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雄农妇溺水涵洞被发现 村民呼吁沟渠加盖密封

12.04.2015  11:15

消防员进入涵洞搜寻遗体

    昭通市镇雄县泼机镇一名58岁的农妇在去年7月暴雨中失踪,家人一直苦苦搜寻未果。时隔8个多月后,失踪者的遗体漂浮于中屯镇境内一个涵洞内的河面上。待镇雄县公安局和县消防大队联手将这具遗体打捞上岸后,发现这具遗体保存得相当完好,没有任何腐败痕迹。法医尸检确认死者属于溺水死亡。

     事发 涵洞内发现一具遗体

    9日凌晨2时许,镇雄中屯镇小三峡水库管理员翟长远一行6人带着电筒,结伴钻入中屯镇中屯村大山坡下的一个涵洞内,在洞中河面上捕鱼。当几人深入到距洞口约两公里远的河段时,摸着一个黑乎乎、硬梆梆的物体,赶紧用电筒集中照过去,发现竟是一具女性遗体……几人当场吓得失声尖叫起来,慌忙转身离开现场,气喘吁吁地跑出涵洞,向中屯派出所报了警。

    接警后,中屯派出所民警迅速赶赴现场,派人严密守护涵洞,严禁有人冒险进入,以免发生意外险情。

    10日上午10时7分,中屯派出所向镇雄县公安局和镇雄县消防大队打电话报告了此事,并请求帮忙打捞和核查这具遗体。

     救援 消防进洞捞起遗体

    10日上午10时38分,镇雄县公安局分管刑侦工作的副局长陈彪立即带领刑侦大队民警和镇雄消防大队官兵抵达该涵洞入口。涵洞附近已经站满了数百名围观群众。

    根据现场地形和调查走访情况,消防官兵迅速制定了具体打捞方案,做好各项打捞准备:先派一名战士配合中屯派出所民警在涵洞外面维持现场秩序,严防无关人员进洞下河而造成意外事故。随后,其余5名官兵检查安全绳、安全带、强光照明灯、打捞工具和床单等装备,准备打捞。

    上午11时40分,一切准备就绪,消防官兵在中屯派出所民警王雄、镇雄小山峡水库管理员翟长远的带领下,向涵洞进发。涵洞漆黑幽深,洞中河水极其冰冷,水中长满水草,河底堆满乱石,给搜寻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

    中午12时45分,往这个涵洞内行进了1000多米后,官兵终于搜寻到了这具遗体。13时29分,大家一鼓作气将遗体运送出了涵洞。

     身份 死者为去年失踪农妇

    在现场,根据这具遗体所穿的衣服、红色运动鞋和身上所携带的钥匙、钱包、手机以及面貌体征,确认这具遗体的真实身份为去年7月溺水失踪的镇雄泼机镇泼机村妇女罗端巧,镇雄县公安局两名法医通过尸检,确认罗端巧属于溺水死亡。

    “姐!我的姐姐呀!总算是找着你了,你怎么那么命苦啊!”在岸上,看着被打捞上岸的死者遗体,罗端巧的妹子哭得悲痛欲绝。

    罗端巧失踪时58岁,生前到离老家不远的中屯镇打工。据知情人介绍,去年7月21日上午,罗端巧从住地外出后不久,中屯镇境内突降大雨,河水迅猛上涨,当天下午仍未归家。罗端巧的丈夫沈先生急了,不断拨打妻子的电话,电话那头却始终无法接通。当天,沈先生立即发动亲朋好友,四处寻找爱妻罗端巧,只在中屯镇小山峡水库水面上找到罗端巧出门时所背的背篓,怀疑罗端巧被洪水冲走,镇雄消防大队闻讯后赶来搜寻了两天,仍未找到罗端巧的踪迹。

     释疑 遗体为何保存如此完整

    参与现场打捞的消防官兵介绍,在涵洞内1000多米处的河面发现这具遗体漂浮在水面上,肢体躯干完整,重量比较轻。

    待法医对遗体进行解剖时发现遗体保存得相当完整,没有腐败痕迹。

    对遗体不腐的成因,镇雄县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医生推测,遗体长时间浸泡在终年不见阳光的涵洞内和异常冰冷的河水里,水温和气温较低,空气较为稀薄,含氧量也低,没有阳光照射,遗体不容易腐烂。目前,罗端巧的遗体已被家属运回家中,将择日安葬。

     呼吁 密封附近敞口沟渠

    “其实,在罗端巧出事前,这条引水沟就发生过不少险情了。”据中屯村村民介绍,罗端巧遗体所在的这个涵洞长约两公里,属于中屯镇头屯村光明电站的引水发电沟渠。这条引水发电沟渠长约5公里,大部分沟渠已被加盖密封后成为洞内有流水的涵洞,但仍有部分沟渠裸露在外,平时有不少村民和学生经过,稍有不慎就会跌落,被流水冲入涵洞内,难以呼救和自救。当地村民呼吁有关部门尽快把那些仍然裸露敞开的沟渠进行加盖密封,彻底消除安全隐患,以免再次发生有人失足摔伤特别是溺水死亡的悲剧。(记者 申时勋 通讯员 鲁潇 摄影报道)

编辑:孙红亮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