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工发〔2015〕30号 云南省总工会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厅关于进一步做好 农民工素质建设工作的通知
各州(市)总工会、人社局,滇中产业聚集区(新区)工会、人力资源部门,省级各产业、厅、局(公司)工会和人力资源部门:
为深入贯彻落实《云南省人民政府关于进一步做好为农民工服务工作的实施意见》(云政发〔2015〕22号)和《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进一步做好为农民工入会和服务工作的意见》(总工发〔2015〕14号),大力加强农民工素质建设工作,不断拓宽云岭职工素质建设工程覆盖面,进一步做好新形势下服务农民工工作,推动云南实现跨越式发展,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总体要求
按照形势任务需要,把农民工素质建设工作作为云岭职工素质建设工程的重要内容,围绕我省“三个定位”对农民工素质提出的新要求,结合我省民营经济、园区经济、县域经济发展需求,统筹规划、整合资源、分工负责、注重效益,逐步建立健全农民工素质建设工作管理、服务、考核、评价体系,构建具有云南特色的农民工素质建设长效机制,培养造就一支适应时代要求和发展需要的高素质农民工队伍。
二、工作目标
全面提高农民工素质,把加强农民工技能培训作为工作的重点。通过广泛开展职业素养、职业精神、技术培训、技能竞赛、科学普及、岗位练兵等职业精神和技能提升活动,全面提升农民工就业竞争能力、职业转换能力和创业带动能力。每年使50万名以上农民工接受一次职业道德、职业精神、劳动纪律和就业观念、技术技能等方面的教育培训,并确保一定比例的农民工取得专项能力证书或职业资格等级证书。具体任务由云岭职工素质建设工程领导小组办公室按年度下达。
三、培训内容
对农民工教育培训要突出基础性、实用性和针对性,以基础职业素质、劳动纪律、就业观念和职业技能培训为主要内容,根据不同需求,面对不同对象,组织开展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教育培训。
(一)基础素质培训。开展劳动法律法规、职业道德、精神、纪律和安全生产、维权常识、文明素质等内容的公共教育培训,不断增强农民工的工人阶级主人翁意识,提高农民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和融入城市生活等方面的能力。
(二)就业观念培训。开展就业形势、职业规范、职业精神、劳动纪律、职业观念和心理疏导等方面的教育培训,使农民工能够正确面对就业形势,树立正确就业观念,自觉遵章守纪,基本适应现代企业对职工素质的要求。
(三)职业技能培训。开展岗位应知应会、设备操作使用、工艺流程控制、产品质量管理、安全操作规程等职业技能培训,不断提高职业技能水平,使其能够熟练掌握本岗位的操作技能,促进产品质量的不断提高,增强岗位稳定性和就业积极性。
四、培训方式
采取普通培训与就业培训,技能培训与素质培训,集中培训与分散培训,定点培训与流动培训,脱产培训与在岗培训,短期培训与长期培训相结合等方式,切实增强培训工作的针对性、实用性和有效性。
(一)加大培训力度。以建筑业、制造业、服务业和物流业等吸纳就业能力强、市场容量大的行业或工种为重点,依托职业学院、技工院校、培训中心等阵地场所,通过订单培训、定向培训、脱产培训等形式,采取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社会参与等方式,加大岗前培训、在岗培训、实用技能培训、急需技术培训、创业培训和就业培训的力度,并积极组织参训农民工参加技能鉴定,不断增强教育培训的实效性。
(二)组织技能竞赛。坚持把技能竞赛作为提高农民工技能素质的重要途径,丰富竞赛内容,创新竞赛形式,扩大竞赛范围,提高竞赛质量。鼓励支持农民工参加各类技能竞赛、劳动竞赛等岗位练兵活动,适时组织农民工专项劳动竞赛、技能竞赛、生产运动会等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活动,激发广大农民工参与热情,搭建农民工成长成才、取得职业资格(专项职业能力)证书的“绿色通道”,营造“比、学、赶、帮、超”的氛围,增强农民工学习提高技能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深化名师带徒。充分发挥高技能人才或具备一技之长、绝技绝活绝招职工人才的“传帮带”作用,结合农民工实际,完善名师带徒管理办法,进一步规范活动的目标、内容、形式、考核及激励办法等,构筑适合农民工提高技能的长效激励机制,拓宽农民工成才的渠道和载体。
(四)推进技术协作。发挥职工技协组织的作用,积极开展技术咨询、技术服务、技术交流等技术协作活动,推进班组、企业、行业、地区及省际间农民工技术协作、交流、帮扶活动,传授绝技绝活绝招、推广(普及)先进操作法,提高农民工技术技能水平,促进企业技术进步。
(五)实施技术创新。重视农民工群体中隐藏的巨大创新创造活力,通过举办科学知识讲座、普及创造学知识、文化下乡等活动,调动和发挥农民工围绕生产生活和企业生产经营,开展“五小”(小革新、小发明、小改造、小设计、小建议)和“六个一”(学一门新技术、提一条合理化建议、攻克一项技术难关、参与一项革新发明、传授一门技艺、提高一个技术等级)活动,不断激发、挖掘和培育农民工中蕴藏的巨大创造活力,营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氛围。
五、保障措施
(一)统一认识,加强领导。要充分认识当前做好农民工服务工作的重大意义,将实施农民工技能培训工作作为今后一个时期服务农民工的一项重要民生工程,纳入云岭职工素质建设工程。各级工会、人社部门要结合部门职能,明确部门分工、加强协调配合。工会组织要做好牵头组织协调和宣传动员工作,动员和引导广大农民工积极参加各类培训。人社部门要加强对农民工培训鉴定的技术、政策支持和服务。各级职业技能鉴定机构要为农民工提供公平、公正、便捷的技能鉴定服务,并适当减免鉴定费用,确保培训工作扎实有效开展。
(二)整合资源,加大投入。要加强与财政、安监、卫生、农业、扶贫、移民、建设等部门的协调,有效整合培训资源,充分发挥资金使用效益。要监督企业足额提取并合理使用企业职工教育培训经费,对于符合相关条件的,就业专项资金要按规定予以补贴,工会组织要加大对农民工素质建设工作资金投入力度。2015年,各州(市)在云岭职工素质建设工程年度任务内,每完成一个农民工培训取证,在原来每人200元的基础上,省总工会每人增加50元补助,并对各级开展的农民工素质建设工作培训,给予经费补助。
(三)注重统筹,加强宣传。要深入基层,深入企业,深入一线职工,摸清当地农民工的数量和素质情况,准确掌握当地产业结构调整的方向和重点,并加强对中长期农民工培训发展规划以及政策的分析研究,及时总结推广农民工培训工作的先进经验。要通过多种渠道大力宣传有关政策,督促指导行业、企业和培训机构做好各类培训的组织工作,广泛动员农民工参加各类教育培训。要强化企业培训主体地位,鼓励企业依托所属培训机构或委托所在地定点培训机构,组织农民工参加技能提升培训,支持企业选送农民工参加脱产、半脱产的职业技能培训和教育。
云南省总工会 云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
2015年8月2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