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大白还需要闯三关 沟通稳定性惹担忧

25.11.2015  10:46

昨天,来自各国的小学生在国家会议中心参加青少年机器人邀请赛。记者和冠欣/摄

    昨日,2015世界机器人大会的科幻元素继续吸引大批市民前往参观,其中养老陪护机器人备受关注。针对老龄化社会的潜在需求,多家企业不约而同在各自展位的显眼位置展示研发的养老陪护机器人,他们或卖萌与人对话,或跳“小苹果”机器人舞,憨态可掬之余,颇具智慧管家的“未来感”。

    记者体验发现,这些机器人的“交流”能力还不是很强,情感沟通更不靠谱,真正要走进普通家庭,实现如温馨“大白”般的陪护还有点遥远,至少需要闯过沟通稳定性、技术可靠性、市场接受度三关。

     企业抢滩养老陪护市场

    “呀,好漂亮的企鹅!”一群观众围聚在北京一家科技企业的展台前,跟名叫“小胖”的白色机器人打起招呼。虽然只有20厘米高,但“小胖”热情地挥舞着双手,颇有美国动画片《超能陆战队》中“大白”的憨态亲切。

    “小胖”有双灵活的大眼睛,其实就是摄像装置,可以360度旋转,同时具有面部识别功能,陌生面孔出现会发出警示。“在日常陪护老人的过程中,其面部就是一个高清显示屏,可以把拍摄到的一切显示出来,传输到子女们的手机上。子女们也可以通过‘小胖’的屏幕跟父母进行视频对话,了解父母的状况。”现场技术人员自豪地介绍。

    随着老龄化社会到来,养老问题日益严峻。调查显示,90%以上的老人更愿意选择居家养老,智能居家养老就显得尤为迫切和重要。面对这样的市场机遇,人工智能企业纷纷抢滩人性化陪护养老市场。记者粗略统计,展会现场这类机器人多达近十款。

     沟通稳定性惹担忧

    机器人要真正与人顺畅沟通还很难。在大会现场,一些商家进行的机器人展示中,有的对观众问话没反应,有的答非所问,也有的信号接触不良,没有如预期完成规定指令。现场各种试用体验,让围观的观众着实捏了一把汗。

    据工作人员介绍,部分机器人因为现场围观人员太多,环境太嘈杂而导致信号接收不畅,所以没有反应。有的机器人虽然可以完成室内家居的智能活动,比如打开电视机,调低空调温度,把手机放到客厅等等,但仍需要配套的定位仪器放在家中,通过扫描规划家庭地图,然后反馈给机器人的大脑系统,它才能够识别人工语音指令,并分辨客厅、厨房、卧室的位置。不少围观观众对机器人的充电、续航、信号、安全性等问题也颇为担忧。

     当下仅预售批量生产待观望

    对于陪护型机器人走进家庭,消费者的担忧似乎大于欣喜,嗅觉敏锐的商家也是有备而来。

    据了解,大会展示的“吸睛”机器人,大多仍停留在预售阶段,尚未进入批量生产。当下预售允诺的提货时间,最早是2016年,从中不难看出商家对市场反应的谨慎态度。

    “现在机器人行业技术发展很快,人工智能领域当下很流行的功能,有可能到明年就会被更新潮的功能替代,过气了就不好卖了。本来家用机器人就在一个启蒙阶段,成本不菲,逐步被接受需要较长过程,而柔性灵活的订单化生产会减少商家的风险。”一位参展商告诉记者。

    记者注意到,大会上有些机器人属于高校等科研机构的成果展示,尚未进入商用或民用领域。比如北京理工大学展示的吹笛子机器人,只是为了展示人类肺部的呼吸原理,但若要真正对生产生活产生影响,探索其商业便民用途,需要完成的技术攻关非常复杂繁重。

    智能机器人的售价也是各方关注的焦点。有的商家主打亲民售价,打出售价跟一部苹果手机差不多的噱头,有的预售价则从两三万元至十万元不等。记者随机采访发现,多数消费者觉得售价在两三万元左右可能会考虑购买,前提是功能性合适,如果售价再高,暂时不考虑购买。

    “机器人这样的新鲜玩意,花十万块钱买回来,谁知道好不好用?会不会故障多维修不方便?我可得想好是否真的特别需要。”市民陈先生说,这次大会也让他感觉,机器人再怎么先进,陪护养老的情感诉求还是难以达到预期。(实习记者范晓)

     相关新闻

    小朋友与机器人交朋友

    世界机器人大会不仅吸引科学家们的关注,还受到小朋友的喜爱。机器人博览会现场,小观众们穿梭于机器人中间,寻找着自己的朋友。

    2015世界青少年机器人邀请赛在竞赛区举行,来自16个国家和地区的700多名学生带着自己设计的机器人参赛。机器人们在赛场上各显神通,在VEX机器人工程挑战赛中,年仅13岁的安徽初中生范志宇,操控着自己设计的机器人在1分钟内打进了100多个球,打破世界纪录。神通广大的机器人,让小观众们目不暇接,他们开心地与机器人朋友玩耍,科技创新的种子悄悄种进孩子们的心田。(记者刘欢)

编辑:周智宇责任编辑:徐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