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认识 突出重点 全面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临沧地处祖国西南边陲,2.4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资源富集,动植物及矿产资源丰沃,水能、风能、光能蕴藏丰富,是云南“植物王国”、“动物王国”、“有色金属王国”、“水电富矿”、“药物宝库”及“天然花园”的典型缩影。
多年来,全市各级各部门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2-2030年),按照省政府生物多样性保护联席会议制度和《西双版纳约定》的要求,抓规划、重保护,细措施、促落实,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和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积极进展。
一、充分认识临沧生物多样性特点
据调查,临沧森林覆盖率达64.69%,有野生高等植物3700多种,野生动物700多种,是云南省生物多样性重点保护区域。耿马自治县孟定分布着我国唯一天然集中成片的铁力木珍贵树种,而地跨耿马、沧源自治县的南滚河国家公园是我国滇西南第一个国家公园,也是具有世界意义的生物多样性国家公园。作为享誉世界的“滇红之乡”和“红茶之都”,临沧是世界茶树的原产地和云南大叶茶种的原生地之一。从双江3000多年历史的万亩野生古茶树群落,到凤庆县锦绣村树龄长达3200年的“世界茶王”,无一不彰显着“世界佤乡·天下茶尊”的魅力。生物多样性展现出丰富性、特有性、原生性、脆弱性四个鲜明特点。
(一)丰富性。 临沧有着丰富的生态系统和生物物种多样性。全市拥有森林、草甸、灌丛、荒漠、湿地等生态系统,是我省丰富生态系统类型的典型代表。市境内分布多种植被类型,全市国土面积仅占全国总面积的0.25%和全省总面积的6.21%,却有着非常丰富的动植物物种,是滇西南生物多样性丰富程度的典型缩影。
一是目前已记录的高等植物有4200多种,其中蕨类植物300余种,裸子植物23种,被子植物3900余种。二是已记录的脊椎动物有744种,其中兽类121种,鸟类413种,爬行类55种,两栖类35种,鱼类120种。三是有32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包括云南红豆杉、长蕊木兰、宽叶苏铁、藤枣等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4种,以及桫椤、金毛狗等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28种。四是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有100种,包括亚洲象、西黑冠长臂猿、绿孔雀等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21种,短尾猴、黑熊、穿山甲、双角犀鸟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74种,以及毛冠鹿和狼等省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5种。
此外,临沧有着丰富的农业遗传种质资源。一是作为世界茶树的起源中心和云南大叶种茶的重要原产地,全市境内沿澜沧江流域自凤庆香竹箐到云县白莺山、邦马大雪山和永德大雪山等处均分布着大面积的野生茶树和栽培型古茶园,野生茶和古茶树种质资源非常丰富。
二是临沧作为铁壳麦(世界小麦种质资源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的主要产地,具有维持世界小麦遗传基因多样性的重要意义。
三是临沧属于我国疣粒野生稻和野生金荞麦资源的重要分布中心,特别是沧源自治县芒卡镇分布着连片面积超过300亩的天然野生稻,有着极高的保护、科研和利用价值。
四是临沧有着丰富的特色鱼类资源,如四须鲃(黄壳鱼)、云纹鳗鲡(蛇鱼)、后背鲈鲤、南汀爬鳅等。
五是临沧有丰富的畜禽品种资源,禽类代表品种有山地乌骨鸡、茶花鸡、双江自治县忙糯矮脚鸡和永德雪山山地鸡等,畜类代表品种有黑山羊、高峰黄牛、小耳猪等,其中的黑山羊、小耳猪和茶花鸡等均为《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名录》中所列的国家重要畜禽品种。
临沧是我国生物资源种类最多、最齐全、最具保护和研究价值潜力的重要地区之一。
一是拥有丰富的野生花卉资源,特别是已知的兰花种类就有100多种,占世界兰花种类的一半以上。二是已知的药用植物有3000余种,包括滇龙胆、诃子、鸡血藤、石斛、山龙眼、西藏远志(娘母良)等特色生物药材资源,其中诃子的产量居全国之首。三是临沧境内广布着被誉为“天然绿色食品”的丰富野生水果资源,包括头状四照花(鸡嗉果)、余甘子(橄榄果)、木奶果、五桠果、木瓜榕(象蹄果)、人心果、滇菠萝蜜等特色野生水果,营养价值较高的多种无污染野生蔬菜,如粉花羊蹄甲(山白花)、野芭蕉、云南葱木、树头菜、水芹、云南方竹笋、云南甜龙竹笋和鱼腥草等,以及丰富的香料、染料、鞣料等化工原料。这些特色生物资源是临沧发展生物经济的重要资源禀赋。
(二)特有性。 临沧植物区系地理成分复杂,物种特有现象突出。如永德大雪山地区的种子植物区系包括了18个中国特有属和29种狭域特有种(仅分布于永德大雪山地区),这些狭域特有种是在永德大雪山复杂生境下的特化结果,也是本区种子植物区系区别于其它地区区系的最重要的特色。临沧还有不少我国特有的单型属或单型科植物,如香果树、白菊木、四数木、喙核桃、长蕊木兰、水青树、翠柏、巨苋藤等珍稀濒危物种均为单型属植物,特别是四数木和水青树还是单型科植物。
这些珍稀单型科属植物代表了部分世界植物区系的典型成分特点,对研究其所属科、属的系统发育和所在地植物区系的起源和演化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此外,临沧还有着丰富的动物特有种,特别是永德县已记录的哺乳动物中就有29种为中国特有种,哺乳动物特有化程度在全省位居前列。
(三)原生性。 在临沧市的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镇康南捧河省级自然保护区和南汀河流域分布着一定面积且保存较为完整的热带雨林和季雨林,其生态系统基本处于原生状态,为多种珍稀濒危动植物物种提供了重要的栖息地。在山势险峻、地形复杂的永德大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内分布着连片的原始中山湿性常绿阔叶林生态系统,这在全省乃至全国都不多见。此外,永德大雪山的主峰是我国大陆北纬24°以南的最高峰,也是欧亚大陆北回归线附近的第一峰,集中保存了从南亚热带到寒温带各个类型的生态原始的山地植被垂直带。临沧市的原始森林保持完好,生态系统完整,生态功能稳定,是野生动植物繁衍生息的天堂。
