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成“中国最美”了还是有人不爱她 昆明湿地内公共设施频频“遭毒手”

15.02.2017  13:34

  斗南湿地等新建湿地管理情况较好,但背后付出的代价也很多。记者杜文蕾摄

   《木栈道上整烧烤?玩过头了》追踪

  为修复滇池湖滨生态环境,经过多年建设,至“十二五”末,滇池湖滨已构建了一条平均宽度约200米、面积约33.3平方公里的湖滨生态绿色屏障,经过景观改造的湿地公园也成了市民休闲观光的好去处。特别是去年央视“中国最美湿地”的评选中,昆明滇池湿地成为“中国最美湿地”,更是掀起了一股“湿地热潮”。

  然而,要维护这一美丽景致却并不容易。2月8日本报报道了草海明波村沿岸湿地公园遭破坏,湖滨木栈道被撬走甚至被烧毁的新闻后,在2月10日“保护母亲湖——‘市民河长’在行动”今年首次活动中,近百名市民河长及滇管执法人员,一上午就从短短1公里的滇池柳林防浪堤周边累计清理出百余袋垃圾。那么,除了这些频频被曝光的情况外,破坏湿地的情况究竟还有多少?除了部分游人素质堪忧以外,湿地管养是否到位?带着这些问题,近日,记者对昆明一系列湿地进行了实地走访,并采访了相关管理单位和环境保护专家。

   【现象】

  市民反映 “有些湿地似乎没人管

  2月8日,本报曾报道草海明波村沿岸,在几片拆迁后的工地中间夹着一片小公园,可就在小公园内约百米长的木栈道上,竟出现了20多个火窟窿。

  “这三四年来都是这样子,被撬走的木条越来越多,隔三岔五就有人在栈道上烧烤,这些大窟窿就这么留着。”家住附近的省建投七公司退休职工杨女士告诉记者,她是眼见着明波村草海边的小公园建起,但建好之后似乎并没有人对公共设施进行管理,只有环卫工会来清扫垃圾。“这边又没有路灯,晚上散步根本不敢过来,一不小心就踩进去。真希望有人来管管,及时修补被破坏的设施,特别是晚上应该有人巡视一番,好好处罚教育一下破坏公共设施的人。”杨女士说。

  2月10日,受昆明市滇池管理局邀请,昆明市“市民河长”团成员与市滇池管理综合行政执法总队执法人员一起,对滇池柳林防浪堤周边湿地的垃圾进行了清理。刚走到防浪堤附近就看到垃圾遍地,各色塑料袋、瓜子壳、烟头、游客烧烤留下的木炭、卫生筷、燃放鞭炮后的废纸等垃圾散落在湿地的草丛里、道路两边,湿地里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处火烧后遗留下来的灰烬……一个上午下来,短短一公里多的滇池柳林防浪堤周边累计清理出百余袋垃圾。“那么多垃圾根本不是一天两天形成的,如果长期没人管理,就应该暂时对这片区域封闭,避免污染加大。”一位市民河长建议。同时他还反映,这片柳林附近有很大一片水草养殖带,一眼望去就如同平地一般,但浓密的水草下却是黑臭的水塘,“周围连个告示牌都没有,万一有人以为是草地踩进去,那后果真是不堪设想。

  滇池西岸的西华湿地情况也并不理想。12日下午,记者驾车顺着“西华湿地公园”的门牌进入园内,首先发现地面十分不平整,坑坑洼洼的路面与土路相差无几。来到水边时,看到一家三口在烧烤,也没人劝阻,而且在园内没有遇上一位保洁人员,水面垃圾漂浮,紧邻水边的草地上也有多处烧烤后留下的灰烬。

   【新建湿地】

  人虽多但总体整洁

   而在王官湿地,情况就大不一样了。

  记者刚刚来到门口便有安保人员上前指引停车点,门前的向导提示牌上也清晰地标注着“禁止游泳、钓鱼,随意乱丢垃圾”等提示,湿地开放区大门对面的封闭保育区也一如往常紧锁大门。“这是保育区,不对外开放。”安保人员看到记者想要进入保育区便连忙上前提醒。

  王官湿地与斗南湿地之间的一墙之隔早已打通,沿着水边的慢行步道走过,一路上都能看到有园丁在为花草树木浇水,还时不时地捡走落在地上的枯坏枝叶。各个区域内也有清洁工正在忙碌地清理地上、草丛里的垃圾,并提醒游客不要向滇池扔垃圾。

  记者特别留心到斗南湿地水边寻找,发现去年10月到此采访时看见的损坏木椅已经修好。

  同样,在捞渔河湿地以及永昌湿地中保洁员也随处可见,有的在负责清扫垃圾,有的负责骑着垃圾车收集快满的垃圾桶。这两处湿地还有不少保洁人员划着小船在水中巡视,打捞水中的漂浮物。记者注意到,他们胳膊上都佩戴着“滇池保护志愿者”红袖套,随时提醒意欲乱扔垃圾的游客。

  通过连日的走访调查,记者发现一些建成年代较早的湿地比较容易出现各类管养维护不到位的情况,而近两三年内重新经过提升改造或新建的湿地管养情况则比较让市民满意。