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时家门口“上班”忙时回家种地
3月11日一大早,元谋县物茂乡芝麻大村村民宋正红就提前来到了乘车点,等待葡萄基地派来的面包车把他和其他村民接到不远处的“上班”点打工,“以前大伙下地说是去‘干活’,现在都说去‘上班’,而且每天都有专车接送,上班超过8小时还有加班工资,每天结算一次,从来不用担心工资会被拖欠。”一边等车,宋正红一边说,在去基地打工之前,他们一家全靠发展黑山羊养殖来增加收入,但由于去年市场价格不稳定,一年下来也没有挣到多少钱,最后他还是选择走打工这条路,在春节前后不到50天的时间里,他一个人靠在葡萄基地打工的收入已经超过7000元。
近年来,随着元谋县绿色产业的发展壮大,带动了全县近5万多农民实现就近就业,打工收入近10亿元,靠在“家门口”打工实现增收,已经成为当地农民增收致富的新模式。
羊街镇下白邑村的段光全一家3口,在能禹蔬菜批发交易市场打工已有7个年头,今年春节过后,他们一家又来到交易市场,就想在菜季结束前打工多挣点钱。“我们在菜场,从事的都是搬运、分装、打包这样简单的体力活,一天下来全家能挣450元左右,还包两顿饭。”老段向记者介绍到,今年菜季结束,他们一家人的打工纯收入至少在3万元左右,菜季结束时正好可以回家种烤烟。
“以前在外面打工,照顾不了家庭不说,生活成本也高,在家门口打工,工资也不低,还能照顾到家里的老人和孩子,很轻松的就把钱挣到手了。”黄瓜园镇老范村村民唐贵芹在种下春番茄后也选择来到蔬菜交易市场打工,每天下来差不多能挣到180元左右。在她看来,闲时就在“家门口”打工,忙时就回家种地,既不让家里的农田荒废,又能挣到更多的钱,更重要的可以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小孩。靠着这几年种蔬菜和在市场打工,唐贵芹家不仅翻建了新房,而且还在去年买一辆新车,一家人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闲时在“家门口”打工,忙时就在家种地,元谋县农民通过在就近的“家门口”基地和交易市场打工,不仅学到了新的种植科技和管理技术,增长了见识、开阔了眼见,又可以将学到的技术应用到自家的种植上,还能照顾到家庭,维护了家庭和谐、社会稳定。靠在“家门口”打工实现增收,已经成为当地农民越来越幸福的生活新模式。
本报记者 吕瑾 通讯员 李自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