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地搬迁安全不愁 昔日"矿都"东川多措施并举重建生态环境

06.06.2016  08:32

东川红土地

6月太阳高照,昆明市东川区绿茂村小水沟自然村村民老李和几个邻居蹲在家门口阴凉处休息,眼睛却望着村庄后面的山,那里除了他有他的田地,还是他家长辈就生活的地方。

由于过度依赖矿业而造成森林大量砍伐,生态严重破坏,东川区成为全国有名的泥石流灾害区,以前老李所在村庄的山包经常发生泥石流灾害,尽管如此,他的家人和其他村民也战战兢兢地在滑坡泥石流区的老房子里生活了七八十年。2008年开始老李所在的村子整体搬迁,搬迁后每户村民都住上了带有独立厨房和卫生间的新房,每家都有一个小院。

村子里有93户村民,为了方便村民出行,村里实施了道路硬化工程,还通了公交车,只要四元钱就能到达东川城区。年轻人大多到了外地务工,有点在几公里外的示范地工业园区工作。老李这样年纪长一些的村民还是守着自己的一方田地,种甜杏、玉米、红薯、花生等经济作物。“我们年纪大,打工找不到工作,只能靠天吃饭,接着种地。”一边说着老李拍了拍鞋上的土。

2014年,小水沟自然村实施了美丽乡村市级示范村建设,村民们都能在干净安全的居住环境里生活。在这个新村里,村民们院子的墙上画上了内容丰富的墙画,以往杂乱的村庄电线也被用经过电力部门专门排管,到了晚上,太阳能发电的灯会点亮村庄的道路。以前住在山上,生活用水是老李的大问题,搬到新址后,村里从会泽接过了干净的饮用水,每户都有水表,老李说:“现在每个月水就是2块钱一吨,我不担心没水用了。”雨季来临时,雨水和污水分流,每个月还有专门负责打扫卫生的人来负责清理村庄垃圾,不用再担心生活用水被污染。

村里的垃圾处理以往是个问题,现在老李他们村采用了集中处理垃圾的模式,这样的模式在东川区的村镇不在少数。由于村镇分散而居,垃圾整治也不简单。

东川区乌龙镇附近涵盖了九个村近一万人,可是九个村的垃圾都没有得到干净的处理,有些无法降解的塑料、电池等有化学成分的垃圾对村民的食物和饮水安全都是威胁。今年,东川区乌龙镇建了垃圾转运中心,在年底就能投入使用。集中收集的垃圾被运往大的垃圾填埋场,“每天可以转运5吨垃圾,这样减少了村子里的面源污染,不仅仅是规范化管理,还能引导老百姓正确处理垃圾。”乌龙镇镇长刘智兴说。

在东川,饮用水也一直紧紧牵动着居民的心,由于开采过度、水土保持率低,东川是云南省乃至全国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之一,目前东川区城市生活用水主要由四个水厂供应,其中一半的水都来自于深沟公园水源地保护区。

在深沟公园里,从周围山谷里汇集的浅层地下水都从这里通过管道流入水厂中净化,看着深沟流域周围山上的树木,很难想象这里曾数次暴发大型泥石流。深沟流域的治理始于80年代,由于山区地表贫瘠,所以只好才用生物和工程治理想结合的办法,在深沟区域修筑拦挡坝、谷坊坝、排导槽等措施,再加上大力种植树木一起来防治深沟区的水土再次流失。东川区国土资源局在两年内仅在深沟就投入了7897.66万元的工程直接费用。现在深沟流域的有效水源慢慢稳定,水质也得到了较好的净化。

东川区目前已经成立了水质检测中心,除了可以针对农村饮用水进行检测外,还可以对人员聚集地的水源集中进行采样检测。“接下来,在十三五期间,我们要提升农村饮用水水质,在集镇可以建设水厂,集中处理农村生活用水,让水质达标。”东川区水务局局长李雪遥说。目前,东川区已有水井山水源保护区、汤丹小河和新桥饮水水源保护区和野牛水库水源保护区四个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区。周围的村庄开始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在“低水平,广覆盖”的农村供水情况下,争取做到绿水青山与金山银山的双赢。

实际上对水土流失的治理,东川区从1987年就开始,从土壤修复、植树造林、水土保持等多个方面并举。此外,针对重金属污染治理、大气污染治理、水污染治理和环境的检测等方面,东川区的住建局、林业局和水务局等多个部门都在联合治理。树木的种植不但没有停过,还在逐年增加。

2016年东川区城市后山有1500亩的植被种植面积,按计划在7月10日就能完成种植。东川区区委书记张之亮介绍,按照东川区城乡园林绿化“三年行动”目标,到2018年底,东川全区将完成荒山造林12万亩,全区森林覆盖率达37%以上,林木绿化率达50%以上。

远处为东川区垃圾填埋场

首付
首付  首付【表情】【表情】万买地铁三室准现Zhifang.com
去年云南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8.1%
云南省2019年环境空气质量总体持续保持优良,云南省16个州、市政府所在地城市全年未出现重度及以上污染天数,全省环境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为98.Zhif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