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提早部署兑付政策性补助资金 春耕备耕掀热潮

11.03.2015  10:21

这几天,玉溪市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的田间地头一片繁忙,古城街道他拉社区的农民正忙着给洋芋浇水、施肥。这样的场景不仅仅出现在新平县,全省各地已掀起春耕备耕热潮。

记者从省农业厅了解到,今年我省农业生产目标明确,各项计划提早部署,并及时兑付政策性补助资金,确保春耕备耕。目前,全省各地已迅速完成种子、肥料、农药、农膜等农用物资的需求预测,强化农资储备和调剂调运,满足春耕生产需求。

2015年我省按照“稳定面积,提高单产,增加总产”的要求,全省粮食播种面积稳定在6500万亩,其中,水稻1500万亩、玉米2200万亩、麦类720万亩、马铃薯1100万亩。为此,农业部门以水稻、玉米、马铃薯、麦类为重点,抓实抓好粮油高产创建1000片、间套种4000万亩、地膜覆盖1600万亩、集中育秧育苗100万亩、良种推广4000万亩、测土配方施肥4000万亩、病虫害综合防控1.5亿亩次、水稻精确定量栽培300万亩、玉米三干播种700万亩、马铃薯高垄栽培800万亩、机耕机播机收4000万亩。同时,发挥生态优势,积极发展优质小杂粮;加大冬玉米、冬马铃薯等冬农粮食作物开发力度,以提高口粮生产和保障能力。

资金方面,2015年中央已经下达云南农作物良种补贴5.78亿元、农资综合补贴41.7亿元、高产创建资金5920万元;省财政预算2.5亿元的科技增粮资金和1.55亿元的粮食直补资金。各级财政和农业部门已制定了实施方案,近期将各项补助资金及时下拨到县,兑付到农民手中。农资方面,我省提早做好种子、肥料、农药、农膜等农用物资的需求预测,搞好农资储备和调剂调运并会同工商、公安、质检等部门,深入开展春季农资打假专项整治行动。据农情统计,截至3月3日,全省已就位水稻、玉米良种6.9万吨,富余4042吨;脱毒马铃薯良种48.5万吨,富余5680吨;化肥210万吨,富余10万吨,其中氮肥110万吨,磷肥37.3万吨,钾肥16.6万吨;农药1.88万吨,富余319.5吨;农膜14.43万吨,富余264吨。农资就位充足,能确保大春生产需要。

今年我省春耕备耕一大特点是种植结构调整。一方面切实抓好面积落实,在水源条件较好的滇中、滇南地区稳定水稻种植面积;在相对缺水的滇东北、滇西北地区和广大的山区、半山区加大推广旱作节水技术,扩大玉米、马铃薯等主要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因干旱缺水实施了水改旱现在恢复水源的农地,恢复水稻种植。同时,落实农村耕地流转政策,鼓励种粮大户和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接收外出务工农民耕地,推动农村土地适度合理流转。另一方面是积极发展晚稻和再生稻生产,在南部有条件的地方实施水稻单改双,努力扩大水稻种植面积。三是加大农机农艺融合力度,开展培训,扶持各类农机大户和农机服务组织,为开展机耕、机播、机插等作业做准备。

今年,我省根据省农业厅提供的《云南省重要经济作物种植意向调查情况》,将积极引导农民瞄准市场需求好、种植效益高、生态优质的特色经济作物。力争实现蔬菜种植面积1460万亩,油菜种植面积440万亩,甘蔗种植面积540万亩,蚕桑面积170万亩,水果面积550万亩,茶叶种植面积稳定在600万亩,天然橡胶面积稳定在800万亩,咖啡面积190万亩。在巩固传统优势特色产业的基础上,大力培育中药材、辣木、蓝莓、玛卡等新兴特色产业,推进优势农产品向最适宜种植区域聚集发展。

此外,我省将继续实施“蔗糖业振兴3年行动计划”,鼓励蔗糖企业扩大境外甘蔗种植面积;茶叶以做强普洱茶、滇红茶、名优绿茶为重点,进一步优化区域布局和产品结构,提高产品精制率、绿色有机产品比例和产业集中度。橡胶将提升精深加工水平,加大低质胶园改造、老胶园更新、胶园标准化建设力度,提升整个橡胶产业的竞争力。蔬菜将充分利用夏秋、冬春两大区域化生产格局,大力建设外销蔬菜基地,提高蔬菜商品化处理率和精深加工率。水果将加快建设优质高产果园,加大优质水果种苗和科学栽培管理技术的推广,增加优质水果供应。咖啡要重点建设生态有机咖啡园,建立与国际接轨的咖啡市场标准,提升初精深加工能力,打造咖啡产业联盟,集中培育知名品牌。

云南日报 记者 王淑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