(四)脆弱性。 由于临沧特殊的地质构造与地形地貌,特别是山高坡陡等因素,很多生态环境存在明显的脆弱性,并且一旦破坏就难以恢复。临沧市拥有丰富而独特的生物多样性,但不少物种种群数量较小且狭域分布。由于这些物种过分依赖于特殊的生境,其抵抗外界干扰能力较弱,在生境遭受自然灾害和人为破坏后就很容易处于濒危灭绝状态。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脆弱性明显。
二、全面推进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
(一)定规划,出政策。 为加快推进全市生态文明建设,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成立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创建工作机构,建立和完善了全市的生物多样性保护联席会议制度和工作机制。
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关于实施“生态立市·绿色崛起”战略的决定》《关于加快临沧国家可持续发展实验区建设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推进美丽家园建设的决定》《关于建设森林临沧的决定》《关于加快推进高原特色农业发展的决定》《关于开展“洁净临沧”行动的意见》,印发实施了《临沧生态市建设规划(2011-2020年)》《临沧市七彩云南生态文明建设生态创建工程实施方案》《临沧市生态文明建设民族生态文化保护工程方案》《临沧市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意识提升工程方案》《临沧市生物多样性保护实施方案(2014-2030)》《临沧市古茶树资源保护办法》《临沧市土壤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方案》等一系列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文件和政策措施,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政策保障,为全面深入开展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奠定了重要基础。
(二)建保护区,保环境。 全市共建成各类自然保护区6个,包括南滚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永德大雪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临沧澜沧江省级自然保护区、镇康南捧河省级自然保护区、永德德党后山县级自然保护区,以及耿马四方井铁力木自然保护小区,自然保护区的总面积为2022.4平方千米,占全市国土面积的8.56%,有效保护了全市特有的原始生态系统和90%以上的野生动植物物种。
加快推进“森林临沧”建设,深入开展城乡植树造林“十百千万”工程,全市森林面积和蓄积量大幅增加,全市林地面积2260.88万亩、有林地2138.21亩、灌木林地257.46万亩,疏林地0.87万亩、未成林地198.42万亩、其它(宜林荒山、无立木林地、苗圃地等)58.03万亩;活立木蓄积量1.07亿立方米,森林覆盖率64.69%。
(三) 抓创建,造氛围。 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临沧市委临沧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和《临沧生态市建设规划》,按照《临沧市市级生态村申报及管理规定(试行)》和《临沧市市级生态村创建标准(试行)》要求,积极开展生态创建工作;同时,全市还开展了“绿色社区”、“绿色学校”等生态创建活动,不断提高了公众生态环境保护的责任意识,增强了全社会尊重自然和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有力促进了临沧市经济、社会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全市生态文明示范创建的良好氛围基本形成。
累计获得省级生态文明乡镇命名14个(有12个乡镇待现场核查后年内命名)、市级生态村命名850个,省级绿色学校31所、市级绿色学校53所,省级绿色社区2个,环境教育基地2个。
2016年完成了2个“国家级生态文明乡镇”的申报,并通过专家审查,完成了59个“省级生态文明乡镇”创建申报材料的编制报审,等待省环保厅组织专家审查。
(四)突重点,抓整治。 着力开展南汀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推进实施“采矿、公路建设、生态保护、治污工程建设、工业污染深化治理、农村环境”六大整治行动,以及组织实施以“洁净家园、洁净田园、洁净水源、洁净河流、洁净道路”五大目标为抓手,实施“城镇提升、旧村旧房改造、以垃圾处理为重点的环境整治、污水处理、农村畜粪便处置、生态文化产业园建设、饮用水源地保护、清洁厕所、工矿企业污染防治、公民素质提升”十大工程的“洁净临沧”行动,同步推进经济功能与生态功能提升。全市累计完成主要过境河流生态治理179公里、其他过境河流925公里,重点河段水质达标率达94.86%。
(五)争项目,打基础。 结合“美丽乡村”和“新家园建设”行动,加大城市过境河流沿河、南汀河流域沿村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积极争取上级环保专项资金,加快推进农村村寨饮用水源地保护、生活污水和垃圾处理等建设,通过“饮用水源保护、污水处理系统、垃圾处理设施、村容村貌整治”等工程的实施,进一步发挥了重点整治村的示范带动作用,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奠定了基础。
“十二五”以来,共争取到中央中国传统村落、省级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生物多样性保护、土壤污染防治项目76个,争取到中央、省级专项资金补助6800万元。
(六)强产业,促双赢。 全力推进10大产业、10大园区、10大基础设施建设,加大特色优势产业的发展。坚持一产发展生态化、庄园化,围绕做强核桃、茶叶、甘蔗、咖啡、坚果等传统优势产业,大力构建集生产、加工、销售、物流、文化体验、旅游观光、休闲养生、购物为一体的产业体系,创建一大批绿色有机农业基地和现代农业循环经济庄园,全市累计建成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化基地2102万亩,基本建成农业庄园6个,启动和在建农业庄园62个。
录入者:曹建文 责任编辑:曹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