疾控中心性病艾滋病防治所所长马艳玲解读了艾滋病相关知识。
艾滋病是一种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它由感染艾滋病病毒(英文缩写HIV)引起。HIV是一种能攻击人体免疫系统的病毒,HIV把人体免疫系统中最重要的淋巴细胞作为主要攻击目标,大量破坏该细胞,使人体丧失免疫功能。因此,人体易于感染各种疾病,并会发生恶性肿瘤,病死率较高。HIV在人体内的潜伏期平均为8-10年,患艾滋病以前,可以没有任何症状地生活和工作多年。
1981年美国首次报告艾滋病病例。1982年,这种疾病被命名为“艾滋病”。1985年,一位到中国旅游的外籍人士患病后很快死亡,后被证实死于艾滋病,这是我国第一次发现艾滋病病例。
由于HIV的变异极其迅速,难以生产特异性疫苗,至今艾滋病无法治愈,对人类健康造成极大威胁。
艾滋病传播途径包括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其中性传播又包括异性性传播和同性性传播。血液传播包括共用注射器吸毒、输注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血液、血液成分或血液制品、使用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医疗器械、使用消毒不严的器械进行纹身、扎耳洞等。母婴传播是指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妇女可把病毒传给婴儿。
此外,唾液、泪液、尿液和汗液不传播艾滋病,与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滋病病人的一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接触不会传染艾滋病,蚊虫叮咬也不会传播艾滋病。
在艾滋病的预防上,马艳玲给出了几点指导意见:
1. 每次性生活坚持正确、全程使用质量合格的避孕套(安全套)可以有效减少感染艾滋病、性病的危险。
2.保持单一性伴侣是预防艾滋病经性传播的有效途径。许多性病会在生殖部位形成炎症或溃疡,使皮肤粘膜破损,大大增加艾滋病病毒进入体内的机会。性病患者比没有性病的人容易感染艾滋病,及时治疗并治愈性病是减少感染艾滋病机会的有效措施。
3.积极参与义务献血,不参加非法卖血和单采血浆。尽量避免不必要的输血或者注射相关血液制品,必要时使用检测合格的血液和血液制品、血浆代用品。
4.不去无行医执照或消毒措施不严的街头诊所、美容所等场所打针、输液、扎耳洞、纹身等。不与他人共用牙刷、牙签、剃须刀及有可能刺伤皮肤、黏膜的日常生活用品。
5.如果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妇在妊娠期进行抗病毒治疗、生产时进行安全助产、生产后采用人工喂养方式,婴儿出生后及时服用抗病毒治疗药物,可大大减少艾滋病的母婴传播。(记者 岳冉冉)
编辑:赵艳芳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