鏖糟馆 昆明人的舌尖记忆
老昆明破酥包子
在“民以食为天”的主导下,城市中总有这么一群人,吃腻了高档酒楼、山珍海味,很爱钻头觅缝寻觅一些街边小摊与做美食入味三分的小店,这些食客们不太注重就餐环境,在他们眼中,物美价廉与碗里的食材质量才是衡量美食的唯一标准。正因为这类人群的存在,经过千年风雨的昆明城中一直存在着一种独特的饮食文化——鏖糟馆。
音乐无国界 美食无“鏖糟”
“鏖糟”一词,在昆明话中指人身上污垢,邋邋遢遢不注重个人卫生。有句话叫“音乐无国界”,那么我们应该提一提“美食无鏖糟”。在上海,鏖糟馆叫平民饭店;在湖南,鏖糟馆叫细店子、在成都,鏖糟馆叫苍蝇馆……;这些独特的味蕾却吸引着吃货们混迹在背街背巷的鏖糟馆中,享受着地道的本地美食。
老昆明最爱吃的街边小吃 炒螺蛳
昆明的“鏖糟馆”一般都隐藏在城市的旮旮旯旯里,在某个老旧小区的胡同里、在小商贩云集的平房区、在老式居民楼的单元里、在小年轻们常出没的熙熙攘攘街头巷尾四周,这些“鏖糟馆”不打广告、从不宣传,靠口碑相传积攒客源。若不是经人推荐,很难发现它们。这些大隐隐于市的昆明“鏖糟馆”,总有一家让你饿着肚子进去,圆滚着肚皮出来。
都督烧卖
昆明很多“鏖糟馆” 在食客们的评价中,虽然够小、够旧、够不卫生,但是菜价够实惠,味道自始至终够味,发展至今很多“鏖糟馆”都在不断改善着卫生条件与经营理念。在单纯的美食面前“鏖糟馆”在食客们心中的地位可比肩高档酒店、大牌酒楼,以至于来到鏖糟馆的食客中有这么一个真实的现象,大批西装革履、开着名车的成功人士和着“英雄汗衫”的工人、农民们同踞一隅,坐在破破烂烂的桌椅旁大块饕餮。
王大伯,土生土长的老昆明人,如今已年近六旬。在他记忆中,自己年轻时因为当时昆明的物资匮乏,在那个年代吃饭、买食物都需要粮票,整个社会都在饿肚子,而昆明一些鏖糟馆如果你没有粮票也可以买到吃食,只是价格略高些。这样的时光让他成为了鏖糟馆的忠实食客,说起老昆明的鏖糟馆他意犹未尽。
80年代 喝鲜啤
羊市口,昔日昆明极为繁盛的十八铺之一,古称羊马市铺,有热闹的牛羊肉菜市,是昆明糖类的集散地、同时也是昆明餐饮兴旺之地。从王大伯口中得知,记忆最深的是70年代中期这里有一家昆明很有名的鏖糟馆,具体名字记不清了,但它只做煮品类,面条1角2分一碗、米线1角5分一碗,全天24小时营业。成为当时这个片区唯一一家全天候供应煮品的鏖糟馆,当时的年轻人群流行跳青年舞、三步舞、四步舞,每当跳到深夜散场时,男男女女在回家途中都会相约去鏖糟馆吃上一碗煮品再各自散去。
烧饵块摊
顺城街,曾是老昆明“饮食一条街”,更是“老昆明第一条商业街”. 解放前,这里见证了大道生、张鸿记、德鑫园、兴和园等50多家百年老字号的兴盛; 改革开放后,不少老昆明商人从顺城街起家,昆明第一个个体户兰香小吃诞生在此。70年代,这条街上有一家回族食堂很有名,人们把它亲切的叫做“顺城街鏖糟馆”,当时最出名的菜品是牛羊肉炖品,老辈们到现在都记得羊头3角钱一个、羊脚3分钱一只……。
昆明街边烧烤摊
老金马坊,最能代表昆明的城市坐标,因为车水马龙成为从古至今美食的集中之地。70年代这里亦有着一家专卖煮品的鏖糟馆,但它只做到凌晨12点,店虽老旧但味道正宗,成为了那个年代老昆明人的爱食之处。随着改革开放,昆明红旗电影院鏖糟馆林立,给老辈们映像最深刻的是,当时,很多广东人来到这里卖狗肉,也掀起了昆明吃狗肉的热潮。
交谈到最后王大伯感慨的提了一句:“虽然那个时候的鏖糟馆大家觉得有些不卫生,但比起今天的食品安全问题我觉得好太多了,最起码大家去吃的时候不会担心碗里食物的真假,无非就不是老房子、老桌椅板凳破烂了些”。
结语
鏖糟馆,属于昆明饮食文化的组成部分,也是昆明人的。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记忆、一代人有一代人的饮食习惯、一道美食有一道美食的存在价值,鏖糟馆存在于昆明的岁月间,虽然存在却很难在各大辞典、书刊里找寻有关录入过关于它的几个词条。时光之外的昆明城,以它独有的慢粘附了一切,我总觉得正是有昆明鏖糟馆的存在,恰恰反映出昆明城市温腾、慢节奏、低调的特性。说来说去鏖糟馆的文化到底是什么?我们应该在一碗碗良心菜品里找得到答案。(文/许骏)
编辑:张钊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